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9-01-05 12:58隋为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叶单孔胸腔镜

隋为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疾病。通常采用肺叶切除手术治疗,但是传统开胸手术创伤仍比较大,恢复速度较慢,需要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式[1,2]。本研究分析比较了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孔胸腔镜手术组和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每组40 例。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男29 例,女11 例;年龄32~76 岁,平均年龄(57.80±8.61)岁;鳞癌22 例,腺癌13 例,其他5 例;肿瘤分期:Ⅰa 期12 例,Ⅰb 期13 例,Ⅱa 期9 例,Ⅱb 期6 例;肿瘤位置:肺部左上叶15 例,左下叶10 例,右上叶11 例,右下叶4 例。

三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男30 例,女10 例;年龄32~77 岁,平均年龄(57.57±8.55)岁;鳞癌23 例,腺癌12 例,其他5 例;肿瘤分期:Ⅰa 期12 例,Ⅰb 期13 例,Ⅱa 期8 例,Ⅱb 期7 例;肿瘤位置:肺部左上叶15 例,左下叶10 例,右上叶10 例,右下叶5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实施单肺通气,体位选择健侧卧位,给予棉垫垫在腋下。

三孔胸腔镜手术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患者的腋中线第 7 肋间作1.5 cm 切口给予套管置入作为观察孔,并在腋前线第3 或者第4 肋间做4 cm 左右切口,给予切口保护套置入作为主要操作孔,腋后线的第5 或者第6 肋间作1.5 cm 切口作为副操作孔。

单孔胸腔镜手术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腋前线第5 肋间作4 cm 左右切口,给予切口保护套放置,器械和腔镜均从该孔进入胸腔进行操作,术后给予胸腔引流管放置在该操作孔。

两组患者直接进行肺叶切除,实施淋巴结清扫,清扫的范围是标准纵隔和肺淋巴结清扫,其中,左侧包括L5、7、10 组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而右侧则包括肺内淋巴结和R2~4、7、10 组的淋巴结。术后两组均给予镇痛泵进行镇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第1、3 天疼痛程度,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判定,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49.25±3.14)、(58.45±3.27)、(51.35±2.64)分,治疗后分别为(82.11±5.21)、(87.21±3.21)、(81.01±2.62)分。三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49.68±3.24)、(58.52±3.21)、(51.18±2.65)分,治疗后分别为(95.65±5.12)、(95.15±3.16)、(90.24±3.6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第1、3 天疼痛程度比较 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68±2.57)个,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的(14.28±2.11)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手术组胸腔镜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第1、3 天疼痛评分分别为(132.68±11.52)min、(121.21±3.21)ml、(4.11±0.23)d、(6.62±1.21)d、(5.21±0.24)cm、(6.11±0.21)分、(3.23±0.21)分,均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的(145.62±12.77)min、(134.11±22.71)ml、(5.21±1.11)d、(8.61±2.11)d、(7.25±2.21)cm、(7.21±0.37)分、(4.61±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1 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三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3 例出现心律失常,4 例出现胸腔积液,3 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单孔胸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治疗中,胸腔镜被广泛应用,它是整合了的新型传导、光源以及成像技术的设备系统,具有众多优势,包括检查全面化、准确迅速、操作简易等[3],经胸腔镜诊断能够对肺大泡类型给与准确鉴别分类,且安全性高、价格适中,易于被肺癌患者所接受,胸腔镜对病灶大小、病灶位置以及病灶外观等能够全面观察,可实现精确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而胸腔镜有单孔操作和三孔操作方案,相对于三孔操作,单孔仅需要做一个切口,可减少切口数量和减少创伤出血,且基本可达到和三孔操作相似的淋巴清扫效果[6,7]。

本研究中,三孔胸腔镜手术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手术组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孔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手术组胸腔镜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第1、3 天疼痛评分分别为(132.68±11.52)min、(121.21±3.21)ml、(4.11±0.23)d、(6.62±1.21)d、(5.21±0.24)cm、(6.11±0.21)分、(3.23±0.21)分,均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的(145.62±12.77)min、(134.11±22.71)ml、(5.21±1.11)d、(8.61±2.11)d、(7.25±2.21)cm、(7.21±0.37)分、(4.61±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胸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效果确切,可更好减轻创伤和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肺叶单孔胸腔镜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