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护理对策探讨

2019-01-03 10:21邓莉莉
关键词:平均年龄资料满意度

邓莉莉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1]。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与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9.00±5.32)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9.00±5.00)岁;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9.00±5.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环境护理干预

有效的环境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负面心态。应当根据患者的需求对环境进行布置。保持室温22℃~24℃、湿度50%~60%,确保病房通风度良好[2]。

(2)心理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为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心理容易感到悲观消极。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细心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和患者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的治疗。加强和家属的沟通,嘱咐家属多陪伴和关心患者[3]。

(3)生活护理干预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的的摄入,每天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在25~30 g[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评价的内容包括:护理的态度、护理的操作技术等等[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15例,一般15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60例(10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20例,一般10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45例(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发病原因复杂,例如心血管疾病、电解质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等因素。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心脏出现早搏、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现象[6]。心律失常疾病给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提高患者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比对照组的75.00%高。可见,经过循证护理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系统化、整体化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考虑到患者身体的护理需求,而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特点。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资料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