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田园诗歌对比分析

2018-12-27 08:25倪婕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莱昂田园诗对比

倪婕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借《隐居的生活》和《归园田居·其一》对中西田园诗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诗中哲学思想的简要比较,以及对中西不同的艺术表达技巧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中西田园诗歌不同的审美特色,认识它们独具的艺术价值及民族特色。

关键词:田园诗;陶渊明;莱昂;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蔑视权贵”和“归隐田园”是诗歌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不乏有 以“归隐”为题材的诗歌。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田园生活的篇章数不胜数。西班牙诗人路易斯·德·莱昂(Fray Luis de León)所创作的长诗三十余首,其中最出名的也莫过于这部具有贺拉斯式归隐思想的《隐居的生活》。虽然这两位诗人所处时间和空间距离相差甚远,但他们对于田园诗歌的描写却有很大的相似度。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分析。

一、中西方宗教哲学的异同

1. 《隐居的生活》中的哲学元素。毕达哥拉斯提出“美的本质在于和谐”,他认为只有净化灵魂才可以摆脱轮回的折磨。路易斯·德·莱昂继承了他的思想,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乌托邦”。正如他在诗中(10-12节)描写自家果园的那样(笔者试译):“清澈的泉水啊,贪心如你,为了欣赏并增加自己的美丽,急切的从那空旷的山巅,奔流而下。然后变得平静,在蜿蜒的丛林中徜徉,身后的土地,皆披着绿色的大衣,由五彩的花朵零星点缀。果园内的空气格外清爽,并洋溢着万种幽香;树木在风中摇荡,发出轻柔的声音,使人忘却黄金与权杖。”

此外,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是曲音乐”2,诗人因深受其影响,本篇中,路易斯·德·莱昂将他林中果园视为充满和谐之声的世外桃源,如他最后16、17节所表达的(笔者试译):“当他们可悲地,张开臂膀,怀着无法满足的渴望,拥抱那危险的权力的时候,我却能躺在树荫下歌唱。躺在树荫下面,头戴常春藤和月桂制编成的王冠,我全神贯注 的倾听,灵巧的弹拨,奏出一曲甜蜜、和谐的琴声。”

2. 《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哲学元素。陶渊明在最初,他也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也有过匡时救世的宏图壮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便可知晓诗人也曾壮志凌云,入世“三十年”。从“世俗韵”、“落尘网”和“无尘杂”中,我们可以寻到佛教和道教的痕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这两句透露出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的理想社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庄子的“同乎无知,其德不高;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中追求的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如出一辙。

二、中西方田园诗的表达技巧的异同

1. 诗歌风格。《隐居的生活》诗歌格调昂扬,在静谧的隐居生活与喧嚣的城市生活两种场景多次切换中,宣泄出对世俗的厌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狂热。在诗首中,诗人用两个感叹号开头,表达出诗人对城市生活厌弃态度之决绝(笔者试译):“多么安逸的生活啊! 遠离喧嚣的城市,沿着隐秘的小道,为数不多的智者也曾,这样徜徉走过;请不要去嫉妒,显贵们的生活,也请不要去崇拜,摩尔人用碧玉建造的,黄金屋顶!”诗人厌恶喧嚣的城市生活,将之比作成 “惊涛骇浪”,在诗歌第14节又加以批判:追逐“黄金”和“权杖”的世人,殊不知这条海面并非是一帆风顺,当海上狂风四卷的时候,“战船吱吱作响”,“白昼瞬间变为黑幕”,到最后“金银财宝被海水吞噬”,海面上只剩下“鬼哭狼嚎的声音在回荡”。

相比之下,陶渊明的这篇情感较为中和,在安贫乐道中走向物我两空的空灵境界。在诗中,陶渊明记录下的是炊烟渺渺、杨柳依依,而不是惊涛骇浪、暗礁险滩;记录下的是鸡鸣犬吠、深巷桑树,而不是狂风怒吼、山呼海啸。几亩田、几间房、几株树、几种花,远处村落、鸡鸣犬吠,意象平平淡淡,但经过诗人精心构造,极为高雅。全诗自然简约,韵味却很浓,令人心旷神怡。

2. 修辞手法。隐喻和拟人是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意境,而且使诗歌拥有深层次的意蕴。在《隐居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这种修辞手法,例如第3节,诗人赋予“名誉”、“言语”和“真理”生命,“不要在乎名誉是否在高声歌唱他的名字,也不要在乎是否那甜言蜜语将真理谴责的罪过赞颂。”诗人将满腔的愤恨注入诗作,使作品拥有一种感染读者的力量。第13节到14节,诗人描绘了一幅鬼哭狼嚎的“海上遇难图”。其实,这场“海难”更是一种隐喻,隐喻着追求名利人群最终的下场。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也惯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推动诗歌发展。前六句中,“俗韵”和“尘网”代指黑暗的官场生活;“丘山”、“旧林”和“故渊”则指大自然美好的去处;但“羁鸟”和“池鱼”又何尝不是自身形象的象征。在后八句的田园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将田园风光写得清新幽美,又生动喜人。“方宅”、“草屋”、“后檐”、“堂前”、“远村”、“墟烟”、“深巷”、“树巅”,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隐喻着大自然。结尾两句,“户庭”、“虚室”与“尘杂”、“樊笼”形成对比,也分别隐喻着田园生活与世俗生活。

参考文献:

[1]Pablo Garc ía castillo: La armon ía en Fray Luis de León, Universidad de Salamanca, 2013.5.

[2]罗伯特·罗素著:《西方哲学史》,刘常州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莱昂田园诗对比
[德国]莱昂内尔·法宁格作品5幅
田园诗
发明家莱昂纳尔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所有的孤独都有一把钥匙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