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学中模块划分及权重分析

2018-12-21 09:43龚菲丽蔡杰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对焦摄影模块

龚菲丽 蔡杰

对摄影教学进行模块的划分是为了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摄影教学,在一个更高起点的教学模式。我们通过对摄影教学的模块划分和权重分析,让教师从整体全面地认识摄影教学规律,而不再局部片面地进行摄影教学。

首先,作为老师要明确摄影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对摄影教材有系统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摄影教学进行全程整体考量,要求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其次,老师对每个模块的内容,甚至要把每个模块的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都做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需要在模块化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引导其深入学习,从而在摄影教学中提升每个学生发展所需的素质,见图1.摄影教学中模块与素质关系图。我们可以称之为“各个击破”。

最后,将摄影教学中的模块知识点逐一细化做好每一次具体的拍摄活动的相关设计,将每个模块内容与摄影拍摄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踏踏实实落到每一个细节才能拍出摄影教学最终所需的成功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决定一切”。

摄影教学根据不同功能与作用可分为主题内容、摄影创意、摄影构图、摄影色彩、摄影布景、摄影技巧、作品实拍、评价交流等八个模块。下面对这八个模块进行逐一展开详细描述。

1. 主题内容

每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都需要有一个好的主题内容,而且从这个主题内容里面可以展现出作者要表达的内在思想。主题内容是指摄影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也泛指主要内容。作为摄影作品来说,观赏者通过拍摄者所拍摄内容的表达打动内心的世界,并与拍摄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当然,这就要求在摄影教学中强调主题内容的重要性,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其拍摄画面必须与主题内容紧密结合与联系。在主题内容教学模块中要避免“言之无物”,也就是说不能没有主题內容,或是主题内容涣散、不明显、不集中等等。

2. 摄影创意

自摄影进入数码时代以来,摄影创意相比胶卷时代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进行拍摄,拍摄数量的极大增加对摄影创意的要求就自然越来越高。试想一下,大家都在拍摄难免产生“千篇一律”审美疲劳的感觉,而创意就是突破审美疲劳最好的工具。可以说摄影创意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摄影作品是没有吸引力的。在摄影教学中强调主题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加入足够的摄影创意。

摄影创意模块的教学是最难的模块之一,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个人自身的内心深处。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创意的源泉,如何去除内在的阻碍,打通一条路让创意从内心深处释放出来?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借鉴了赖声川著的《赖声川的创意学》中的“创意金字塔”理论来进行教学。“创意在运行时,我们的内心就像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上方吸取来自底座的创意营养,向上提升,进过精炼的过程,终究提炼出创意的精髓,从金字塔顶端吐出创意作品。”见图2.赖声川提出的“创意金字塔”图形。

3.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是指照片画面上的布局与结构。其具体含义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征和摄影造型手段,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组成一定的画面,是客观对象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充分更完美地揭示一定的内容。画面结构要做到:明确主题、辨别主次、弃繁就简、布局适宜。主体突出,恰当衬托以陪体和背景,使画面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而统一,鲜明而简练。简洁、多样、统一、均衡是构图的基本要求。不加选择、不分主次、纪录式的自然主义与形式脱离内容,把形式视为艺术中的唯一重要因素的形式主义倾向,都是构图中坚决反对的。

对于一副摄影作品来说,摄影构图是能否表达出主题内容与摄影创意的关键所在。以下为摄影构图中常见的两个问题:其一,没有进行摄影构图规划,摄影作品难免布局杂乱不堪,主题模糊不清,没有视觉焦点;其二,摄影构图中主题过多,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给人以混乱的感觉。如何在摄影教学中解决这两个常见问题呢?通过多年摄影教学的经验,我们在这个模块中有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一定要进行摄影构图规划,整个构图要主体突出,线条分明,这样才能使得摄影构图和谐,并且轮廓清晰。第二,摄影构图要结合美学来进行,产生视觉美感需要摄影构图均衡,画面稳定,有一定规律。

