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意义

2019-01-03 08:56郑金萍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闭式引流术乙组

郑金萍

(陆良县培芳医院,云南 曲靖 655600)

0 引言

胸腔积液疾病在临床中的特征是在胸膜腔内存在病理性液体,正常人胸膜腔内的液体主要是在机体进行呼吸的时候发挥润滑作用;胸腔积液患者则大多是由于胸膜炎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导致[1-3]。此类病患在临床中大多伴有低热、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胸闷等多种症状,部分患者的呼吸运动可能还会受到限制,且能够听见支气管呼吸音,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4-5]。为分析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特定时间到我院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划分为40例甲组(行胸腔穿刺抽液术进行治疗),40例乙组(行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甲组中男性、女性病患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25~76(54.63±3.86)岁;乙组中男性、女性病患例数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25~77(54.65±3.87)岁。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多项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每周2~3次,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乙组患者行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在治疗之前需要行B超定位检查,便于对胸水的具体情况有准确了解;体位为坐位,选择合适外径的中心静脉导管行穿刺,常规消毒,局麻,将中心静脉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腔,经Y型口插入弹性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用扩张器扩皮,随后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胸腔的距离在6~10cm,抽出导丝,缝针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外留导管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固定于胸壁皮肤,导管尾部外接引流袋,确保外部水平位置较低,便于形成良好引流系统。第一次引流量达700mL时,夹管2~4h,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以防引流量过大纵膈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不引流时可取下引流袋接上肝素帽,不影响活动及睡眠。经B超证实胸腔内无或几乎无积液可拔管。

1.3 评判指标

统计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

治疗效果:显效:经B超等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已经被吸收完全,且不存在临床症状,持续时间>6周;有效:经B超检查,显示胸腔积液有所减少,减少量超过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持续时间>4周;无效:经B超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减少不足50%,胸水甚至增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比较,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差异显著时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经比较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治疗,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乙组为2.50%,经比较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中对于胸腔积液患者而言,其治疗基础是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而其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将积液引出,并改善呼吸困难、胸闷等多种症状,更重要的是防止纤维蛋白原沉着及胸膜增厚粘连,影响肺功能[6-8]。常规胸腔穿刺一般每次不超过1000mL,不可避免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沉着致胸膜粘连增厚及包裹性胸膜炎,常需重复多次穿刺抽液,费时费力,患者多次创伤、痛苦,可有并发症的发生。

中心静脉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积液有以下优点:(1)小导管往往仅需穿刺1次,穿刺次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微创术,基本无出血;患者创伤小痛苦少;(3)操作简单,熟练者5~10min可完成;(4)小导管组织相容性好,质地软、细,不易损失肺脏,气胸发生率很低,伤口小,继发感染可能性很小,导管留置时间长,可持续缓慢引流,安全性好;(5)导管可送入胸腔底部积液引流彻底,不易形成胸膜增厚及积液包裹;(6)留置导管方便胸腔内给药,随时取标本送检,移动性好,无手术疤痕。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提示对胸腔积液患者行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9-10]。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时候,若选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理想,可有效抽取胸腔积液,从而促进康复,具有可观的价值。

猜你喜欢
闭式引流术乙组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