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研究

2019-01-08 06:17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21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道德教育越南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214000)

一、前言

走近21世纪,“全球化”、“人工智能”便成为热火的关键词,在同时“诈骗”、“冷漠”也不停的出现在新闻首次排行榜,经济与道德走入了反比例现象、成为每个国家的难题。越南为了解开此难题在2017年发动了2021-202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向往汇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时代建设标准公民为新课程目标,改变当前偏重书本知识老旧形式及“难、繁、偏、旧”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现象,增强培养学生科技研究爱好及道德修养同步发展。越南政府对这轮课程改革显得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从回顾与考量现行的课程希望为新课程改革有所帮助及提出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文章有限,本人仅选择小学德育课程为本研究的重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的维度来考察。

二、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简介

(一)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目标

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三大特点:第一、让小学生在与自己、与他人、与工作、与共同体、与国家、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能够初步了解一些适合年龄的道德与法律行为准则,以及实施这些标准行为的意义。第二、让小学生能够评估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以及在简单和特定的生活关系和情境中能具有选择和实施标准道德行为的能力。第三、让小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自重心、自信心,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爱惜并尊重他人、渴望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幸福、爱护自然与同情于“真善美”、反对“邪恶虚”。

课程的分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与行为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道德知识是指对道德领域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及其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在学习道德学科之后,学生可以展示与掌握有关适合年龄的道德规范的基本知识,以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日常关系。从而他们就有了正确的道德信仰,使学生获得道德自觉。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实施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学生和规范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道德与法律行为准则带给学生自己与他人的好处;违反道德与法律行为准则带给学生与他人造成的危害;如何根据课程所涉及的情况实施道德标准;应该做的事;根据规定的标准要避免的事项。技能、行为目标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因为普通人、特别是小学生道德评价主要是通过行动、行为而不仅仅是言语。学习道德后,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并有能力选择和实施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的行为和技能。让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德育课程之后小学生应该获得这些技能与行为、包括:能够评估自己行为的能力;评估他人行为的能力;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类似情况的能力;通过在课堂的道德游戏,学会如何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情景;能够评估与道德相关的实际问题;根据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行动。在学习道德之后,学生能够表达与道德行为规范相关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具有持久而稳定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正确的态度被认为是内心的“兴奋剂”,帮助人们克服与越过困难、做好事、使生活更富有同情心与人性。在学习课程后,越南小学生应该能够获得以下几种道德情感和态度:符合规范的自我意识和积极行为;积极行动的同情态度;对消极行为的批评态度。

(二)越南小学德育课程内容

越南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设计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出发点。课程框架由五个主题组成。在每个主题中又设计不同的核心内容、详细如表下:1

《表》越南小学德育课程内容

我与共同体、国家与人类向国旗致敬;行走规则;在公共场合保持秩序与卫生;敬爱胡主席;知恩伤兵、烈士;保护公共工程;积极参加仁爱活动;遵守交通规则;我爱越南祖国;我爱我的家乡;人民委员会;我爱和平;我对联合国的理解。我与大自然 爱护公共植物;保护有益的动物;节约用水与保护水源;照顾植物和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三)越南小学德育课程实施

在越南,以前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的,学生往往无法在课堂上起感兴趣。他们总是觉得很无可奈何地去接受知识。最后对道德教育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以完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格,避免学生接触消极行为,使他们拥有适合时代的道德文明生活方式。并且还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美好而高贵的传统文化。如今,越南的课程不断完善,德育课堂不是“黑板加粉笔,一黑一白走天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而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德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也愈来愈变得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越南小学的道德课程实施的两种形式,两种紧密互补的教学途径。第一种是通过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第二是通过活动教育进行道德教育。

(四)越南小学德育课程评价

越南多年以“应试教育”为国家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主,是以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为教学目标,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太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甚至、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道德教育也被卷进去。天天学生都滔滔不绝的背诵、期末考试又锲而不舍的做试卷。最终只为了求个好分数、好成绩。然而、道德课考试的分数高、成绩好能代表学生健全人格吗?多年实行这种教育方式的情况下越南教育慢慢地走进了危机情况,大家也渐渐地明白其的缺点。所以在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第22项通知里规定,以“未完成、完成、良好”为小学生期中考与期末考来评价学生的成绩级别。2以及多样化评价方法、包括:口头语评价、书面语评价、评语评价等评价方法。

三、总结

越南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德育课程后,可以获得相当的道德知识,道德行为和技能,道德情感和态度。掌握正确的道德智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体现了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活力和创造力,以及在越南社会主义形式中培养个性、公民品格和责任感的作用; 热爱民族本色、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以及热爱和平与共同发展。

从五大主题来分析课程内容、即是: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工作,我与祖国、共同体、人类和我与自然环境。在《我与自己》主题中主要要学生懂得自我清洁;懂得整洁的学习与生活;懂得知错认错改错;懂得诚实于学习;懂得各种道德标准如:忠实、不讲脏话、骂人、偷盗、节约等。在《我与他人》主题中需要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懂得敬爱、知恩与听胡主席的教导;懂得尊师重道,听老师与长辈人的话;懂得与朋友和睦相处、亲切、团结与互相帮助;懂得疼爱与照顾兄弟姐妹;懂得知恩与关心为国牺牲战士,烈士的家人;懂得知恩与报恩;懂得尊重他人财产。我与工作:懂得准时上下课、认真学习;懂得帮父母做家务;懂得清洁校园、教室;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完成;懂得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活动。在《我与祖国、共同体、人类》主题中需要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懂得热爱祖国、家乡;懂得文明生活与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帮助残疾人。最后是《我与自然环境》主题,该主题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习之后、就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相处,能够使学生懂得爱护动物;懂得环保、节水等。越南小学德育课程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与按照“同心结构”而展开,将课程分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两阶段:第一阶段(1、2、3年级)主要教育学生对自己、家庭和学校的一些准则行为。 教学内容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片与文字传递。第二阶段(4、5年级)道德教育规范扩展到国土、国家、人类的范围。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行为的初期教育,符合新时代公民的道德特征。

据越南教育与培训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小学教育》规定,越南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建立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发挥其的导向与激励的作用,明确了德育课程的目标、清晰了德育课程的指标、规范与监督德育课程实施、以及做到及时反馈的措施工作。课程评价的方式不能太单一、需要多元化评价的模式。在课程评价的内容、主体与形式都需要进一步多元化、丰富化、具体化。

注释:

1.(越)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基础教育课程-小学教育》。第16/2006/Q-BGDT 决定,5月5号2005年,第10页.

2.https://thuvienphapluat.vn/van-ban/Giao-duc/Thong-tu-22-2016-TT-BGDDT-sua-doi-danh-gia-hoc-sinh-tieuhoc-thong-tu-30-2014-TT-BGDDT-323463.aspx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道德教育越南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越南百里“银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