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作文锦囊计之“造浪计”

2018-12-17 01:30姜晓燕
关键词:紫薇例文悬念

姜晓燕

暑假里,不少同学都会选择去水上乐园消暑。那里最受欢迎的游乐项目非造浪池莫属,当大浪一个个袭来,人群随之忽起忽落,心也随着水浪一会儿提到嗓子眼儿,一会儿坠到肚子里,好不刺激!如果我们也能在作文中造出一个个“波浪”,使习作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自然也能抓住读者的心。赶快来学习一下这招“造浪计”吧——

习作大看台

礼物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可教室里还是一片混乱。班长连声喊着:“安静安静!”但他的声音被轻易地盖过了。等同学们回过神来,钟老师已经站在了门口。

班里這么吵,一顿批评是免不了的。正当我无可奈何地听着那我都可以倒背如流的话时,我听到钟老师说:“我今天可是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的,你们还这样气我!”什么,还有礼物?!我一下子抬起头来。

同学们显然都听到了“礼物”这个词,原本鸦雀无声的班里再度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猜测礼物到底是什么。钟老师狡黠一笑:“礼物嘛,可不是想拿就能拿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要抽签决定。”

班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同学高举双手,嘴里大喊着“我!我!”;有的同学激动无比,在椅子上挪来挪去,还站了起来;还有的同学,佯装淡定,假装漫不经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脸上却难掩兴奋之情。

我呢,也是跃跃欲试,1/54的概率,机会难得呀!可看到钟老师笑得那么狡猾,心里又有些打鼓:这个礼物该不会是个陷阱吧!

钟老师缓缓地拿出一个装着全班同学名字的盒子,从中抽出一张纸条,让丘题嘉打开并向大家展示。“陈文雯!”周围的同学一齐叫了起来。

陈文雯来到讲台上,在一个大信封里抽取自己的“礼物”。她从中抽出一张纸条,一看到内容,她的脸就红了,一副欲言又止,哭笑不得的表情。在老师和同学的催促下,她小声念道:“学……一声狗叫。”

“哈哈哈——”同学们爆发出一阵狂笑,我也不例外。真被我猜中了,钟老师给我们送礼物,准没安好心!

第二轮抽奖开始了,我得到了打开纸条,宣布“幸运儿”名字的机会。我安慰自己,一定不是我。一个人打开纸条发现是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概率小之又小。

果然不出我所料,不是我,是林紫薇!

林紫薇快步走上讲台,并选择了大信封。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她朝里面看了看,就把手缩了回来。钟老师却坏笑着,从中抽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问:“这20元钱,你真的不要吗?”她果断地摇摇头。

现场沸腾了,同学们在底下喊:“我要!我要!”

有些人,明明得到了很好的东西,也会选择放弃。因为她知道那不是属于她的“礼物”。我开始有些佩服林紫薇了……

锦囊悄悄看

要想在作文中“造浪”造得好,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步:第一,要树立意识;第二,要学会巧妙设置悬念;第三,要让“波浪”住进心里。

“造浪计”第一步:树立“作家意识”

我们平常都是以“读者意识”在阅读别人的作文,品析它哪里写得好,哪里打动人。树立“作家意识”,就是要像作家一样思考,如写故事开头,怎样用最简洁的语言交代好故事的起因;怎样一步一步写清楚事情经过,怎样安排情节使故事波澜起伏;写故事的结尾,怎样写才不落俗套,等等。

在例文中,小作者如果事无巨细地记录每一个细节,作文就会变成流水账。因而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学习像作家一样思考:作为作者,我要选择哪些具体的人、具体的情节来表现“礼物”的神秘、有趣呢?小作者选择了陈文雯、“我”、林紫薇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文中重点刻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造浪计”第二步:巧设悬念

你一定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吧?柯南侦破每一个案件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悬念,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一边看一边猜测:凶手到底是谁?悬念,让我们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们再来看例文中的悬念设置。在故事的一开始,小作者就写道:“猜测礼物到底是什么?”第一位同学抽到的礼物是“学狗叫”。那么,第二位同学会抽到什么礼物呢?礼物会不会一样?礼物会不会有惊喜……悬念的设置,让我们感受到故事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

“造浪计”第三步:让“波浪”住进心里

好的故事,讲究“一波三折”。这个一波三折,一方面要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安排出一波三折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写出主人公内心的波折。

不少同学都是创造故事情节波折的高手,所以,咱们今天重点讲讲如何写出主人公心里的波折。例文中,作者先写出了自己的第一反应:“我呢,也是跃跃欲试,1/54的概率,机会难得呀!”接着,又想“这个礼物该不会是个陷阱吧!”最后,当看到林紫薇主动放弃抽到的礼物时,想到:“有些人,明明得到了很好的东西,也会选择放弃。”如此,就制造了主人公心情一波三折的效果。

给大家出道题:请同学们以“同桌通知我,班主任让我去她办公室”为话题,试着从两个方面来为故事“造浪”吧!

猜你喜欢
紫薇例文悬念
紫薇花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巧在开篇设悬念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游紫薇洞
A Cognitivc Analysis of Students’Turn Silen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Discourse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