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林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

2018-12-31 13:40李治琳于思亮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农林地效益

李治琳,于思亮

(1.界首市城西木竹检查站,安徽 阜阳236500;2.界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阜阳 23650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科学、高效、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界首市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必须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全市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林地综合开发,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大力提倡“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林下开发,以短养长”的现代林业发展的集约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界首市林业局就“加强林地综合开发,提高林地综合利用”这个课题,在本市沙南、沙北多个乡镇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全市林地综合利用情况。

林地综合利用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及对发展林业产业扶贫工作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林地综合利用必需进行林农复合经营。林农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把林、农、牧、副、渔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上看,这种生态系统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可以起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的作用,提高劳力、肥力、财力的利用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经营目的;从生态上看,林农复合系统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时间上合理套中农作物,这样组合起来的生态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林农复合式的生态系统比单一经营的更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动植物种类,减少病虫害,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林农复合经营是多产业的生产结构,可以提供多种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界首市在精准扶贫中,大力发展经果林,并用复合的方式对林地进行多种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 界首市林地综合开发现状

1.1 林下种植调查及效益分析

以杨树为例。前3年的幼林,林下可以种植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为主,部分种植大蒜、瓜果、蔬菜等;沟河两侧林下主要种植油菜、小麦、蚕豆等;4年以后的片林,60%的林下荒芜,小部分林地种植一些耐阴药材、油菜、大蒜、洋葱、蚕豆等。

邴集乡西张村2003年营造20 hm2的退耕还林,前3年以种小麦为主,667m2产量在350~400 kg,可收入 500~600 元;4 年后,林木开始郁闭,实施间伐作业后,林下改变种植模式,有种油菜的、种蚕豆的、种药材的。其效益:秋冬种油菜667m2产量75 kg,按4元/kg计算,可收入300元;夏种绿豆,667m2产量50 kg,按5元/kg计算,可收入250元,即每年林下可收入550元左右;种蚕豆,667m2产量可达60 kg,按3.6元/kg计算,可收入216元;种药材的效益,根据药材的品种、市场价而定,2~3年收益在 1 000~1 500 元/667m2。

西城办事处汪庄村,有40 hm2杨树林,近几年林下以种大蒜为主,667m2每年收入在200~300元。

1.2 林下养殖调查及效益分析

界首市林下主要养鸡、鸭、鹅、猪、牛、羊、兔等,鸭、鹅养殖主要分布在林地旁边有沟、河、池塘的地方。全市养殖的面积约66.67 hm2。

1.2.1 林下养殖的好处

(1)畜禽粪便可以提高林地肥力,提高林木生长量。

(2)由于森林小气候的影响,冬季能提高温度,夏季能降低温度,有利于畜禽的生长。

(3)由于林地远离村庄、远离人群,可减少细菌的传播,也减少了畜禽类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林下养殖事业的发展。

1.2.2 林下养殖的技术

林下种植耐阴牧草,如豆科的白三叶、苜蓿,禾本科的黑麦草等。幼草期采取圈养,成草期可放养。一般667m2草可养1头牛、10只羊、100只兔、100只鹅、200只鸡。采取精料和牧草相结合进行饲养,可生产出绿色产品。

1.2.3 林下养殖效益

界首市林下养殖业主要有猪、鸡、鸭等。养殖方式多为圈养,散养的较少。林下养猪的有邴集乡的西张村、东城街道的大张村等,667m2林地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大黄镇筛子李村有农民在林下养猪、养羊,5年年均收入8~1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1.3 林下小工厂

个别小工业为不占用可耕地,可在林下进行作业。如大黄镇鸭王村在林下加工绳、网。据调查,667m2林地可放置两台纺绳机械,每台机械需3人作业,每天可纺绳50~60 kg,按市场利润10元/kg计算,667m2林地每天可收入1 000~1 200元。

2 界首市林地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2.1 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大

在林下种植、养殖方面,只抓几个示范点,以求示范带动。但由于没有广泛宣传,林下多种经济发展效益,没有引起广大林农的足够重视,他们只沿袭以前的林业生产模式,导致大片林地没有开发利用。

2.2 经营管理技术跟不上

3~4年的杨树生态林已郁闭,由于林农外出打工的多,该申请间伐作业的没有申请间伐,放松了林木抚育管理,大面积的林木生长不良,致使林木生长缓慢,效益低下。

2.3 养殖、种植的技术跟不上

林下种植选择以大众化农作物如小麦、大豆、油菜等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林下养殖方面,以大棚养殖为主,林、牧、草结合养殖的少。

2.4 林下开发资金跟不上

全市仅有几家在林下开发种植、养殖业,由于资金短缺,规模普遍较小。

3 界首市林地综合利用建议

3.1 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林下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习外地林下经济开发的经验。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林下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和林下种、养技术,使广大农民通过林下综合开发获得更大收益。

3.2 增加科技支撑

利用送科技下乡,宣传林下综合开发的新知识、新技术。引进林业、农业的植物新品种、开展栽培与管理技术培训,指导农民适时进行修枝、间伐,增加透光度,提高木材质量;宣传与推广畜牧业新品种提供林牧草相结合的养殖技术、防疫技术手册;结合畜牧养殖,加强能源建设,建设沼气池,生产无公害、环保型的产品。

3.3 加强林下综合开发的体制建设

成立林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和林下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加快全市林地综合开发步伐。

3.4 从政策上给予扶持

利用小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形式,解决林地综合开发资金不足问题。

3.5 多途径探索林下经济

根据山东等地林下种植食用菌的成功经验,建议在界首市也适当开发林下种植香菇、双孢菇、木耳等食用菌产品,扩大林下种植品种。

4 结语

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林地综合利用经营模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成功经验,不仅增加了退耕农户短期收益,而且还有效地保护了全市林地保护利用成果。当前,应充分利用现有林下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林地综合潜力,选择适宜的林下经营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改变林木收益慢的状况,延伸林业产业链,实现近期、远期均有收益,形成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全市林地综合利用步伐,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脱贫,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林农林地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Summer Is Coming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