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2018-12-28 10: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丹红丹参阿司匹林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引发脑部循环障碍所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从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发病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气血逆乱所致,而丹红注射液是以丹参和红花为主要辅以其它药物提取而成的,临床上已经运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之中[2]。笔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1.6±2.5)岁;合并高血压患者3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有吸烟史患者21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2.3±3.2)岁;合并高血压患者3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有吸烟史患者23例。两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入组前均详细了解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且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且经过CT、MRI等检查确诊;②患者此次均为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在12~48 h内;③患者未接受抗凝、溶栓、血液稀释、营养神经等治疗。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脑出血、精神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③昏迷、抽搐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监视患者血压、血脂等,给予降压、纠正酸碱度、抗高血压、抗脑水肿,二磷胆碱、活血化瘀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肠溶片阿司匹林治疗(德国拜耳,国药准字J20080078,生产批号:8424892),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批号:170211,规格:20 mL/支)治疗,每次20 mL加入到250 mL 0.9%的氯化钠中稀释,缓慢滴注,每日1次。两组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4]和同型半胱氨酸(Hcy)。

疗效判定标准[5]:痊愈为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以上;显效为神经缺损评分下降45%~90%;好转为神经缺损评分下降44%~18%;无效为神经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18%以下。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和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Hcy水平比较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Hcy水平都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7.65±3.2914.93±1.24*观察组4018.01±4.2111.64±0.99*#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脑梗死已经成为了临床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患者机体内气血逆乱,正虚邪实所致[6]。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有言“中风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皆为气虚血瘀所致”,即气虚和血瘀是中医中导致脑梗死的病因,因而中医上要通过益气活血、逐瘀化痰的方案来治疗脑梗死[7]。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溶栓、降低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神经元、改善脑循环等方法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减少血小板内血栓素的产生,从而抵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使血小板处于低活性状态,减少血栓形成,以利于堵死的血管再通,是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二级药物[8]。但在临床上阿司匹林停药后脑梗死再发率较高,且部分患者有阿司匹林抵抗情况。Hcy在健康正常人血液中含量较低,脑梗死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生物膜出现脂质过氧化,其膜结构和通透性改变,损伤神经元、内皮细胞和胶质细胞,是和脑梗死发病呈密切正相关的指标。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升无所不降,降无所不升,无出则不入,无入则不出”,丹参为沉降之物,红花为升浮之品,丹红注射液合两味药的功效则一升一降,具有内外通和、行气活血的作用[9]。现代研究认为[10],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丹参酮和水溶性酚类,可以起到扩血管、降血压、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此外,丹参还能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恢复缺血的脑组织血供。红花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黄醇酮、苷类、链烷双醇、脂肪酸、聚烯类、甾体等成分,具有扩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侧支循环的作用[11]。此外,红花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积,抑制内源性凝血功能,促进纤溶系统活性,改善粥样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和ADL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Hcy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丹红丹参阿司匹林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Me & Miss Bee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