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安检实务”课程为例

2018-12-22 01:27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安全门人身旅客

钟 科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了在“互联网+”时代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提出要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呼唤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运用数字资源驾驭课堂的能力,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实现课程资源多元化、学习方式趣味化、学习效果高效化[1]。

1 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当前,民航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高职院校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开设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安检实务”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课程既有相当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条件和实训条件的制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限制,课堂授课仍以教师的PPT讲授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到达理想状态。基于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以“安检实务”课程中“人身检查的实施” 为信息化课堂设计单元,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与学情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实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机场旅客人身检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空防安全意识和安检服务素养。

2 课程与学情分析

2.1 课程分析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在毕业前取得初级(五级)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安检实务”课程标准依据民航安全检查员的国家职业标准来制定,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知识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民航安检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服务礼仪、典型工作岗位的方法流程、安检设备操作与劳动保护。技能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证件检查、人身检查、开箱包检查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空防安全意识和民航服务意识。本课程共安排64课时,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课程,授课学期为大二第一学期。授课地点安排在民航安全技术检查综合实训室,实训室以民航机场旅客安检通道为依据设置,配置有安全门、金属探测器、X光机等基本的实训设备,教学演示区和实训区融为一体,为理实一体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提供了场地支撑。

2.2 学情分析

“安检实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大二第一学期的学生,通过第一学年《管理学基础》“民航基础”“民航法规与实务”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民航安检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理论,对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基本都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操作电脑、移动电子设备,运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学习资料的搜集、学习信息的交流,并且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自主意识较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性格,思维十分活跃,学习热情较高,喜欢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对基于移动新媒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便捷。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不高,虽然能熟悉使用各种新媒体网络工具,但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容易沉迷于网络娱乐游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专业的认识尚浅,对未来的职业走向比较迷茫。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科学合理设置信息化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 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

本次课堂教学内容选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十三五”全国高等院校民航服务专业规划教材《民航安全检查技术》中的“人身检查的实施”模块,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为:熟悉机场旅客人身检查的主要设备—通过式金属安全门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机场旅客人身检查操作的技能;提高民航安检服务素养。

4 信息化课堂教学实施

4.1 视频案例导入

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报道“7.26深航客机人为纵火事件”,2015年7月26日凌晨,深圳航空公司台州至广州的ZH9648航班发生一起机上纵火事件,一名男性旅客在客舱两次点火并挥刀威胁乘客,机组人员和旅客协同配合制服了该名男子,飞机安全着陆,事发后,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台州机场因安全风险隐患被强制停运,相关责任人员被免职。向学生提问:通过观看的视频片段,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对民航安检工作人员有何警示?节目还原了人为纵火事件发生的经过,视频中乘客拍摄的影像资料惊心动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讲授的过程生动、直观[2]。通过学生的回答,大家认为空防安全风险无时不在,民航机场安检工作与旅客生命财产紧密相连,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机场安全检查存在重大漏洞;安检工作人员必须把确保空防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提高业务技能。由此导入本次课堂教学的主题—人身检查的实施。

4.2 人身检查的设备准备

授课地点位于安检实训室,实训区设置有两条模拟旅客安检通道。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民航旅客安检通道的典型岗位设置,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区的旅客安检通道去认识通过式金属安全探测门,向学生详细讲解金属安全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选择两名学生扮演乘机旅客,身上携带手机、钱包、钥匙等常见的生活物品,在不掏出口袋中物品的情况下通过金属安全门,其余学生认真观察安全门的视觉警报显示,判断过检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性质和大体位置。通过角色扮演和观察设备,学生总结出安全门是利用其对金属物体敏感并能产生报警的特性,探测通过安全门的每一位旅客是否随身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含有金属的危险物品,主要检查藏匿于随身穿戴的衣物或手提包内及身体上的金属物体,但只能判断金属物品的大体位置。既然安全门只能判断出旅客随身携带金属物品的大概位置,那么如何准确检查出金属物品藏匿的具体位置呢?接着向学生展示另一种常见的人身检查仪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是一种探测小型金属物体的便携式仪器,小巧轻便,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配合安全门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过检效率,介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电池安装、开机测试、使用操作及保管。

4.3 人身检查的实施

学生体验了人身检查的主要仪器设备,掌握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老师继续提问,安全门和探测器是检查金属物品的,那么如果旅客身上有携带金属物品怎么办,由此进入人身检查的实施。学生一般都有出行经历且接受过安检人员的人身检查,对人身检查的实施有一个简单的感官认识。首先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人身检查员和乘机旅客,模拟人身检查员利用安全门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等人身检查设备,根据自己乘机出行接受检查的经历对模拟旅客实施检查,教师利用移动设备拍摄即时视频,将拍摄好的即时视频在投影仪上播放,请其他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由于是学生自己进行角色扮演,所以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兴趣很高,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讨论,由一名学生扮演乘机旅客,教师示范人身检查操作技能,学生拍摄即时视频,通过投影仪播放,学生认真比较两个视频的操作异同,形成理性认识,教师归纳总结机场旅客人身检查工作的注意事项:为了提高安检效率,机场旅客人身检查通常采用手工检查和仪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仪器检查可以检查金属物品,手工检查可以检出非金属物品;检查前应该提醒乘机旅客掏出所有随身携带物品,随身携带物品应置于检查托盘和随身行李箱包一起进行X射线机检查;人身检查要遵循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前到后的基本程序;检查时要注意人身检查的重点部位,即头部、肩胛、胸部、手部(腕部)、臀部、腋下、裆部、腰部、腹部、脚部;实施人身检查后仍不能排除疑点,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在值班领导批准后,由两名以上同性别的工作人员带旅客到检查室实施从严检查;实施人身检查时,工作人员双手要切实接触旅客,注意人身检查工作服务礼仪,及时发现危险品和违禁品。

4.4 分组训练

教师讲解、演示完人身检查的实施后,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组内同学轮流扮演乘机旅客和人身检查员,进一步巩固旅客人身检查操作技能。分组训练严格按照初级(五级)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模拟旅客随身携带钱包、香烟、钥匙等生活物品和小水果刀、打火机等危险品和违禁物品,将物品藏匿于身体衣服不同部位。人身检查员首先测试通过式金属安全门和手持金属探测器是否能正常使用;严格遵循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前到后的检查程序;检查中注意不要漏查人身检查的10个重点部位;检查过程文明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和气;对查出物品的部位一定要复检;根据规定流程和方法实施人身检查,报告检查出的危险品和违禁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在分组训练过程中,安排组员拍摄视频。

4.5 考核评价

将各小组拍摄的分组训练视频课后传至课程教学平台,由课程专任教师和民航机场的兼职教师登录教学平台进行评分点评。各小组负责人登录平台进行互评。专任教师评分占比40%,行业企业专家评分占比40%,小组互评占比20%。

4.6 课后拓展

课程教学平台有课程作业和教师的操作指导视频,学生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机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课程作业,与老师进行讨论交流。

5 结语

此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利用了移动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优化了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但信息技术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单纯追求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要合理有效,技术手段的呈现要恰当,真正意义的信息化课堂要准确把握课程和学情特点,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借助其学习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个人学习能力,使学生乃至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资源更加丰富[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安全门人身旅客
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问题探讨
非常旅客意见簿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雄黄酒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论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的完善
余数
给小旅客的礼物
Pilz安全门系统PSENsgate
断线保护装置对人身和设备的保护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