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记忆

2018-12-22 10:56冯庆茹
当代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二娘二伯猪圈

冯庆茹

我们这代人大多没见过狼。我们对狼的印象多是从上辈人的叙述或从电影中获得。这个叙述是由表二伯和母亲的记忆拼接而成。

表二伯家在卢龙县营山脚下,很小的村子。抗战时期曾在此打过几场阻击战,后被写进县志。在他的记忆里,战争的可怕不仅有炮火和死亡,还招来了太多的狼。表二伯说,从前营山一带狼非常少,自从日本人进关(山海关),讨伐队经常来村里征集粮食和牲畜,狼就多起来。那几年,不管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只要讨伐队一来,老百姓就得躲进山里,白天躲避日本人,夜晚躲避狼群的围攻,真是苦不堪言。

不远处,不时有仨一群、俩一伙的狼在窥视,幽绿的眼睛令人毛骨悚然,它们时而狂吼乱叫,时而安静地等待。狼多时有几十只,像给人站岗放哨一样,所以,表二伯他们只能輪流睡觉。

一九四四年三月初六,营山大围攻那天,枪声、炮声不断——母亲的记忆出奇清楚。她说:“你二娘抱着不满一周的孩子,随着大家往山里跑,她个子小没力气,半道上实在累得不行,就把孩子放在了一棵松树下。我知道后,把你二娘狠狠埋怨了一顿,不顾一切跑回去,果真在那棵松树下找到了孩子。孩子居然睡着了……”过后母亲又说,恰好是白天,要是夜间,非喂了狼不可。就这样,孩子捡了一条命,后来乳名就叫“丢儿”。

终于盼来了日本投降,坏人走了,但狼没有走,继续与村民作对。

营山一带森林茂密,人口稀少,每到太阳落山,家家早早关门闭户,夜不出行。那时居住条件差,全是木制门窗,没有玻璃,都糊窗纸,安全系数低。山村人家多养狗,一有动静就狂吠不止。没有院墙和大门的人家,饿狼会跳到窗台上挠窗户,吓得妇女孩子哭喊不迭,整晚提心吊胆。

白天下地干活儿,不敢一个人进庄稼地,妇女小孩更不能单独出去。有时候大人干活儿,小孩在地边玩耍,稍不留神,就被狼叼走了,狼口夺人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村里的猪、羊被狼叼走更是常事。那时人们对付狼的办法只有点火驱赶。

狼很聪明。有人曾经观察过狼偷猪的过程。狼进猪圈偷猪时,先将前爪搭在猪圈墙上,用尾巴不停地扫地,尾巴能扫着地面就能跳上去,跳到墙头后,还要看猪的体重大小,能否拖出来,经过三四个晚上的反复演练,最后才实施偷猎计划。四五十斤重的猪最得狼手。有时大于狼两三倍的猪也能偷走。但狼一般不偷下崽的母猪,因为成功率低,有时反倒被猪咬伤。狼先把圈门扒开,然后几只狼一起围攻,把猪吓得不敢反抗时,再咬住猪的耳朵,用尾巴赶着猪走,一直把猪赶到狼窝,吃掉。

有些没有木圈门的人家,就用石头垒门,这样狼扒门就有点费劲。还有人发明了用秫秸秆做成圆圈,架设在猪圈墙头上,迷惑和吓唬狼。开始挺奏效,久而久之,也不灵了。

一般情况下,狼不伤人,只有在饥饿难忍时,才会把弱小的人作为袭击目标。

狼似乎也有灵性,也明白知恩图报。表二伯曾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年中秋节的晚上,几只狼进了表二伯家的猪圈去叼猪,由于狼的判断失误,一只狼陷在猪圈的泥坑里出不来。表二伯家的院子长,院墙和猪圈墙很矮,东西有两个猪圈,东猪圈里有一头刚下完猪崽不足一月的母猪,一百斤左右,由于猪崽昨天刚卖掉,这头母猪正有些烦躁,却被狼选中了目标。猪圈外墙虽然很低,可是猪圈里积水和猪粪形成的烂泥坑却很深,在月光下显得明亮。那只狼一跳下去,就陷到了大腿根,它傻了,拔又不好拔,只好在泥泞里挣扎。

表二伯从夜间两点钟就听到猪哼哼,但没听到猪叫,心里正嘀咕,狼进圈了?猪咋不叫呢?他没敢出去,直到天蒙蒙亮,二娘早起,一推门,妈呀!院墙上站着七八只狼。表二伯喊了一声“别怕”,从墙角拿起叉子、铁锹,二娘敲起水桶,大喊大叫:“不好了,快打狼,快打狼……”不一会儿,就喊来了十五六个村民,他们手里都拿着家伙,连喊带叫,总算把墙头上的狼吓跑了。

表二伯走近猪圈一看,猪圈里还有一只,泥蛋似的,正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他。这时狼已经从泥潭中挣扎出来,站在猪圈门前,等待逃生。

有几个村民出主意:把这头狼弄死算了。一个老民兵还从家里拿来手榴弹,让大家都闪开,准备投弹把狼炸死。表二伯说:“不行,不能炸,咱们不能把陷于绝境的狼置于死地,那样会后患无穷。”表二伯让大家闪开,他把垒圈门的石头一块块搬开,让狼逃生了。说来也怪,从此以后,狼群再没来村里叼猪。表二伯说,狼也懂道理呢!

山里人有句谚语:“狗怕猫腰,狼怕坐。”——告诉你对付狗和狼的方法。在山里遇到狼不要慌,先坐在地上,拿火柴或打火机点根烟,用眼睛盯住它,狼就不理你,走了。千万不要喊,不要主动攻击它;当它跟踪你时,你就往有人的地方走,只要有人答话,狼就会悄悄离去。

捕狼,要掌握狼的出入路线,在它们常拉屎的路上设夹子,才能夹住。尤其狼下崽之后,饥饿难忍,为给狼崽觅食,出入巢穴最为频繁。但在巢穴口下夹子,效果不好,狼嗅觉灵敏,会把你的计谋识破,改道或绕着走。为此,狼连拉屎都不在居住地附近,要到100米以外,而且有固定的“厕所”。

有一次,老猎人把夹子下在狼道上之后,连续几天没动静。白天还要偷偷地看着夹子,怕拾柴人踩上。到了第七天,估计风把夹子上人的气味吹没了。这天早晨,老猎人去查看,果然发现夹住了狼,遗憾的是,夹子上只有一只前腿的下肢——估计那只狼咬断自己的腿,逃生了。

狼是怎样在营山一带销声匿迹的呢?

表二伯总结了两条,其一,大跃进前后,由于狼患猖獗,全县掀起抗狼运动。有一段时间,政府曾经下过悬赏令:“一只狼皮可奖励一支步枪,100发子弹。”重赏之下有勇夫,男人积极响应,与狼进行着多种手段的博弈。听说得到奖赏的人还不少呢!其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凿公路。卢石线(卢龙到石门)开工后,每日紧锣密鼓地施工,炸山炮震天动地,几千名民工住进了沿线山村,人越来越多,剩下的狼也被吓跑了。

狼的撤退也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它们采取了集体大迁徙的方式。一九六四年深秋的一天,在马家峪、邵家峪南山岭上,有人亲眼看见,从上午八九点钟一直到太阳落山,狼群沿山梁一个尾随一个,直奔东边而去。

编辑:耿凤

猜你喜欢
二娘二伯猪圈
一定要抓到他
二娘与狗子
雨中的怀念
乡恋
劫持“小不点”
二 娘
一头好猪
晚节
“二伯”的由来
单独中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