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疫病防治技术
——湖南省洞口县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06 07:48尹爱萍
中国猪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日龄预防措施

尹爱萍

(湖南省洞口县雪峰街道动物防疫站,湖南邵阳 422300)

1 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

1.1 诊断标准

高热不退,体温高达42~43℃,呼吸紧张,耳部、腹部发紫变色,母猪流产死胎。病理变化表现为肺部萎缩,无捻发音,肺失去呼吸功能,导致外表发紫变色症状;心脏萎缩变软、变小,收缩无力,病情严重者心脏成煮熟状。

1.2 预防措施

⑴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工作;⑵坚持自繁自养;⑶禁止猪贩等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猪舍;⑷使用井水、地下水、自来水喂猪,如果采用河水、塘水,则必须煮沸冷却后使用;⑸不购进猪贩用摩托车搭载猪篓内的未经检疫的仔猪;⑹严格消毒;⑺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⑻打击非法游医和不法商贩销售假劣兽药和贩运病死猪;⑼设立防疫消毒检查哨卡,查、堵病死猪流动。

1.3 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采用大黄粉30 g、大青叶30 g、蒲公英30 g、青蒿20 g、连翘20 g、栀子20 g、千里光30 g、生石膏50 g、黄苓30 g、黄芪30 g,上述为50 kg生猪用量[1]。

2 猪瘟防治技术

2.1 诊断标准

高热,体温达41~42℃,稽留热,口渴,喜钻草窝,公猪包皮积尿,先便秘,后腹泻;后期体表出现针尖状出血点,特别是腋下最先表现出血点,病理变化为脾脏边缘出现镰刀状出血性梗死灶,大肠回盲瓣出现“钮扣状”溃疡。

2.2 预防措施

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仔猪单月龄为首免日龄,母猪每半年免疫注射1次,用量为2 mL/头。m

2.3 治疗方案

目前猪瘟无治疗特效药,只能采取疫苗免疫措施。

3 猪口蹄疫防治技术

3.1 诊断标准

呆立流涎,卧地不起,跛行,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达80%~100%,成年猪死亡率在5%左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病理变化为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仔猪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称“虎斑心”。

3.2 预防措施

进行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注射。仔猪20日龄为首免日龄,注射剂量为1 mL/头;70日龄以上仔猪的注射剂量为2 mL/头;后备母猪177日龄的注射剂量为2 mL/头;母猪产后20 d的注射剂量为3 mL/头;种公猪每年3月和9月各注射1次,剂量为3 mL/头。

3.3 治疗方案

猪口蹄疫不能治疗,确诊疫情后按重大动物疫病处置,采取上报疫情,划分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消毒,解除封锁等扑疫措施。

4 猪丹毒防治技术

4.1 诊断标准

体温升高至42~43℃,稽留不退,虚弱,卧地;严重者呼吸增快,黏膜发绀;急性者往往不表现明显症状而死亡,病猪皮肤潮红、发紫,以耳、颈、背部较为多见;出现不规则皮肤疹块是急性转为慢性的典型症状,不规则皮肤疹块又称为“鬼打印”。

4.2 预防措施

采用猪丹毒弱毒疫苗或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使用方法与剂量按照标签说明。

4.3 治疗方案

青霉素为特效药,肌肉注射3万单位/kg,链霉素肌肉注射100万单位/头,分别注射,2次/d,连用2~3 d。

5 猪肺疫防治技术

5.1 诊断标准

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卧地不起,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病猪呼吸困难,呈现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也称“犬坐式”呼吸,表现为伸长头颈呼吸;腹式呼吸表现为腹部收缩较明显,次数多于正常猪,达35~40次/min。鼻流黏液,有时混有血液,呈黏脓性结膜炎症状。切开颈部或咽喉部时有大量胶冻样浆液[2]。

5.2 预防措施

进行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疫苗免疫注射。

5.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物,其中青霉素2万单位/kg,链霉素100万单位/头;⑵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5-甲氧嘧啶肌肉注射5~15 mL;⑶拌料,将4片四环素片(或磺胺嘧啶片,或复方新诺明片)加入到50 kg饲料中;⑷肌肉注射维生素C(抗坏血酸),4 mL/头,或将4片维生素C片剂加入到饲料中;⑸肌肉注射地塞米松,4 mL/头。

