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心一片 墨香为伴
—— 女书法家闫素英印象

2018-12-21 06:57摄影杨亚文
河北画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楷书法家河北省

文 王 丽 摄影 杨亚文

小楷《金刚经》第二十品

闫素英 河北元氏人,民盟盟员,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政府参事室河北书画诗词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2009年参加由河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省会女书家十人展。2015年11月,河北省政府参事室河北书画诗词艺术研究院、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如是我闻”闫素英书法艺术展。

行书《金刚经》叙文摘录

专家评价:

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旭宇表示:“她的楷书写得好,篆书写得很纯净。有人把纯净说成嫩,实际上不是这样,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心很静,很恬淡,心无所往。”

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刘金凯评价说:“在不脱古,不跟风,不失自我的情况下,轻灵的笔法及淡淡的古意,终于渐露端倪。”

原河北省书协副主席、省直书协主席,闫素英的恩师杜锡瑞说:“闫素英的书法写得好,尤以小楷最精彩,既古雅又俊逸,既严谨又轻松。古雅、严谨说明她在继承传统方面下足了功夫。俊逸、轻松,那便是字里行间透出的自然散淡的清雅之气,这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个性和学识修养以及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河北省女书协主席任桂子说:“她的楷书写得好,尤其是小楷,取法魏晋的钟繇、羲献父子,写得笔画精到,结体精准,别有一种味道。”

魏碑《唯善唯美》

汉代蔡文姬(钟繇、卫铄卫夫人之师)、魏晋卫夫人(王羲之之师)、元代管道升(赵孟頫之妻)……这些女书法家们或善篆、隶,或善行、草,难掩才华,成就历史的高度。现在的女书法家挥墨纸端,同样是书法界的一景。闫素英浸染在书法天地三十余年,自有芳华。

她师法古人又不囿于传统,游刃于各种字体间,尤以小楷见长。她的书风属于王羲之、赵孟頫清秀一路:小楷,似玉有骨;行草书,灵动有神;篆书,纯净古朴;瘦金体,规矩自然。有所成必因多年积淀。其一性灵。中国哲学认为人秉气而生,我想闫素英是那类具有天赋、吸收天地灵秀之气的人。她在父亲的影响下习书法,专心致志研学颜、欧、柳、赵诸体,少女时期在老家元氏县已经小有名气。其二行痴。为了书法技艺的精进,她在青年时期破釜沉舟——离职到都市求师。她一直感念恩师杜锡瑞先生指点迷津。当年她忘却晨昏,伏案书写,使得小楷书法技艺突飞猛进。三年后质疑的人士减少,而良师益友渐多。今日她不再为生活奔波,饮食仍极简单,几片饼干、一盒牛奶就是一餐。她更愿意花几小时来看帖、临摹。其三心静。书法家需耐得住心性,心乱了,字会野。人生尘世,需守得住本心,才能去谈技艺。唐代比丘尼无尽藏写过一首悟道诗《嗅梅》:“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她非常欣赏这首诗。多年寄情佛法修身,得一分超然世外,回头发现书法已受益于无形中。她以小楷抄经为荣,字里行间没有喧嚣,平心静气。其四品洁。她低调谦虚却又坚韧自强,从不吝夸赞同行又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性格爽快且眼界开阔。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小楷《佛说四十二章经》节选

行书临董其昌《米芾蜀素帖跋》

她也教授书法。周末,在她的书法工作室里,燃一缕檀香,丝丝音乐萦绕,几条窄桌拼成大书桌,大家围桌而立,你写隶书、我写小楷、他写行书,岁月静好,各自安然。越来越多的成人因她的工作室而爱上书法,在那里学艺,同时静心、修身,聪慧地平衡了工作与生活。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她对于孩子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材施教,比如用手上托硬币的方法磨炼淘气小徒的心性。学书法的同时受到了道德熏陶。旭宇说:“她是在传道授业,书以载道,不是为了书法而书法;写这么多经卷,不仅仅是为了书法而写,而是为了这种道德观念。书法以载道,通过书法艺术本身来提升自己情感的修养,这是根本。”

书法之于普通人不过自娱,于她却是事业也是人生。知音得之为幸,若不能得有书法相伴,她充实而自信,孤独却不孤寂。她不求以书法闻达,却心有远方,不急不躁,徐徐而行。在习书法之余,她也画画。书画相通之处,助力她画作的技法娴熟。

我叹她是佛前的一朵莲,心中一念,钟爱一生。心清静,莲花开,墨香来。

临古习作

猜你喜欢
小楷书法家河北省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书法家周如璧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