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2019-01-03 23:1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跛行非手术治疗髋臼

张 薛 张 佩

(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人民医院 , 新疆 呼图壁 831200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一种可较大影响儿童健康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婴儿的股骨头从髋臼中部分脱出或完全脱出[1]。随着婴儿的长大,其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相连的肌肉和韧带会产生一些继发性的病变[2],并会持续加重。使患儿的肢体短缩,走路摇摆或跛行,产生不可逆的痛性关节炎及程度不同的骨骼关节畸形[3],是儿童肢体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4],但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恢复行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与帮助,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998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0-12个月12例,1-2岁12例,2-3岁7例,3岁以上11例;单侧36例,双侧6例。

2 方法:(1)非手术治疗。31例3岁以内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超声监测下对全麻患儿进行手法复位,然后使用石膏进行固定,蛙式石膏固定3期(2-3个月/期),之后用髋人字型石膏固定2-3个月。其中3例2岁8个月-3岁的内收肌群挛缩患儿,先进行2周的内收肌松解+悬吊牵引,之后再行上述方法。(2)手术治疗。11例3岁以上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进行骨盆内移截骨手术,3例进行髋臼造盖成形术。

3 结果:术后经9个月-16年的随访,进行非手术治疗的0-3岁患儿没有发现患肢短缩现象,走路正常,超声显示股骨头和髋臼的发育基本正常,均可达治愈标准,其中12例0-12个月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患儿效果最佳;进行手术治疗的3岁以上患儿术后髋臼及股骨头虽也有所发育,但股骨头照比正常偏小,由于其髋臼不是其原始髋臼,行走时仍有轻微跛行。

讨 论

在各种复杂的矫形外科疾病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较常见,其病理结构复杂多变,其中主要的骨骼改变表现为股骨头发育不良和髋臼缺损[5-6],可引发骨性关节炎等不同的严重疾病。只有将髋臼与股骨头恢复良好的解剖关系,在不断的摩擦下促进髋臼与股骨头的发育才是治疗的根本。所以,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诊断、早治疗对恢复髋关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与秦海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8],在1岁以内进行矫正是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期矫正难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甚至经几次手术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从新生儿开始着手[9],骨科医生进行常规的髋关节检查即可查出发育不良的髋关节。新生儿检查时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臀纹、腹股沟是否不对称,臀部是否增宽;(2)股动脉博动是否减弱;(3)Allis征是否阳性;(4)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结果是否阳性。对行走以后的儿童检查时应注意以下特点:(1)跛行步态[10]。一侧脱位者步态呈跛行,双侧脱位者步态呈鸭行且臀部向后突出;(2)套叠实验。让儿童平卧,屈膝,屈髋呈90°,一手膝关节一手抵在骨盆两侧,进行推拉,股骨头上下滑动则为阳性;(3)Trendelenburg试验。让小儿一腿站立,另一腿尽可能进行屈膝、屈髋,离地,脱位患儿表现为对侧骨盆下降,臀中肌无力;(4)B超检查[11]。B超检查可动态观察患儿髋关节,不会对患儿产生射线伤害。

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根据不同年龄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3岁以内患儿进行非手术治疗的闭合复位后使用支具进行外固定髋关节[12]。3岁以上患儿则应采取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有:(1)0-6个月患儿。这是进行非手术治疗的闭合复位最佳时期,绝大多数会得到满意的效果。复位后使用外固定支架以双髋屈曲外展位固定3个月,之后改用双下肢外展内旋位再固定3个月;(2)6个月-3岁患儿。这个年龄组也以闭合复位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在复位前应做2-3周的双下肢屈髋位皮肤悬吊牵引后再进行闭合复位;(3)3-5岁患儿。此年龄组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做2-3周骨牵引。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使髋关节周围已挛缩的韧带、肌肉得到充分松解以纠正股骨头及髋臼的畸形[13];(4)成年人。对于骨骼发育已经完成的成年人来说,应采取全髋关节置换联合股骨短缩截骨术的方法,此手术方法适用于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全的患者,患者具有跛行明显,髋关节功能受限及疼痛的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进行非手术治疗的0-3岁患儿均可达治愈标准,其中12例0-12个月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患儿效果最佳;进行手术治疗的3岁以上患儿术后髋臼及股骨头虽也有所发育,但股骨头照比正常偏小,行走时仍有轻微跛行。此结果表明,越早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并尽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越理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股骨头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关节产生僵硬现象[14]。为预防这些并发症应在术前做好足够的牵引,并拍摄床边片以对牵引后复位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手术时应对旋股动静脉做好保护,手术手法应轻缓,松解周围挛缩软组织时要彻底,将多余关节囊切除后,缝合时应紧缩适度。手术后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且应注意锻炼的强度及力度。一旦有并发症的发生要做尽早处理。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及时恢复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合关系,效果良好,对促进髋关节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跛行非手术治疗髋臼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