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宅,一段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2019-01-05 06:17□王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宁化云峰马家

□王 坚

福建省长汀县馆前镇云峰村有一座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百年老屋——马家大院。老屋主人之一、87岁的马传彬说,这座当年的山村豪宅,见证了红军在闽西的那段历史,见证了红军与群众的鱼水情深。

大院来了“飞彪队”

据马传彬介绍,他的父亲叫马金生,是打锡器的生意人。马金生的哥哥是杀猪的,两个弟弟做土纸生意。这座大院是马金生四兄弟历时十年于1928年建成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瑞标率领的一支红军游击队来到云峰村。张瑞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宁化西南五乡暴动。1931年8月,正在瑞金疗伤的张瑞标听闻红十二军攻占了宁化,立即回宁化组建地方武装。在红十二军和宁化党组织的领导下,张瑞标在禾口组建了宁西红军游击队,转战于宁化、清流、归化和长汀、上杭、武平一带。

按照红军当时的政策,马家属于地主豪绅,一些红军战士抱着柴火准备烧房子。张瑞标了解情况后,得知马家不是靠剥削欺诈获得财富,没有民愤,就下令保留了房屋。

红军指挥员张瑞标文化水平高、执行政策讲道理,给马金生兄弟留下了深刻印象。兄弟俩主动腾出地方让红军在家中住宿,并拿出粮食蔬菜给红军食用。

寂静的院子,当年是红军训练的操场。

张瑞标带领的红军游击队练就了一套有效打击敌人的灵活战术。村民们配合游击队频频主动出击,伺机打击敌人,努力开辟新区,游击区域不断扩大,贫苦百姓的革命积极性越来越高。附近一些青年主动参加了被群众称为“飞彪队”的红军游击队。

红军长征后,马金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利用和宁化民团团总马鸿兴的宗亲关系,担任了“白皮红心”的乡联保主任。他表面上配合国民党地方当局,实际上根据中共的指示暗中保护红军游击队。在白色恐怖中,马金生先后为多名红军战俘和失散人员担保。

“虎五团”在大院里操练

马传彬说:“我那时还年幼,只知道云峰村经常有红军来往,家里住了多少红军我也不清楚,大人也不让问。但我可以肯定,闽西红十二军某独立团的一个连在我们家驻扎了一段时间。”如今,马家大院的墙体上,随处可见当年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部分标语的落款为“红12军独立团一连”。

据长汀地方党史记载,1932年5月,福建军区派陈树湘到曹坊独立第五团,准备组建独立师。7月,陈树湘带领红军独立五团开往距离云峰村约1.5公里的竹薮里,突袭连城县四堡的马贤康还乡团,击毙敌队长 “江泥鸭子”等20余名反动地方武装,俘虏数十名,缴枪100余支。红军独立五团在陈树湘指挥下,在宁化、长汀、清流、连城交界地区名声鹊起,渐渐有了“虎五团”的美誉。

马家大院背靠森林茂密的高山,四周围墙坚固,院内开阔平坦,设施一应俱全。红军独立五团在这里居高扼守视野开阔,进可攻、退可守,部队经常来这里宿营。

每次红军一到,马家都把好房子让给红军,全家回到原来的老房子居住。红军每天早上起床,就在马家的大院里操练。云峰村的群众经常来帮助红军挑水、劈柴、送饭。马传彬的母亲李桂英和村里的妇女,都会为红军做饭、打草鞋、洗衣服。

马家还配合红军请来木工,做了一些简易的架子床,放在大院里给伤病员休息。至今,大院里还有红军当年用过的床铺、桌椅、棕衣等生活用具。马传彬的儿子马卫家的屋子里,就保存一张比较完好的“红军床”。遗憾的是,当年红军开会、办公、吃饭用过的大部分桌椅、板凳等,现在虽然还在,但已经很破旧了。

苏区时期声名赫赫的“虎五团”到底在马家大院发生过哪些故事,只有这座老屋最清楚。不过,村里的人记得,1930年至1933年间,福建军区地方游击队和红军第十二军独立第五团等部队在云峰一带驻扎,马传国、马传杭、马国铨等好几个马姓青年参加了红军。

几近破旧的排房,当年住过成建制的红军武装。

罕见的红军标语漫画群

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马勋庆至今住在老宅内,默默守护着这座被历史遗忘的“红色豪宅”。在他的心目中,马家大院不仅是祖先的遗产,也是苏区红色风云的见证。

马家大院大门门厅的右墙上,一幅红军漫画依稀可辨。画面上,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迎风招展,军旗下是一队步伐整齐的红军战士;一位红军指挥员手中挥舞着军旗在振臂高呼,似乎在指引红军战士奔赴前方战场。

在大院北面的一幅巨型漫画上,依稀可见身着军装的蒋介石跪倒在一个戴着高高文明帽、大腹便便、西装革履的外国人面前,其意是讽刺蒋介石出卖国家利益,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经考证,这两幅漫画均见于当时的《红色中华》报,至于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始版本,已经不得而知。

在马家大院悬挂“田牧”匾额的正堂大厅两壁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很多当年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打倒国民党军阀”“拥护红军”“打倒帝国主义”“纪念列李卢,巩固革命根据地”“纪念列李卢,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资本家”“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红军标语随处可见。

紧挨西面围墙的一列排房,墙壁上也有红军标语。从字迹分析,这些红军标语是不同红军部队在不同时间写的,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实属罕见。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些红军标语和漫画还能幸存,这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1年3月,长汀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把云峰村马家大院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猜你喜欢
宁化云峰马家
冠云峰、凯旋门
基于映射理论的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宁化府
宁化府:坚守酿醋初心 引领山西醋老大
起云峰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李军英
适趣阅读课程:理念、内容与操作——以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
捡柿子
马家柚及其变异品系植物学特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