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女儿》

2019-01-03 02:02王浩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尔克选段赏析

王浩

【导语】

在有着中世纪欧罗巴风情的广袤森林里,主人公少女罗妮娅是生活在位于那片林子的巨大古城中的山贼马堤斯的独生女。本书不仅描述了罗妮娅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同时还关乎孩子们对未知事物的憧憬,以及绿林家族之间的恩怨。本期“悦读乐园”栏目,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绿林女儿》这本书吧!

【内容梗概】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女孩罗妮娅和男孩毕尔克,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世代为仇的绿林家庭。罗妮娅性格中充满野性,同时又不乏爱心,对父辈的抢劫行为越来越反感。毕尔克也是如此,他向往平静快乐的生活。共同的愿望使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父母,来到森林,过起了鲁滨孙式的生活。

【作者简介】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共为孩子们写了87部文学作品。童话代表作还有《小飞人卡尔松》《米欧,我的米欧》《狮心兄弟》《绿林女儿》《淘气包埃米尔》《长袜子皮皮》等。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约80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发行,不少作品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1957年获瑞典“高級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多年以来,林格伦的主要作品陆续被译成了中文,成为无数孩子心目中的宝书,成了无数成年人难忘的阅读记忆。

精彩品读

【选段一】

她把松球扔进水里,当发现只要用脚拍打湖水就能使这些松球上下跳动震荡的时候,她笑起来了。她从来没有玩过这样有趣的游戏。当她用脚拍打湖水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脚既舒服又自由。当她爬石头、爬树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脚更舒服。湖周围有很多长着苔藓的大石头和云杉可以爬。罗妮娅爬呀爬呀,一直爬到太阳在林海后边落下。她躺在那里看着那些树,对着它们淡淡一笑,然后就睡着了。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罗妮娅自由自在的成长过程。作者在这段文字描写中,用“扔”“拍打”“爬”等动词,展现了罗妮娅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向往自由的情感。这段运用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为故事以后的发展做了铺垫。

【选段二】

这时,马堤斯和他的绿林弟兄也回来了,罗妮娅和他们一起围坐在火炉前,唱着绿林歌曲,但是关于他们的具体活动她却不知道。她看到他们晚上骑着马回来,马背上驮着东西,口袋里、皮袋里、箱子里和柜子里都装满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没有人告诉她,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她也没有想过,就像她没有想过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一样。

【赏析】

本段文字,作者从罗妮娅的视角描写了绿林弟兄们打劫回来的场面。罗妮娅见过这些场面,但因为当时年龄小,不会去思考这些行为的对与错。正如文中所说:“就像她没有想过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一样。”这也衬托出罗妮娅的天真。

【选段三】

她爱森林中的一切——骑马时经过的各种树木、溪流、湖泊,覆盖着苔藓的山坡,长满野草莓的林间草地,果实累累的蓝莓丛,遍地的鲜花,各种动物和飞鸟。人为什么还要悲伤呢?为什么每年还要有冬季呢?

“你在想什么,我的好妹妹?”毕尔克问。

“我在想……这块大石头底下住着夜魅,”罗妮娅说,“去年春天我看见它们在这儿跳舞。我喜欢夜魅和小人熊,不过你知道,我不喜欢灰矮人和人面鹰身女妖。”

【赏析】

这是罗妮娅在森林里骑马时看到的景象。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罗妮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段环境描写后的两句问话,刻画出罗妮娅思考的内容,突出了她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的理解与困惑。后两段写了罗妮娅与毕尔克的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罗妮娅是个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女孩。

【精彩书评】

我看过很多著名作家的书,可林格伦写的《绿林女儿》给我的感触最为深刻,就如水一般的双手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

——网友  晶莹剔透

我刚读完《绿林女儿》,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时刻荡漾在我的心头,我把这些“珍珠”一颗一颗地串起来,串成了一条“项链”。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罗妮娅,罗妮娅坚强、勇敢,经常急中生智,解救大家。

——网友  烟 雨

罗妮娅和毕尔克的勇敢、耐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不放弃,是我们在成长中需要学习的。

——网友  皮里皮里

猜你喜欢
尔克选段赏析
《拔哥》尾声选段
野性消费
鸿星尔克吴荣照逆风翻盘
幸 福
朱紫滢??《匆匆》 选段
再见了,可鲁
近七成俄网民称胡尔克“不值天价”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