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2019-01-03 14:22王科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王科林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义县 121100)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需及时通过手术治疗促进骨折复位和关节稳固固定,改善患者关节功能[1],本研究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分组。探讨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男女各有24例、18例,年龄62岁-79岁,平均年龄(65.13±8.26)岁;体质量40kg-81kg,平均体质量(63.14±11.24)kg;受伤至手术时间2-9天,平均时间(6.12±1.24)天。摔倒所致股骨颈骨折有21例,车祸所致股骨颈骨折有17例,其他因素所致股骨颈骨折有4例。观察组男女各有25例、17例,年龄61岁-79岁,平均年龄(65.54±8.13)岁;体质量40kg-80kg,平均体质量(63.11±11.22)kg;受伤至手术时间2-9天,平均时间(6.09±1.21)天。摔倒所致股骨颈骨折有22例,车祸所致股骨颈骨折有16例,其他因素所致股骨颈骨折有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P>0.05。

2 方法: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平卧位,闭合牵引和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在髋部作小切口,置入3枚克氏针,从股骨大粗隆下朝着股骨头置入,C型臂X线下观察克氏针情况,满意后将切口缝合。观察组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麻,患者患肢上正侧卧位,切口在患侧髋关节后外侧,内旋下肢,从大粗隆后外旋肌肌群进入关节并切除关节囊和移除关节头,处理残端,暴露髋臼。清理软组织、软骨,暴露软骨下骨,给予非骨水泥型金属置入,螺钉连接髋臼和假体后安置假体,促进复位。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术后出院的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内固定脱落的例数,并比较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FIM评分。显效:老年股骨颈骨折愈合,无疼痛,无感染,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畸形愈合,生活可自理;有效:出现轻度活动障碍,活动情况下伴发轻度疼痛;无效: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出现并发症较多。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百分率之和[2]。

5 结果

5.1 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显效患者2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患者1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

5.2 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术后出院的时间比较: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术后出院的时间(76.02±10.24)分钟、(109.01±22.21)ml、(8.24±1.55)天,比对照组(82.14±20.24)分钟、(257.15±33.13)ml、(10.68±2.13)天短,P<0.05。

5.3 2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内固定脱落的例数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内固定脱落的例数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有1例,术后疼痛有1例,而对照组有4例术后疼痛、3例内固定脱落和3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分别是2.38%和23.81%。

5.4 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对比:手术前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相似,P>0.05,对照组分别是(64.42±1.01)分、(6.31±0.21)分,观察组分别是(64.41±1.76)分、(6.27±0.21)分,手术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9.10±0.27)分、(1.53±0.12)分,优于对照组(82.13±0.52)分、(3.62±0.31)分,P<0.05。

5.5 2组手术前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对比: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分别为(44.13±5.46)分、(48.31±5.91)分、(41.23±5.01)分和(45.17±4.71)分,手术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分别为(48.59±5.91)分、(53.41±6.31)分、(45.73±5.24)分和(48.39±5.13)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分别为(44.10±5.41)分、(48.34±5.33)分、(41.25±5.01)分和(45.14±4.71)分,手术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分别为(59.73±8.61)分、(59.41±6.13)分、(61.46±5.21)分和(57.04±6.12)分。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手术后的评分(P<0.05)。

5.6 2组手术前后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分别为(23.71±3.51)分、(28.56±2.11)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分别为(23.21±3.13)分、(39.48±3.12)分。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手术后的功能独立性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功能独立性优于对照组手术后(P<0.05)。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研究显示,其发生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股骨颈骨折治疗仍是临床难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均比较常见,但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虽然效果好,却可带来较大的创伤,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和疼痛加剧,增加止痛药物的应用[3-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即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且创伤相对较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好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5-7]。从整体上看,相对于骨折内固定术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明显优势,表现在:(1)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更早进行负重和加强关节功能锻炼,从而加速患者康复。(2)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解决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问题;(3)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更有利,可降低股骨头坏死风险和肺部感染风险。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失血、术后出院的时间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内固定脱落的例数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前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相似,P>0.05。手术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相似,P>0.05。手术后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功能独立性FIM评分相似,P>0.05。手术后观察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郝耀,向川的研究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发现,与内固定手术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中有明显优势,我们的研究和其研究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创伤轻,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可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