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18-12-29 07:2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明目视网膜例数

糖尿病眼底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出血、黄斑变性和视神经病变,可引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等病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常采用手术和西药两种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显示,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性眼底出血效果显著[1]。基于此,本研究就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眼底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盘锦润视眼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2~78岁,平均(58.13±4.22)岁;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14.11±2.20)年;眼底出血时间4 d至1个月,平均(13.55±3.80)d;单纯型眼底出血35例,增殖型眼底出血15例;继发青光眼2例,继发白内障1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1~78岁,平均(58.21±4.68)岁;糖尿病病程 4~17年,平均(14.21±2.21)年;眼底出血时间5 d至1个月,平均(14.50±3.55)d;单纯型眼底出血36例,增殖型眼底出血14例;继发青光眼3例,继发白内障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眼底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可正常交流;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授权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青光眼、视网膜脱落患者;②酮症酸中毒患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由内分泌科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同时口服芦丁(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92),20 mg/次,3次/d;口服阿司匹林(德国拜耳有限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192),0.1 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067)治疗,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水肿吸收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视力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视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视力水平改善大于2行;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视力水平改善1~2行;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0.46±0.12 0.76±0.17a观察组 50 0.45±0.11 0.97±0.22ab

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 全血比黏度(mPa/s)对照组 50 11.11±0.91 10.11±0.22a 5.72±0.42 4.34±0.22a观察组 50 11.13±0.25 9.01±0.21ab 5.75±0.413.12±0.01ab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比黏度(mPa/s)对照组 50 1.98±0.45 1.81±0.22a观察组 50 1.95±0.41 1.34±0.21ab

2.4 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水肿吸收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视力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表4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水肿吸收时间 新生血管消失时间 视力改善时间对照组 50 13.42±2.21 12.42±2.35 14.23±1.55观察组 50 10.24±1.24 9.24±1.41 11.13±0.55 t值 8.211 8.284 9.167 P值 0.000 0.000 0.000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有1例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症状,对照组发生在服药后5 d,观察组发生在服药后7 d,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眼底出血主要是由于微血管瘤破裂或毛细血管、小静脉闭塞引起的多发性大片状出血,属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液体成分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渗出,进入视网膜,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临床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普遍认为主要是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改变两方面因素所致[4]。功能性改变主要是指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视网膜血流异常、视觉生化性能改变等。形态学改变主要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变厚、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形成等[5]。功能性异常会发展为形态学异常,而形态学异常会加重功能性异常,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但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会增加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视野缺损等并发症发生率[6],因此早期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通过降低视网膜周血管压力,减少血栓来恢复视力,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常采用芦丁、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活化血小板、抑制炎症等功效,但由于其主要用于治疗血症患者,针对治疗眼底出血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认为,糖尿病眼底出血属于“消渴”和“消渴眼病”范畴,为阴虚类疾病,其与肝肾阴虚、血热等有关,主要治疗原则为清热活血、益气化瘀为主[7]。和血明目片主要由蒲黄、车前子、牡丹皮、地黄、丹参、决明子、女贞子、墨旱莲、赤芍、黄芩、菊花等组成,具有凉血止血、养肝明目、滋阴养阴的功效。其中,蒲黄的主要作用是祛瘀止血;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止泻明目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地黄的主要作用为清热凉血和益肾生津;丹参可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凉血;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利尿通便功效[8];女贞子具有补肝、乌须、明目之功效;墨旱莲的主要功效为凉血止血、滋补肝肾[9];赤芍主要用于化瘀血、止痛、凉血;黄芩具有祛湿、降血解毒作用;菊花的主要功效为清热凉热、平肝明目。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虚、凉血止血、养肝、明目的作用,能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视力情况。研究显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也是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基本因素,血液流变学异常会加重微血管病变发生[10]。大部分眼底出血患者血液黏度高,而和血明目片中的牡丹皮、丹参、赤芍等均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能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提高视网膜微血管循环,增强对眼底出血和渗出的吸收能力,从而改善视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水肿吸收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视力改善时间及治疗后的视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和血明目片能够有效延缓和阻止糖尿病眼底出血症状发展,提高视网膜微血管循环功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视力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明目视网膜例数
明目养胃食荠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