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探讨

2019-01-07 00:36智宪玉孙新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2期
关键词:瘀血津液脾虚

智宪玉,孙新宇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患者为2型糖尿病,中国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地区[1]。糖尿病日久可引起患者机体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中医在治疗其症状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一般认为糖尿病责之于阴虚燥热病机,笔者认为气虚血瘀为其根本病机,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为原则。

1 脾虚为基本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日久,机体处于高糖毒性状态,血管、神经皆出现病变。《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将营养精微物质输送至全身并被他脏充分利用,若脾气虚弱,则精微物质输布代谢异常。《黄帝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累及肾脏、膀胱,精微下泄则出现蛋白尿和糖尿。精微弥散于人体脏腑化浊,形成“糖毒”“脂毒”,即浊毒之邪,同样责之脾虚运化失常。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随脂质代谢紊乱,并发高脂血症。黄元御认为脾胃为枢,肝升于左,肺降于右,以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立论,重视中土之气的升降斡旋[2]。《四圣心源》:“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缘风火合邪,津血耗伤,是以燥渴也。”又言:“厥阴风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故上病消渴。”[3]因此,笔者认为脾虚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的基本病机。

2 血瘀为主要病机

消渴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消渴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脾虚生湿,气不化湿,阴虚内热,炼液为痰。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故而为瘀;阴虚津液不足,脉道失濡,血行艰涩而致生瘀;阴虚内热,烧灼津液,血液浓稠,血瘀阻络[4]。《血证论》云:“瘀血存里则口渴……内有瘀血,故气不能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瘀去则不渴。”瘀血既是糖尿病的病理产物,也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因素。陈兰等[5]认为久病入络,瘀血阻于肾络,气血运行不畅,肾失于濡养,致使气化失常,其代谢水液功能受阻,毒浊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泛溢肌肤而为水肿。消渴失治误治,迁延日久,久病络瘀,故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与瘀血有密切关系。丘立富等[6]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特点发现,最常见的邪实证候为血瘀证。王元雪等[7]认为瘀贯穿糖尿病肾病病程始终。

3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关键治则

脾虚为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血瘀为其主要病机,气虚为本虚,血瘀为标实。治疗上采用益气健脾以扶正固本,活血祛瘀以祛邪生新。气载血行,气足则有血液运行的动力,脾胃恢复其对津液和精微物质的输布功能,脏腑赖以气血津液濡养。《血证论》曰:“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8]活血亦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方法,活血祛瘀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瘀血祛则血气自和,水津自升。陈修园用理中丸倍白术加瓜蒌根治疗消渴,其认为“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血证论》云:“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但去下焦之瘀,则水津上布,而渴自止。小柴胡,加丹皮、桃仁治之,血府逐瘀汤亦治之。”[8]研究表明,采用活血祛瘀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9]。

4 现代临床研究

基于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伊春花等[10]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明显降低。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益气扶正;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经络,加强活血之功。杨雪等[11]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现其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丹红注射液中,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类及酚酸类,红花主要成分为含黄酮类、脂肪酸、色素、挥发油等,均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12]。张立赞等[13]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及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刘志勇[14]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煎剂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方中太子参养阴润燥、益气,黄芪补肺脾之气,川芎、当归、丹参活血祛瘀,山药平补脾肾,茯苓健脾渗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降低尿蛋白;川芎有修复血管内膜进而防止蛋白流出,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丹参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山药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法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尿蛋白病理症状,改善血管损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瘀血津液脾虚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