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18-12-29 07:2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肩手上肢穴位

肩手综合征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手部功能受限[1]。由于剧烈疼痛和挛缩,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肩手综合征可以是原发性疾病,也可由不同因素后天引起,如中风、心肌梗死、颈椎病、上肢外伤、肺病、肩关节疾病、轻度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均可引起肩手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仅有20%患者可以完全恢复至患病前状态,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终生残疾[2]。目前,临床对于肩手综合征常采用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有限,对于重症患者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就针灸联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6~77岁,平均(61.79±2.89)岁,病程12~90 d,平均(33.67±6.22)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0例,脑梗死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6岁~79岁,平均(61.24±2.57)岁,病程12~92 d,平均(33.62±6.28)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1例,脑梗死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①正确放置位置:患者卧床时尽量取侧卧位,伸直肘关节,受影响肩膀及四肢完全向前;坐位时,患者手、腕部和肘部需得到较好支撑,避免患侧手指关节和腕关节屈曲以及下肢下垂;轮椅坐位时,将桌子放置于轮椅上方,患者手置于桌子上。②被动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将其肩部、肘部、腕部和指间关节从近端移动至远端,运动缓慢而温和。③主动锻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Bobath式握手训练和抓握训练。每次40 min,每天2次,疗程为4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针灸穴位选择极泉、内关、尺泽、人迎等穴位,使用提插泻法,以手部出现酸麻为佳,针刺人迎穴时需避开颈动脉。刺入深度约为4 cm,每个穴位均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治疗4周。红外线照射:输出波长为850 nm,功率为45 nW,照射穴位为天宗、肩髃、肩髎,或者直接对痛点进行照射,负压吸附后采用红外线进行照射,各穴位和疼痛点照射时间均为10 min,每天1次,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患者主诉疼痛减轻时间、肢体功能好转 50%时间;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总分 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命质量越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值范围是0~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值范围是 0~66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越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疼痛和肢体功能指标改善80%以上,肩手肿胀消退,关节活动不受限,无关节挛缩僵直;改善:症状和肢体功能指标改善达30%~80%,肩手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局部受限,轻微关节挛缩僵直;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主诉疼痛减轻时间、肢体功能好转50%时间)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患者主诉疼痛减轻时间、肢体功能好转50%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主诉疼痛减轻时间为(12.11±1.41)d、肢体功能好转50%时间为(13.13±4.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42±2.25)d、(24.23±11.51)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73、9.142,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局部肿胀2例,局部灼伤1例;对照组局部肿胀2例,局部灼伤 2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3/45),与对照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7,P=0.641>0.05)。

3 讨论

目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由机械损伤引起原发性水肿或神经组织损伤引起的继发性水肿所致[4-5]。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手温升高,手部水肿、运动受限,手指和腕部疼痛,水肿消失后肌肉萎缩甚至发生挛缩[6]。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来减轻肌肉疼痛和预防肌肉萎缩以及麻痹。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上肢功能完全丧失[7],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功能,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粘连、水肿和肌肉萎缩,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还可加快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8]。针灸穴位选择极泉、内关、尺泽、人迎等穴位,使用提插泻法,利用中医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可以镇静神经、疏通经络,有效缓解疼痛、麻木、肿胀,减轻瘀斑,改善血液循环,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9]。红外线照射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和络脉不畅、缓解炎症和肿胀的作用。适当刺激天宗、肩髃穴等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静脉回流率,减轻疼痛,缓解关节肿胀、局部粘连,预防肌肉痉挛[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患者主诉疼痛减轻时间、肢体功能好转50%时间、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针灸联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安全有效。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VAS评分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照组 45 61.18±2.14 80.21±3.13a 6.18±1.25 2.79±0.17a 21.53±3.01 41.21±2.35a观察组 45 61.13±2.11 90.56±3.34ab 6.13±1.21 1.52±0.23ab 21.89±3.11 52.19±2.31ab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肩手上肢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悬吊下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肩手综合征应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评定及研究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