6 猪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6.1 诊断标准

病猪突然停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呈现稽留热,精神沉郁,低头喜卧,病猪单肢或多肢因畏痛而不能触地,跛行,呼吸急迫,流浆液性鼻汁,眼结膜潮红、流泪,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有的表现脑膜炎症状,尖叫抽搐,运动失调,或盲目行走,或作圆圈运动,或突然倒地,四肢呈游泳状,最后衰竭死亡。慢性症状常见有关节炎,淋巴结脓肿,常见于颔下、咽喉处颈部淋巴结肿胀、化脓[3]。

6.2 预防措施

注射猪链球菌灭活疫苗(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2型+猪链球菌7型),每6个月免疫1次。猪场场地用生石灰,或5%氢氧化钠溶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猪栏用氯制剂和酚制剂进行消毒。

6.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青霉素3万单位/kg,2次/d,连用3~4 d;⑵肌肉注射10%复方磺胺嘧啶钠,10~30 mL,2次/d,连用2~3 d;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 mg/kg,2次/d,连用2~3 d;⑷拌料,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土霉素200~400 g,饲喂10 d以上。

7 伪狂犬病防治技术

7.1 诊断标准

高热,呕吐,食欲废绝,呼吸急促,有神经症状,兴奋,叫声嘶哑,无目的前进或转圈;继而出现肌肉痉挛、四肢麻痹,卧地,四肢呈游泳状态运动,腹下皮肤现不规则小出血点。1~2日龄仔猪发生低血糖症状的突然死亡,仔猪3~7日龄为死亡高峰期,死亡率高达60%。中、大猪多为隐性感染,出现发热、精神沉郁、呕吐、咳嗽症状,一般4 d内恢复,死亡率在5%以内。妊娠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公猪感染后出现睾丸肿胀或萎缩。感染的种猪丧失种用能力[4]。

7.2 预防措施

⑴引进种猪时,须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⑵消灭猪场中的鼠类;⑶猪场(舍)进行严格消毒;⑷及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⑸进行猪伪狂犬疫苗免疫,仔猪单月龄为首免日龄,间隔4~6周加免1次;种猪半年免疫1次,产前1个月加免1次。

7.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或健康猪血清,2 mL/头;⑵肌肉注射复方盐酸吗啉胍,0.1 mL/头,病情严重者2次/d,连用5 d;⑶肌肉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1次/d,连用3~5 d;⑷仔猪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2 mL/头,连用3 d。

8 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

8.1 诊断标准

体温40~41℃,精神不振,背毛粗乱,皮肤苍白,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眼睑水肿,鼻流脓性分泌物,持续或间歇性腹泻,皮肤出现小米粒至花生米大小紫红色丘疹,约有20%的病猪出现贫血、黄疸症状;体表浅淋巴结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有时可被触摸到。

8.2 预防措施

⑴进行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注射,仔猪首免日龄为2~3周,双月龄加免1次,母猪半年免疫1次;⑵加强冬季和春初时仔猪保暖,冬季和春初的昼夜温差大,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率高,可采取保暖箱、紫外线保暖灯照射、电热板保暖等方式,供应30℃饮用水;⑶对刚引进的仔猪进行保健预防,将500 g圆环毒霸、800 g磺胺间甲氧嘧啶和300 g黄芪多糖加入到1吨饲料中,混合均匀,连用5~7 d;⑷控制附红细胞体病、大肠杆菌病和水肿病继发感染[5]。

8.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20%多西环素(0.1 mL/kg)和黄芪多糖(0.2 mL/kg),1次/d,连用3 d;⑵拌药饮水,每吨水中添加葡萄糖粉5 kg和强力多维500 g,连用5 d;⑶药物拌料,每吨饲料中添加“肺源清预混剂”(含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和阿奇霉素)1 000 g和免疫激活肽(黄芪多糖)1 000 g,连用7 d;⑷保育猪饲料中添加800 g氟苯尼考和800 g强力霉素,连用2周,防止继发感染。

9 白肌病防治技术

9.1 诊断标准

体温正常,呈现运动机能障碍(喜卧、起立困难、跛行、四肢麻痹),心力衰竭(心跳加快、呼吸不匀),腹泻,贫血,黄染,生长缓慢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出现渗出性素质症状(如毛细血管松弛、变性等),胸、腹腔和皮下等处出现水肿。剖检时以骨骼肌、心肌变性坏死为主,心内膜上有淡灰色或淡白色斑点,心肌明显坏死,右心室肌肉萎缩,心内外膜有斑点状出血,肌肉似煮熟状[6]。有些猪死亡快,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30%。

