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雾化扦插育苗的雾化时间优化及病虫害防治

2018-12-19 09:15杨立荣陈伟文陈宣陈加利翁春雨郑道君
绿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根腐病生根间隔

杨立荣,陈伟文,陈宣,陈加利,翁春雨,郑道君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热带特种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00;3.海南省林木种子(苗)总站,海南 海口 570228)

1 引言

油茶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含油脂较高,且具有一定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1],其茶籽油具有营养、医疗、保健、美容等功效[2~4]。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有性繁殖后代的经济性状分离比较明显[1,5,6],生产上严禁出售实生苗,主要采取无性繁育生产种苗与推广应用。扦插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易操作、繁殖系数高、全年穗芽资源利用率高、育苗成本较低、不易出现季节性劳力紧张等优势[7,8]。因此,油茶扦插育苗在生产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应用前景良好。目前,前人报道了许多关于油茶扦插的试验[9~14]。但油茶扦插育苗没有解决早期富根,根系不发达问题,故而在生产上的应用仍较少。本课题组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获得高效油茶扦插外源激素配方,成活率达100%、生根率最高达90.00%,混合生根率为86.67%,一级不定根数量为11.09条[15]。

未生根的穗条为离体组织,不能独立生长,在生根前必须保湿。传统方法是以塑料薄膜密封方式进行扦插保湿,这也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但是密封会明显提高棚内温度,尤其在夏天或是海南的5~11月份,棚内温度常常长时间高达40 ℃以上,严重限制了油茶扦插育苗生产。在获得高效油茶扦插外源激素配方的基础上,课题组拟研究建立油茶喷雾保湿扦插技术,以期到得周年油茶扦插育苗模式,解决油茶扦插育苗生产的季节限制问题。本研究对周年油茶扦插育苗模式的喷雾时间进行了优化,并报道该模式下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管理技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激素均为本课题组研发的配方,即1000 mg/L萘乙酸+3000 mg/L吲哚丁酸+0.25 mg/L2,4-D+1 mg/L复硝酚钠。以一年生半木质化海南油茶枝条为扦插穗条,枝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细均匀,采集的枝条需保湿,并当日完成扦插试验。试验地点:设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基地。

2.2 试验条件

以钢管、竹子或水泥柱为骨架,顶面铺设75%或80%遮阳度的黑色遮阳网,搭建平顶、屋脊形或拱形简易遮阳大棚,高2.0~2.5 m。大棚面积应根据地形、育苗量、以及供水系统的压力而定,在保证能雾化喷头达到雾化喷水的情况下,为便于管理,每个大棚的面积不宜超过2亩。

在棚顶铺设喷水管道,分一级管道、二级管道和三级管道。一级管道为50寸PVC管主管道,设一个总开关;一级管道上可设多个有独立开关的32寸PVC二级管道;每段独立的二级管道上,每间隔2 m铺10 m长的6分PE管,作为三级管道,最多只设10条6分10 m 的PE管。喷灌系统的终端为十字形雾化喷头,喷头安装在PE管上,喷头的安装密度为2 m×2 m。喷灌系统的自动开关安装在每段独立的二级管道上,由倒计时自动开关控制。可设计喷雾时间最小间隔1 min喷雾一次,每次喷雾时间3 s以上。

2.3 试验方法

将配好的轻基质装入50穴的林木育苗盘中,备用。插穗一叶一芽,长3~5 cm。插穗剪切后立即放入干净的清水中,备用。将剪切后的插穗速醮于不同处理的生根剂中,时间5 s,仅速醮插穗基部1.5 cm左右。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准备好的轻基质中,每穴1株,深度为1.5 cm左右。将插满插穗的育苗盘整齐摆放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浇灌800倍多菌灵溶液后喷雾保湿。苗床上面设遮阳网,保持遮荫度85%左右,棚内日均气温在32 ℃。

分别设置间隔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喷雾一次,即5个处理,每次喷雾10 s。

对该模式下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观察,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2.4 测定方法

扦插60 d 后,观察测量记录各处理的成活穗条数(穗条叶子未掉落者,即使未生根,仍均计为成活)、生根穗条数、生根部位和生根数量。在此统计的基础上,分别计算:①成活率=成活条数/总枝条数×100%;②混合生根率=基部和皮层同时生根的枝条数/总枝条数×100%;③生根率=生根条数/总枝条数×100%。

