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探析

2018-12-27 10:4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物理题木块题意

赵 越

(江苏省姜堰中学 225500)

在高中物理解题能力上,解题思维至关重要.物理题因知识点细碎、多元,同一物理题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平时在解题中,除了审题外,还要从题目中获取有价值的解题信息,根据这些解题条件来寻找解题突破口,指向解题目标.当然,解题思维在表现上具有多样性,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整体思维等.现结合高中物理解题实际,就解题思维的培养路径进行归纳.

一、以审题为基础,强化解题思维的训练

高中物理解题前,审题是第一任务.审题的过程,也是梳理解题思维的过程.通常,一道物理题,要能够从审题中,了解题目、题意、解题任务.通过审题,来了解解题信息,挖掘关键性词句,从中洞悉隐藏条件.以高中力学题为例,力学涉及的题目,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而对于力学知识本身,则需要从受力分析入手,来探析力的变化.某题如下:质量为M的木块停留在光滑平面上,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子弹质量为m,速度为V1.假设子弹射入木块后未穿出,问子弹进入木块后两者的速度是多少?题意分析后发现,对于木块本身,光滑平面上,仅受重力,而与平面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子弹进入木块后,两者合为一个物体,此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者速度应该一致,则我们可以假设两者的速度为V,得出mV1=(M+m)V.由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来获得未知结果,也为快速解题创造了条件.如果在审题时,未能认真分析题意,忽视光滑平面摩擦力不计条件,可能会对木块与平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误解分析,导致解题思路纷繁复杂,甚至结果也是错误的.可见,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解题思维的确立,需要从审题入手,从题干已知、未知,及隐藏条件挖掘中,来综合分析,确立解题思路.

二、高中物理解题中分散思维的训练

我们说,创新需要分散思维,需要打破常规.在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怎样去创新?如何去创新?我们围绕具体的物理题,从物理题分析中,引导我们同学们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探究物理现象,全面把握物理问题的内在表现与关系,发散分析思维,从中找出共性问题,让我们同学们的分析思维更广阔.事实上,在一些物理题中,解答方法并非唯一.也就是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实现解题目标.这些解题方法,往往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寻找,然后结合题意来选择合适的、便捷的解法.如某题中有竖直上抛一物体,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物体上升至0.5米时,运动速度为4米/秒;问物体降落到抛出点0.5米处,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多少?该题给出的重力g=10m/s2.我们来分析该题,在解法上可以有多种方法,引导我们同学们发散思维,比较不同解法,然后从中选择最快捷的方法.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上升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又开始下落,匀加速运动.因受重力及运动时间的一致性,可以得出该物体在降落至抛出点0.5米处的速度也应该为4米/秒.所以说,通过分析物理量及运动条件,可以优化解题思路,以快速解答方式来完成解题.

三、高中物理解题中逆向思维的训练

四、高中物理解题中整体思维训练

整体思维是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重要思想,也是将整体看作过程,对其中的物理运动及受力状况进行分析,便于我们同学们从整体把握解题思路,梳理清晰解题思路.有时,在一些物理题中,可以将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以各个质量和方式、总电量和方式来分析,有助于化简题目.如某题中A、B两物放在光滑平面,A质量为1kg,B质量为2kg.两物连线不可延伸.细线质量忽略不计.在A、B

两物分别施以左向F1=10N,右向F2=40N,问A、B间细线拉力是多少?对于该题在分析时,由于细线不可延伸,我们可以将A、B两物看作整体,使其在水平左向、右向力的作用下,以共同的加速度进行运动.接着,我们可以从单独物体的受力作用来分析,最终得出细线的拉力.

总体而言,在高中物理解题思维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解题来锻炼多种思维技能,多归纳、多总结,针对不同题型来寻找更合适的解题思维,强化解题能力.另外,物理题在解题方法上,我们同学们要在平时加以训练,突出解题思维的启发,掌握更多解题技巧.

猜你喜欢
物理题木块题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一道连接体物理题引出的重要结论
快速求解物理题 验证结果须注意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
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