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举行

2019-01-05 01:09李德超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文|李德超

汇聚智慧,照亮前行。

12月15-16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在绿城南宁隆重召开。会议以“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为主题,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新路径,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展示交流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分别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出席并致欢迎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主持开幕式。

陈宗兴在开幕式上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邃、视野宏大,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深刻学习和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地、坚定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他指出,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要求,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解决绿色发展的根本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绿色发展的最大短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突破绿色发展的瓶颈制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厚植绿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力推进绿色发展从观念到实践的深刻革命。

李干杰指出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创新性传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在开幕式上讲话

李干杰指出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逐步走向协调统一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执法督察力度逐步加大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的40年,是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由局部恶化转向总体持续改善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不断开拓,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40年。

李干杰要求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要积极发挥示范创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平台和抓手作用,探索区域高质量发展模式,拓展深化“两山”实践,协同推进生态扶贫。

出席本次年会的领导专家还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陈存根,十一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治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李金明,九三学社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陈抗甫,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原省长张左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原国家环保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研促会原常务副会长祝光耀,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章翠,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研促会副会长李晓东等。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权威专家院士,地方党政及环保等相关厅局负责同志,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代表,来自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企业、东盟国家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广西等地的媒体记者。

展示成果 树立标杆

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上,生态环境部为甘肃省两当县等45个达到考核要求,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海南三亚市等12城市被授予“2018美丽山水城市”,宣传关注城市的山水与生态文化保护;对北京延庆等16个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表彰授牌,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内涵和实践探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

2018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南宁)成果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包括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展区、城市展区、企业展区和绿水青山书画展区五个部分。

年会发布一批最新工作研究成果。发布《中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报告》,为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落实责任、推进工作提供参考;首次发布2018 年度生态文明建设优秀论文和优秀调研报告,促进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成果交流;发出《生态文明•南宁宣言》。

分享经验 凝聚共识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市长热点对话”活动,以及14个平行分论坛,从生态法治建设、乡村振兴、垃圾分类、厅局长聚焦“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注“国家公园体制”等多方面,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权威解读和高端研讨。

在高峰论坛上,王世明、赖明、吕忠梅和胡章翠分别围绕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林草改革发展等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问题开展主旨演讲。

“市长热点对话”活动是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的重点活动之一,是参会城市之间深入分享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南宁、十堰、三亚、延安四市书记、市长或分管市长结合各自的城市发展特色和禀赋,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推进绿色乡村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验做法。

加快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法治论坛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严密法治观,探讨理论体系,分享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尤其是推进法律生态化、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等建言献策。参会代表认为,严密法治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从环境法亟待转型升级、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功能和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3方面,介绍了中国环境法的转型,即从后果控制到风险预防。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建议,应借着生态文明入宪的大好时机,加快推进法律生态化。他表示,法律生态化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维护环境权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对国内整个法律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的趋势和过程。法律生态化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法律生态化要求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法益。对现行法律进行生态化改造和尽快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的李明义认为,中国特色的环境司法理念应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服务国家污染防治战略的理念,准确把握发展与保护的理念,最严格执法的理念,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辛世杰做了题为《重庆构建协同共治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格局 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法治屏障》的主旨发言。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认为,在国家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践行严密法治观,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

乡村振兴·区县长分论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精准脱贫攻坚”为主题,全国环保、农业、林业、生态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管理部门代表,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经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助力脱贫、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挑战和应对的政策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无疑为加快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事实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乡村的振兴。美丽中国离不开乡村建设,要留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历史记忆,记得住乡情乡愁,就要建设好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是生态治理的重要领域。而目前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除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开幕式前,陈宗兴、李干杰和陈武赴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南宁)成果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且组织、人员的配置和运行机制等也不断完善,相反农村生态环境却被边缘化。特别是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风险日益加大。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生态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支撑。南宁市上林县县长蓝宗耿介绍,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3年来,上林县共投入资金11.7亿元,建设污水与垃圾治理项目及城镇化建设。完成了县城美化绿化以及城乡风貌改造、县城雨污分流工程和26条街道“白改黑”灯光工程。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71套,惠及19.62万人,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实现互促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通城镇和乡村隔阂,实现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分享了广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成功案例,他认为,一手抓生态防护治理,一手抓多功能的生态大循环农业的“两手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聚焦合作共赢 助力绿色“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一带一路”分论坛以“助力绿色‘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主题,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驻华领事、柬埔寨环境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代表,以及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代表,就如何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进行交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介绍,目前已有20多个联合国机构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合作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多方面促进全球链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政策以及文化交流,有效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柬埔寨代表介绍了柬埔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努力,希望中国的环保社会组织能更加积极地推动与柬埔寨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实现民心相通。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认为,要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化,首先要实现制度体系的绿色化,即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建设路径和长效机制,制定区域绿色发展的引导性政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的绿色公共产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厅局长分论坛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生态环境厅(局)的领导与嘉宾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以及在打击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等方面做主旨发言。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小平说,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江西省构建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与监管、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六大制度体系,完成了全流域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24项生态文明制度成果,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好鹏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和“回头看”指出问题整改为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各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把握,作为头号的民生工程来推进,大力实施治尘三年规划,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以“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原则,全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全力保障老百姓“水缸”的安全。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表示,必须以“人努力”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以科技化手段强力治霾。形成主动曝光生态环境问题,并督促解决的氛围。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