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兴起的“危”与“机”

2018-12-21 05:24新产经林洁如
新产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主播物流人工智能

◎文/《新产经》林洁如

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要说亮眼莫过于新华社与搜狗共同培育的全球首个中文AI虚拟主播,还有平安好医生的人工智能产品“AI Doctor”。如果说,在去年的AI(人工智能)就已经崭露头角,那今年各种有AI加持的黑科技产品无疑是大放异彩。太多的黑科技,让看客们未来感满满。热闹过后,网易的创始人丁磊两句话发人深思,一是任何不重视互联网的行业都有可能会被取代,二是零售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人工智能会有突破进展。

改变产业现状

在听了全球第一个“AI合成主播”的播报后,网友发现,除了嘴型有点对不上以外,这名男主播从声音到表情,都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据介绍,他号称是全球首位,全仿真的虚拟主持人。不仅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提供服务。还能用无数个分身,同时在不同的现场播报各种资讯。网友们笑称“现在就连新闻主播的饭碗都不保了?”

美通社全球内容授权与发布副总裁柯佳时称,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新闻编辑室的秩序,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新闻分发格局。未来,物联网将使一切可以接触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媒介,成为新闻分发的渠道,传统新闻机构需要不断地跟上媒体趋势的发展。柯佳时表示,要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促进新闻发布模式的良性循环,首先要去倾听、理解受众,利用大数据去定位和驱动内容的生产分发策略,通过不同的媒介载体、内容形式获得最大化传播效果。

近日,美通社的母公司CISION发布的全球性媒体调查报告中显示:人工智能(AI)将继续改变媒体行业和全球新闻分发现状。全球范围内有34%的记者认为,不断更新的社交媒体算法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其次是“视频制作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其实就目前来看,受人工智能影响较大的行业是物流行业。中研普华研究员刘恒辉向《新产经》表示,当前很多现代物流企业纷纷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较为典型的应用主要有:物流数据服务公司G7打造精细化智能管车系统,通过精细化的数据监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就比如,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开发出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 plus的设计载重是100公斤,最多可以搭载200件小包裹,相当于一个小件快递员一天的配送量。充一次电可以行驶60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前实现充一次电行驶100公里。有相关介绍称,未来小G plus将采用预约制送件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app预约快递送达时间,小G plus在出发前以及在到达指定地点后,会使用app推送消息以及发送短信等方式提醒消费者来取包裹。消费者也可以随时更改地址,小G plus会重新规划配送路径。除了点对点送货,小G plus也可以智能规划配送路线,在与TMS(运输管理系统)对接后,它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包裹及时高效地送到指定位置。还有京东也推出无人机、无人仓等,既改变了物流行业传统的配送方式,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依照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来看,可能部分行业还要遭受新一轮的冲击。刘恒辉表示,随着平台、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以“AI+X”(为某一具体产业或行业)的形态得以呈现。在不远的未来,智能客服(导购、导医),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教师、智慧物流、智能金融系统等都有望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是机会也是挑战

如今人工智能无论是在核心技术,还是典型应用上都已出现爆发式的进展。显然国内的人口红利俨然已经不是优势,但在互联网时代下,机器换人、技术和数据推动生产力的趋势,能让中小企业看到更大的机遇图景。实际上,在AI开始渗透,甚至开始改变各个产业的现在,投身AI这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以富士康为首的制造业,也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智慧厂务能源管理系统”。如果中小企业想要在这波AI狂潮下转危为机,需要具备超前的AI思维,要把AI跟产品结合起来,即平台+数据+应用。运用AI思维模式,来改造任何一个流程的节点,才能给企业带来生产力的提升,让我们从产品进化到产业,来为产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普华永道相关报告指出,未来几十年AI将是企业、行业及经济体最大的商机所在。到2030年,AI的进步将令全球GDP比现在最多增长14%,相当于为全球经济额外贡献15.7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形势,不少在校学生表示“压力山大”,因为步入社会就要和24小时不眠不休的“机器人”竞争。同样是在职职工也表示,人工智能如此发展,未来企业所需的人员也不会太多,那我们应该怎么生活?面对种种疑虑,人们不禁在想,AI是否会抢走人类的“饭碗”,成为名副其实的“终结者”?

刘恒辉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带来更低成本、更高生产效率,部分工作岗位确实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也只存在部分岗位,只要是需要感性思考的工作职位,人工智能仍然无法取代。此外,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将诞生大量的新兴工作岗位,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有很多工作岗位。

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简单地采用人工智能来使数百万人在一夜之间失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而在这段时间里,组织和工作可以进行适应。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岗位人员,可以从事其他需要人际关系的工作。

知名历史学家以色列教授尤瓦尔·赫拉利也指出,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无疑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动能,但经济上的开创精神必须搭配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变革。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人类劳动者也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他还指出,政府必然需要介入,一方面提供终身教育补贴,另一方面提供安全网,协助国民面对无法避免的过渡期。

猜你喜欢
主播物流人工智能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2019:人工智能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