4. 摄影色彩

对于摄影色彩模块来说,摄影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摄影作品就会有较强的感染力。彩色摄影可以更真实地、更有艺术表现力地再现丰富的生活,表现摄影者的意念,增加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渲染气氛,表现意境。影响摄影色彩的因素有被摄体本身的固有色、光源的色彩、环境的色彩、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和滤光镜的影响。而且好的摄影色彩能够恰当地契合主题内容和摄影创意。没有摄影色彩的话,整个摄影作品光线昏暗,缺乏亮度,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的单调色彩在整个画面上也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当然这里也不是指摄影作品只能使用彩色模式,很多经典的摄影作品通过黑白灰也同样能够呈现出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例如,法国摄影师Benoit Courti在巴黎创作的“深黑色”系列作品极具美感,而且拥有独特的黑色背景。他的作品黑白搭配,简单唯美。来自俄罗斯的国际级摄影师Milena Galchina擅长拍摄各种黑白摄影作品,在黑白营造的画面中,记录着不管是风景、静物、人像或是街头。Sebastio Salgado这位来自巴西的人文摄影师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记载着劳苦大众的生活,把自己从经济学硕士成为世界著名的纪实摄影家,如今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5. 摄影布景

好的摄影作品往往需要精心的摄影布景,摄影布景中最重要的就是布光,如何控制明亮对比度。什么时候使用现场光,什么时候使用人造光,如何用光展示物体的外形、质感和透明度,泛光灯和聚光灯的使用等等。特别是在人物摄影中,通过摄影布景的配合,为人物形象创造出特定的环境。对于摄影布景模块的教学侧重于摄影棚内的场景搭置。一个好的摄影布景在宏观上可以影响整个摄影作品的风格,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还能够表现出空间感。

6. 摄影技巧

摄影技巧模块教学中,我们把对焦和曝光作为重点。对焦是指使用相机时调整后焦点距离,一般的相机都有自动对焦、手动对焦与多重对焦等多种对焦方式。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摄物体成像清晰的过程。在这些对焦方式中,我们着重进行手动对焦的教学,手动对焦指的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拍摄出来的相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拍摄者人眼对对焦屏幕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视力。当然这种眼观的对焦能力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的。对焦是调整影像的虚实,即改变透镜和成像面的距离,达到使影像清晰的目的。曝光则是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摄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曝光正常,不过曝(拍的画面太亮),也不欠曝(拍的画面太暗)。当然在某些特殊场合也会使用过曝或欠曝。曝光就是光圈、快门和感光度ISO的组合。清晰的对焦与正确的曝光能够突出主题内容,而且能把细节处理好。

7. 作品实拍

以上六个模块的学习大多是理论学习,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纸上谈兵”,我们摄影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所学到的摄影知识拍摄出成功的摄影作品。在这个模块中,简单地说就是将以上六个模块内容融会贯通并通过作品实拍来展示教学效果。

8. 评价交流

在摄影教学中,首当其冲的是让学生能欣赏经典的摄影作品好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学中引导并鼓励学生们对摄影作品进行评价交流。每个人欣赏的角度都不尽相同,通过评价交流模块让学生们加入到对摄影作品的评分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好的摄影作品评分标准与内容。

权重根据百度百科中的定义指的是某一因素或指标相对于某一事物的重要程度,其不同于一般的比重,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一因素或指标所占的百分比,强调的是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倾向于贡献度或重要性。通常,权重可通过划分多个层次指标进行判断和计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摄影教学中模块权重分析,简单来说我们就以百分比的形式来确定,通过各个摄影模块所占百分比来进行教学指导。那问题来了,各个摄影模块的百分比是怎么来的?我们对各个摄影模块权重百分比是依据摄影教学培养大纲和摄影作品评分标准统一而来,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施中进行不断修改而来。详见表1.摄影教学中模块权重分析百分比表。

特别说明:以上表格中需要说明的是作品实拍模块仅占比为25%,是因为前面模块中也包含了部分内容,为避免重复故权重百分比不高。

摄影教学中模块划分及权重分析研究既属于摄影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相融合的一种交叉性研究,也属于基于摄影教学的一种开创性探索研究;突破了传统上仅利用摄影教学进行摄影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型、技能型教学的内在局限,同时又继承古代“教书育人”的思想,把摄影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相结合并进一步引向深入。实际意义在于,利用摄影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摄影教學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化规律,在认识摄影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联系与课程设计上取得突破,为通过教学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付春苗.摄影、摄像模块教学改革的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

【3】罗雪.摄影构图【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对焦摄影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摄影42℃展版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