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9-01-03 08:56何贤碧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例数

何贤碧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500)

0 引言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也会伴有肾脏、心脏等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是其危险因素[1]。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很容易导致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非常典型的一种,患者在临床中多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且病情严重,多发生于50~70岁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病亡率,因此不仅需要尽早地开展治疗措施,术后还需要对其康复引起足够重视[2-4]。以往护理措施往往只是针对疾病本身,而没有充分意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导致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段[5]。本文就到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旨在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3年5月到2016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30例甲组、30例乙组。甲组中男性、女性病患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年龄38~83岁,平均(63.48±4.81)岁,出血量 29~84mL,平均(56.84±6.87)mL;乙组中男性、女性病患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年龄38~85岁,平均(63.50±4.82)岁,出血量31~84mL,平均(56.86±6.88)mL。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甲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多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定时查房,指导饮食与用药,讲解应当注意的事项等。

乙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1)心理。由于疾病具有发病骤急的特征,患者内心往往会存在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治疗不具有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且热情地同其与家属进行交流,找寻到导致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然后开展疏导工作,列举成功完成治疗的案例,帮助其增强治疗信心;告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康复的重要性,便于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遵守护嘱[6-7]。(2)饮食。合理饮食能够帮助患者每日获得足够且合理的营养支持,进而帮助其康复,需要嘱咐不得摄入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入粗粮、维生素等食物,多饮水,便于预防尿路感染以及发生结石等[8]。(3)功能训练。①感知。可借助彩色图片进行训练(包含建筑物、街道标志等),指导其由一条街道走到另一条街道,然后再返回。②语言。对于伴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在安静的室内对其进行训练,可从单音节发音训练到多音节,或者从一、二渐渐地过渡到单个字、词语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③排尿。术后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导尿管,此时可行夹闭尿管定时放开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如果其意识清醒,可嘱咐其多饮水,确保尿道通畅。④肢体。肌力方面,可通过坐立、站立、上楼梯、下楼梯等方式进行;关节活动方面,对于全瘫肌体者,可对其进行被动训练,对于轻度者,则可指导并协助进行主动训练[9]。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其清洁皮肤,然后涂抹滑石粉,对肢体进行按摩,每次时间约为20min,每日进行3次;在镜子面前坐立,便于矫正坐姿,并由无依靠坐位渐渐地过渡到无依靠站立,并进行反复练习;在早期,可在健侧肢体的帮助下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还可指导借助拐杖等完成,并不断鼓励,增强其信心;可予以穿戴矫正鞋等方式,避免出现足下垂现象;对于行走存在困难者,还可在轮椅或者拐杖等帮助下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10]。(4)环境。每日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更换床单被套,禁止不相关人员随意进出病房,确保病房安静。

1.3 评判指标

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焦虑与抑郁情绪)、不同时间BI指数改善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

焦虑与抑郁分别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

护理依从性:优:够完全遵守护嘱;良:在绝大部分时间能够遵守护嘱;差:偶尔或者完全没有遵守护嘱。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均纳入到选择SPSS 19.0分析,分别行t与χ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 并发症对比

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乙组为10.0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 1 并发症对比 [n(%)]

2.2 护理依从性对比

乙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依从性对比[n(%)]

2.3 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干预前,组间比较心理状况(P>0.05);干预后,乙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P<0.05),详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对比(±s)

表3 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乙组 30 31.36±2.36 48.36±2.36 30.87±3.48 51.84±1.78甲组 30 31.37±2.38 38.84±2.05 30.88±3.50 39.36±1.64 t 0.016 16.680 0.011 28.242 P 0.987 0.001 0.991 0.001

2.4 不同时间BI指数改善情况对比

乙组不同时段BI指数情况显著优于甲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时间BI指数改善情况对比(±s)

表4 不同时间BI指数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半个月 术后1个月乙组 30 69.12±2.36 90.46±17.46甲组 30 61.08±2.24 78.77±19.46 t 13.534 2.449 P 0.001 0.017

3 讨论

在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并发症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病情危重,需要尽早地接受治疗,通常情况下会通过手术治疗方式帮助将血肿进行有效清除,以及改善颅内压,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挽救生命并减轻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等[11-12]。对于此类病患,神经功能缺损是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其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也需要尽早地开展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帮助其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康复[13]。

常规护理方式往往都是针对疾病本身而言,而且很依赖于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盲目性的,而且没有对病患的心理状况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开展之后,所获得的效果是具有局限性的[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心理状况、不同时间BI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提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后的效果令人满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内心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分析出现此项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开展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顾名思义,早期护理干预是术后便尽早地开展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会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首先通过心理干预,在交流过程中找寻症结所在,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与缓解,帮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且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打下基础[16]。通过饮食指导,帮助其机体能够获得足够且合理的营养支持;然后再进行感知功能、语言功能、排尿功能以及肢体功能训练,有利于增强其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促进康复,价值可观,应当推广与进一步运用。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