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车

2019-01-03 02:01朱婷婷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邻人板车青石板

朱婷婷

老李坐在房前,手夹烟卷,阵阵绕心。邻人说起外面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小小的地方似乎引不起多大的震动。老李笑了笑,转身看了看房子,又看了看天,不再说话。

邻人见老李不语,便把话锋转向房子旁边那辆破旧的老板车:“老李,这车,该换换了吧?”

老李愣了些许,看了看车,那不堪的木板确实与新瓦新砖显得格格不入。不过,这车,已陪伴老李多年,怎能说换就换?!

“不,这车不能换!”老李显得有些激动。

邻人不紧不慢地反驳:“老李啊,现在交通发达了,你也该接受一些新东西。一直守着这些,有什么意思?”

“这车不能换!”老李坚决地重复了一遍,显得有些生气。

邻人见他如此固执,长叹一声便走了,只留下阵阵烟圈在老李的上空回旋。

老李回到家中,屋里的灯光没再亮起。小屋藏匿在黑夜中,连同老李的心事。

老李所在的勾蓝瑶村,是本县很偏僻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山窝窝穷,儿女都外出打工了,老李就一人留在村中。老李年轻时也曾有过一个梦,奋斗过,可是,当时的条件不能让他实现梦想,只得空留志向。现在,各种机会摆在面前,他既不想让儿女离他太远,可又害怕自己的私心会影响子女的未来。于是,他买下了这辆板车,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清晨,老李头顶编织草帽,身穿深蓝色衣服,佝偻着背,沐浴着阳光,拖着板车走在青石板上,被晨光镀上一层古铜色。

朝晖投落,倾洒眉间,吻得老李的眼角微颤,却又不经意被抖落,向青石板上洒下点点微光,伴随着板车的轱辘声,变得悠远且长。

阳光晒黑了老李的肌肤,却透亮了头上的银发。板车虽然早已被岁月侵蚀,却依旧稳稳地、不紧不慢地跟在老李身后。

偶尔,老李也与邻里唠嗑。板车就靠在房边,静听主人闲聊。

渐渐地,老李开始习惯拖着板车享受清晨路旁的凄寂,习惯倚在车旁看日出日落,习惯在无人的夜晚对着板车倾诉自己对在外打拼的儿女的思念。他尝试着忘却孤独,却总是被孤独缠身。

那样的日子,那样的心情,没人能懂;能懂的,只有伴随老李的旧板车。

当“开发旅游,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勾蓝瑶村后,老李的儿女纷纷赶回家中,投入到火热的旅游建设中。而老李反而觉得有些别扭,依旧拖着板车走过青石板,早出晚归。

几个月过去了,石路两旁的人家早已变了模样,村内口号打好了,宣传片也做好了,从前昏暗不堪的小屋焕然一新,地方小吃做成各种美味……这个极美的天堂,沉默了多年,直到扶贫春风来临才被唤醒。

在第一批游客到達后,道路两旁也渐渐热闹了起来,屋里生意红火。老李几日没有出过家门,脸上渐渐镀上了安详。

一个晚上,儿子说:“爸,现在生活好了,60岁以上的人也有了生活补助,咱家现在不缺钱。那辆板车太旧了,换一辆吧,我给你买一辆好车。”

老李愣了片刻,眼带笑意地回答:“好啊,换吧,换吧,早该换辆新的了。之前你们不在家,舍不得,现在也该换换啦!”

第二天,儿子买回了一辆新车,把板车靠在房边,放几盆花作点缀。老李笑嘻嘻地坐在门前喝茶。不久,天下起了小雨,雨淅淅沥沥地拍打着木板车和花。

老李端起椅子缓缓进屋,余光扫到桌上,“扶贫手册”的红光一角,黄色的五角星正闪耀着光芒。

天气好了,老李将板车靠在房子旁边,骑着新电动车缓缓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迎人便高兴地说:“扶贫政策暖人心,咱穷山窝也骑上新车奔小康喽!”

重大主题如何写?这是同学们在写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换车》一文为我们的难题开出了一剂药方:深入生活,选材鲜活,选点贵“小”,以点带面,做到“以小见大”。具体而言,一是从“小”处选材,将凡人小事叙述饱满,充分展现社会的时代风貌,如老李与邻居的对话、老李与板车相依为伴的细节,老李从“不愿意换车”到“愿意换车”的前后心理变化,作者都写得生动、具体,画面感强,紧扣时代脉搏;其次,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典型,为亮出大主题做好铺垫,《换车》一文为了塑造老李这一典型人物,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老李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为结尾亮出“扶贫政策暖人心”这一重大社会主题做足了铺垫,以小见大,主题深刻。

指导老师:周启群

猜你喜欢
邻人板车青石板
悠悠板车情
板车
邻父伐树
父爱伴我行
比刹那更永恒的
漫天撒谎
父亲的板车
那一次,我与爱心相遇
云图青石板
心穷无人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