2.5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 2007和spa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穗条成活的影响

由图1可见,间隔喷雾时间为5 min 和10 min时,穗条的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3.33%和96.67%,间隔60 min时全部死亡,间隔30 min时成活率仅为11.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表1),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穗条成活的影响显著(P值小于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 min处理 和10 min处理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图1 不同容器对油茶扦插的影响

3.2 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穗条生根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图1,表1),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穗条生根的影响显著(P值小于0.05)。其中,间隔喷雾时间为5 min 和10 min时生根率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分别为88.33%和91.67%,20 min时生根率为53.33%,而间隔30 min时成活率仅为6.67%。但在混合生根率方面,5 min、10 min、20 min 和30 min的差别不大,均在88%以上,表明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混合生根率影响不大,可能对其起主要作用的是外源激素的生根处理。

在主侧根数量方面,20 min处理的根系最发达,达到12条左右,小于20 min时主侧根6~8条,当30 min时根系仅为2.67条。这表明,适度干燥有利于根系发达,过湿会阻碍根系的发生与生长。

表1 不同容器对油茶扦插生根指标影响的ANOVA分析

2.3 油茶扦插苗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油茶根腐病是油茶种植和育苗中常见病害。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病原菌适宜生长于pH值为4左右的土中或育苗基质中生长,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后死亡。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高度高湿度环境中。本项目采用育苗技术和苗圃环境为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极易发生根腐病。

该病以预防为主,生根后减少喷雾次数,有条件的可降低育苗圃的遮荫度,每隔15 d浇灌1次800倍液的多菌灵+绿邦98溶液。

病害发生初期可用8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恶霉灵+绿邦98溶液灌根1次,5 d后再用可杀得3000灌1次,可有效治效和防治该病害的发生。油茶根腐病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

3.4 油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观察发现,育苗过程中极易发生的虫害为小绿叶蝉,而如不防治及时,为害极为严重。以成虫、若虫刺吸油茶苗娕梢嫩叶汁液为害,受害叶片主侧脉变红,叶尖、叶缘变红裼枯焦;受害新梢节间缩短,芽叶萎缩,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整株苗死亡。

可使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效果较佳。为了有效预防该虫害的发生,建议每隔30 d喷打1次10%吡虫啉1000倍液。可同时防治蓟马等的为害。此外,可挂放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黄板主要诱杀有翅蚜虫、小绿叶蝉、白粉虱,蓝板主要诱杀蓟马、黑刺粉虱,能减少农药用量和施药次数,节约成本。

3.5 雾化育苗模式下油茶扦插苗施肥管理

雾化育苗模式下油茶扦插苗应在穗条生根且喷施促萌激素后进行。每隔20 d浇灌1次以N素为主的复合肥1%的水溶液+1000倍液绿邦98。或在停水且叶片干燥时均匀撒施N素为主的复合肥,平均每棵苗3~4粒,必需注意肥料颗粒不能留于叶面上,以免烧苗,这种方法见效慢些,但省工。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油茶扦插苗可连续抽新梢,每次新梢在10 cm左右。因此,为提前出苗,应加强水肥管理。

4 结论

(1)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油茶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影响显著,其中间隔5 min 和10 min的效果均较好,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用水的成本和仪表的寿命,本项目选择10 min喷1次水雾保湿为宜。但不同间隔喷雾时间对油茶穗条的混合生根率影响不大。

(2)油茶根腐病是周年油茶扦插育苗模式最为常见的病害。该病以预防为主,生根后每隔15 d浇灌1次800倍液的多菌灵+绿邦98溶液;病害发生初期用8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恶霉灵+绿邦98溶液灌根一次,5 d后再用可杀得3000灌1次,可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发生。

(3)油茶扦插育苗极易发生的虫害为小绿叶蝉。可使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效果较佳。为了有效预防该虫害的发生,建议每隔30 d喷打1次10%吡虫啉1000倍液;可同时防治蓟马等的为害。也可挂放黄色粘虫板进行物理防控。

(4)生根后每隔20 d浇灌1次以N素为主的复合肥1%的水溶液+1000倍液绿邦98,可促进油茶扦插苗的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根腐病生根间隔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不同药剂对青稞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间隔之谜
Coco: Life Is Hard,and I Have My Guitar
柳絮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