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

2018-12-25 17:58陈纪文
管理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

陈纪文

[摘 要]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被当作一个流行词汇在中国大地流行了起来。早在几年前,有不少的高校就开始尝试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开课几年后所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就针对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价值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核心价值 办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这里所说的文化管理与文化管理相关产业所指的是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些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以及服务活动等项目的活动。有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有很多高校采用了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体系以及课程结构,其中的核心课程大都比较相似,但是选修课程均是以现有的相关文科资料为依据而开办的。本人认为,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在于促使学生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出熟悉文化产业项目与产品的特殊性、了解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运营、管理文化产业企业的综合型人才。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源于并且高于目前行业的需求

本人认为,课程的设计与所获得证书的多少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与行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本人之前对一些文化公司进行了调研,一家为文化网站、一家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公司,还有一家为文化创意公司,通过调研,对各公司领导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养的看法以及对未来专业人才的期待等资料进行了收集,结果发现,茶文化创意公司对我们目前所设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其认为我们所开设的关于艺术品经营管理的课程过于综合[1]。因此,建议我们将涉及到艺术品经营管理的课程中重点对关于艺术品生产与销售和艺术品收藏与保护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解读。而文化网站负责人建议我们将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文化资本的投资和融资等内容重视起来。因此,我们对本次调研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经过教师们的多次研讨,最终确定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不但要涉及到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文化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

有位名人说过:真正的文化人才一定要会将社会文化精神的内核转变为文化符号,并且能够适应人们的文化需要。在充分了解此含义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涉及到了文化符号等方面的知识,并将社会文化精神的内在核心价值转变为文化符号,并且能够适应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一致商议在必修课程中涉及到对文化市场进行调研这方面的内容。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要将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规律更好地体现出来

(一)初级课程: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养作为重点进行培养

本人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养就是其要懂得歷史与现实中文化的建构、经营、管理、传播等的方式以及方法。与此同时,还要明白在当今的文化体制背景下,能够进行传播和不能够被传播的文化。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一致商议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上要涉及到文化符号方面的知识,还要涉及到文化经济方面的知识、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文化传播方面的知识,中外文化产业方面的历史,使学生通过学习本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人类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历史、现状、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还要涉及到关于文化产业法律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今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使学生在进行文化管理等相关的工作时能够遵纪守法[2]。

(二)中级课程:采用分解式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的具体流程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明白并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具体流程,要重点培养一些实践性的人才,这就需要以文化产业管理的具体流程为依据对中级课程进行设计,在对此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分解式的学习方法来指导文化产业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文化产业管理流程方面知识的学习。所学习的知识中要涉及到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市场调研、资源整合、产品研发、营销、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应涉及到文化产业方面的案例学习。

(三)选修课程: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侧重学习

经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的商讨,一致决定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兴趣以及研究方向方面的课程放在选修课程中,并且课程中要涉及到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文化创意公司的管理、文化展览策划与管理、艺术品生产与销售管理、艺术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3]。

三、通过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共赢策略

(一)将办学的策略“引进来”

高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保证本校教学计划正常进行的情况下,邀请文化产业企业、事业单位来校提前预定此方面的人才,对于预定好的人才,根据企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自己的需要人才更多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与高校商议使学校能够开设文化企业或者文化事业单位所指定的课程,高校将其纳入学校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所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相关特点,聘请一些文化管理企业,或者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曾经有教育方面的专家表示,这是一种在学校教育中嵌入了企业技能培训课程的合作式教育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学校传统教育,和社会技术培训教育,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上述两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学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4]。

(二)将办学策略“走出去”

自古以来,要想服务,首先要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则。针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各高校应该积极把握好文化产业发展行业的新动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本校所设置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进行有步骤、有条理、有计划的调整,对本校关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合理的完善,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充分利用,使本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达到此目标,各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应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其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对各文化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行考察,根据调研以及考察的结果,对后期文化产业人才素养与技能的培养方向进行研究,根据其可行性将其落实在后期的教学中[5]。另外,培养出更多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干型人才是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对学生所掌握到的理论进行检验、转化以及发展也就成了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各高校应积极地与文化产业企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等进行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一方面增强了高校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报考本院校的信心,促进了高校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多地应被归纳为社会科学,其源于社会,学生在掌握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高校在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时,应保证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源于并且高于目前行业的需求,本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上要更好地体现出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规律,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共赢,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国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基于文化产业链视角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100- 102.

[2]何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193- 194.

[3]代小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169- 170.

[4]金青梅,占绍文,杜晓芬.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4(04):87- 91.

[5]王乃考.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J].科学之友, 2012(16):143- 145.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媒介资本操控中的舆论传播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思考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幼儿园语言领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浅析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