9.2 预防措施

选用正规厂家饲料,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督管理,禁用潲水喂猪。

9.3 治疗方案

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0.06 mL/kg,1次/d,注射3次以上。

10 猪增生性回肠炎防治技术

10.1 诊断标准

病猪体表苍白,无尸斑、紫块、肿块等,眼黏膜苍白,肛门外和会阴处有少量黑色柏油样稀粪。主要病灶在肠部,十二指肠和空肠充满血凝块,小肠肠系膜毛细血管蓝色充盈度明显,肠壁、肠黏膜增厚,直肠充满黑色柏油样稀粪[7]。

10.2 预防措施

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对带菌猪体进行消毒,用含碘消毒剂对猪场栏舍内外、猪粪便、空坪等进行消毒,每天消毒2次。

10.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氧氟沙星注射液,0.1 mL/kg,2次/d,连用5次以上;⑵饮水添加补液盐;⑶肌肉注射牲血素,0.06 mL/kg;⑷肌肉注射止血敏,0.06 mL/kg;⑸每吨饲料中加入泰妙菌素600 g,预防10 d以上。

11 仔猪腹泻防治技术

11.1 诊断标准

仔猪黄白痢表现为离群,叫唤不停,仔猪脱水,呈口渴状而不停地饮水;排出黄色浆状稀粪或灰白色、腥臭、粥糊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急性死亡,剖检常见胃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小肠壁变薄,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胃内含有酸臭凝乳块,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猪痢疾的特征性病变主要在大肠,有稀血便。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表现为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水样腹泻,呕吐物和粪便可见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常由于严重脱水而死亡[8]。

11.2 预防措施

⑴冬季采取保暖措施,如保暖箱、紫外线保暖灯照射、电热板保暖;将30℃温水通过供水管道、自动饮水器供给,保证足够饮用温水。⑵进行仔猪腹泻疫苗防治:①大肠杆菌病,怀孕母猪产前21 d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多价基因工程疫苗1~2头份;②病毒性腹泻,母猪产前20 d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1~2头份;③球虫病腹泻,采用盐霉素和肠黏膜保护剂防治;④伪狂犬病腹泻,3~5日龄仔猪肌肉注射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1~2头份;⑤仔猪黄白痢,怀孕母猪产前30 d,肌肉注射黄白痢基因工程疫苗1~2头份。

11.3 治疗方案

⑴肌肉注射,腹泻早期用氧氟沙星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痢菌净、黄连素等注射液,选择其中1种,肌肉注射 3~6 mL/次,2次 /d,连用 2~3 d;⑵拌料(水),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土霉素、金霉素等,另外再添加克拉菌素400 g,以预防继发感染;⑶口服补液盐补液;⑷腹腔注射25%葡萄糖溶液200~300 mL,或5%氯化钠溶液300~500 mL,同时肌注等量止痢注射液(磺胺类除外),2次/d,第2~3 d注射1次;⑸中药处方,采用白头翁、黄连、黄芩、大黄、车前子、茯苓、白术各10 g,煎药,每头仔猪60 g/d,连用2~4 d。

12 猪胀气病防治技术

12.1 诊断标准

急性胀气病往往无症状,发现腹胀2 h后即死亡;慢性胀气病表现为腹痛,体温升高1℃以上,食欲废绝,腹围慢慢膨胀,耳、腹下皮肤发红发紫。腹胀早期擅动转圈,发出异常尖叫声,后期呼吸急促,卧地不起。剖检可见胃肠充满气体以及胃扭转。

12.2 预防措施

猪胀气病属于严重的洪水灾后疫病,应主要预防魏氏梭菌产气菌。注意洪水后清除瘀泥、猪场猪舍周围消毒、清洗干净青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以及灾后禁止放养特别是放养仔猪。场地用2%氢氧化钠溶液播撒消毒,猪舍用0.2%聚维酮碘溶液带猪体喷雾消毒。

12.3 治疗方案

⑴腹胀早期用胃导管插入胃部放气,后期缓慢放气;⑵灌服,在适量温水中加入食醋200 mL,或石蜡油300 mL,或人工盐100~150 g,或硫酸镁150 g,一次灌服;⑶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1 000 mL和维生素C 10 mL;⑷静脉注射甲硝唑25 g、碳酸氢钠100 g和5%生理盐水200 mL,以杀灭产气菌;⑸腹痛明显者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5 mL和安痛定5 mL[9]。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日龄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治猪流感有妙招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