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1-03 08:56赵燕梅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病患依从性血压

赵燕梅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50)

0 引言

高血压在目前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达到了50%左右,而若是病患血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病患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终身服药,大多数老年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探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病患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社区站接受高血压治疗的老年病患180例,将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每组各90例,其中心理组病患男40例,女50例,年龄62~75岁,平均(68.5±6.5)岁,对照组病患男42例,女48例,年龄61~74岁,平均(67.5±6.5)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本组病患常规护理,首先为病患做好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宣教工作,使病患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并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其次给予病患饮食护理,叮嘱病患改正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并限制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及水果,戒烟限酒,控制钠的摄入,注意补钾;再次指导病患正确的高血压药物服用方法,不能擅自改药或者是减药,甚至是停药,同时可以叮嘱病患进行适当的运动[2]。

1.2.2 心理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本组病患心理护理干预:①基础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病患进行加强沟通,告知病患不良的心理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有着较大的影响,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同时引导病患进行相关的娱乐活动或者是为病患播放柔和的音乐等协助病患建立良好的心理情绪;针对病患提出的疑惑,医护人员要给予及时明确的答复,消除病患的不安情绪,对病患的倾述要做到耐心的倾听,同时给予病患足够的关怀和理解,协助病患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3-4];②集体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可将高血压病患定期组织起来开展交流大会,鼓励病患积极参与进来,并将自己的治疗心得与大家交流分享,使其不会感到孤立无援,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应的高血压健康咨询活动,并邀请相关的专家来为病患讲解高血压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防止高血压,怎样更好地控制血压,加强病患的治疗信心;③社会心理护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做好病患家属的加强沟通教育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让病患的家人及朋友给予病患更多的关怀、支持和理解,使病患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同时叮嘱病患家属陪伴病患,有助于舒缓病患的焦虑情绪,增强其治疗的信心[5-6]。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站自制的调查表对病患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配合治疗、心理稳定、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定时检测血压、合理运动等方面;分值为100分,90~100分视为完全依从,80~89分视为较为依从,79分及以下视为不依从。总体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较为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 20.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心理组总体治疗依从率为94.4%,对照组总体治疗依从率为82.2%,心理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依从率(n, %)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着肾、心等器官的器质性或者是功能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多与年龄、环境、精神、药物、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7],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血压水平的控制普遍较差,主要与病患的治疗依从性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而给予高血压病患有效的护理工作对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8-9]。

以往临床的常规护理模式均是对病患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并没有深入关注病患实际心理状态,而实际上病患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导致多数病患在经临床护理工作后,但其治疗的依从性仍旧较差,所以我院主张给予病患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其心理护理措施,对病患的压力、不满、困惑等进行认真倾听,同时给予病患疏导工作,呼吁家人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支持与理解;在王燕[10]的研究中,其对心理组老年高血压病患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组病患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行。

猜你喜欢
病患依从性血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