从写稿与投稿看时代的变迁

2018-12-15 00:16乔加林
风流一代·青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爬格子稿纸邮局

乔加林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农村。屈指算起来,写稿、投稿已经30个年头。从手写稿到电脑打字,从邮局邮寄到电脑发稿,30年来写稿、寄稿方式的发展与变迁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学校读书时,我就喜欢写作,时常跑到乡镇新华书店(当时称为公社)找一些杂志查找投稿地址进行投稿。那时,在农村写稿都是用方格纸,又叫稿纸,写稿件也叫作“爬格子”。为了提高命中率,多数都会一稿多投,期望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得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抄写,常常把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都给挤扁了,还磨出了一层一层的老茧。我为了写稿经常折腾到深更半夜,害怕第二天灵感失效,一气呵成后才能安心睡觉。第二天骑自行车跑到邮局贴上邮票后邮寄,起初一封信邮票是8分钱,超重了就是0.16元,可是稍不注意就超重了,超重就要加錢。

邮寄后,就一直在期盼有回音,可是这些充满希望的稿子,常常会变成泡影。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虽然收到过一些作品入选通知书,但都是要先汇钱,要么是评选费,要么就是购书款等。那个年代,农村没有几家有闲钱,何况我还是一个学生,但凡这类通知书,只能把它放在家中的抽屉里。

1989年3月,我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来到湖南会同当兵。由于上学时就喜欢写写东西,在部队依然在闲暇时写稿,时常向报社或杂志投稿。记得我的第一篇作品《飞吻》发表在《锑都文学》上,第一次尝到了文字变铅字的乐趣,更加激起我的创作热情。随后报纸和杂志上也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我的名字。

后来我又来到南京服役,在南京十来年里,也是我写稿丰收的季节。这期间都是用稿纸手写好后再到邮局邮寄发稿。因为经常发稿,部队领导发现后,又把我调到宣传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宣传科工作才开始接触电脑。起初,我连打字都不会,写好稿子由打字员打好后再通过邮局寄往报社。

2001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家乡泗洪,分配到交通运政执法部门。由于工作是在一线路上执法,一直没有提笔写过任何东西。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整到机关科室工作,闲暇时我又开始“爬格子”。那时电脑已经普及,电子邮箱投稿又快又省钱。一年内,我在国家级、省、市、县级媒体和网络发表近300篇文章,这是所里历年之最,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自从我开始写稿,年年都是宿迁市运管系统第一名。同时,我本人每年也被上级和单位表彰与奖励。2013年还被江苏省运输管理局评选为宣传先进个人。

现在用电脑写稿方便多了,想怎么改,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完成。投稿更为方便,把稿子写好后,在邮箱里一发,几秒钟,报刊编辑就收到了。

网络时代,QQ与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交流工具,也便于作者与编辑交流,编辑经常在QQ群、微信群发布约稿通知。

现在写稿,我觉得是一种情趣,写自己愿意写的,并且再也没有誊抄、邮寄、复印之苦了。科技的发展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越来越美好。

猜你喜欢
爬格子稿纸邮局
吉他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订的杂志有时不能按时拿到,该如何解决?
机关“笔杆子”素描
机关离不开笔杆子?
稿纸
超重
雨果的一句话
“爬格子”的理由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