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与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2019-01-03 08:56张伟尹晓东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比星卡培转移性

张伟,尹晓东

(滨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500)

0 引言

转移性腺癌主要是指原发于其他器官组织的癌肿经血管、气道种植、直接浸润蔓延或者是淋巴管等途径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并且继续增殖生长,最后形成与原发肿瘤性质相同癌肿的癌症,主要包括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骨肿瘤等疾病,目前化疗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联合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上认为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案[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采用卡培他滨与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病患8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设为卡培组,另一组病患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设为表柔组,每组40例,其中卡培组女性40例,年龄33~64岁,平均(48.5±15.5)岁;表柔组女性40例,年龄35~64岁,平均(49.5±14.5)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表柔组

给予本组病患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取75mg/m2表柔比星给予病患静脉滴注,75mg/m2多西紫杉醇给予病患静脉滴注,均使用1d,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

1.2.2 卡培组

给予本组病患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取1000mg/m2卡培他滨给予病患口服,2次/d,连续使用2周;75mg/m2多西紫杉醇给予病患静脉滴注,使用1d,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2]。

两组病患均治疗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患均随访9~24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近期治疗效果、肿瘤进展时间、半年疾病无进展率、药物毒副反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n(%),±s]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n(%),±s]

分组 近期治疗有效率 半年疾病无进展率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月)卡培组 25(62.5) 29(72.5) 12.31±1.21表柔组 23(57.5) 27(67.5) 8.12±1.31 χ2 0.521 0.595 14.859 P 0.470 0.440 0.002

2.2 对比两组病患的药物毒副反应率

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病患的药物毒副反应率[n(%)]

3 讨论

转移性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的首要治疗方式即为化疗,以往临床上常采用的化疗方案主要是紫杉醇、蒽环类等药物[3],但近年来由于蒽环类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导致病患耐药性的增高,据相关临床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卡培他滨、紫杉类等药物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同样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4]。在刘洪[5]等学者的研究中,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采用卡培他滨与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较轻[6]。

多西紫杉醇属于半合成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其可以促进细胞微管聚集,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微管的解聚,从而降低游离小管的数量,对肿瘤细胞的增生及分裂进行进一步的抑制[7-8];而卡培他滨是一种氟尿嘧啶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化疗的作用,其与多西紫杉醇的抗肿瘤机制有所不同,其无毒副反应叠加现象,并且多西紫杉醇可通过将胸苷嘧啶磷酸化酶进行上调,从而将卡培他滨的抗肿瘤效果进行加强[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患的近期治疗效果、半年疾病无进展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卡培组病患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高于表柔组(P<0.05);卡培组病患手足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表柔组(P<0.05);卡培组病患粒细胞减少、脱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表柔组(P<0.05),与贾新立[10]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手足综合征是卡培他滨的主要副反应,临床医师可给予病患维生素B6、局部皮肤用药以减轻病患的症状。

综上所述,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采用卡培他联合多西紫杉醇,可延长病患的无进展生存期,且毒副反应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比星卡培转移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卡培他滨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手足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对比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