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雪影山房的商业化再利用设计研究

2019-01-08 06:17江南大学21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山房商业化业态

(江南大学 214000)

吴 尧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999078)

“历史建筑”指广义的历史建筑遗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在特定历史阶段具有一定影响的、反映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建筑群及历史街区等,包括文物建筑和一般历史性建筑。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纯修复性保护方案,不仅造价高,过分的保护还会使其失去建筑本身存在的意义。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及人们对它们的独特情感,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针对历史建筑的特征,寻找适合的、系统的设计策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历史建筑商业化再利用设计的案例最早出现在美国,是1962年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 Square)的再利用设计,该设计是将一个失去活力的、衰败的历史建筑更新为商业建筑,成功地展示了历史建筑除自身历史价值外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激发了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商业性再利用研究和实践。随后直至21世纪,历史建筑的商业性再利用越来越普遍,同时,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设计方法和研究也逐步完善并且进入国内,国内建筑界开始关注和重视历史建筑的价值和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并且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起初一般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做法,大多是把历史建筑改造为展览文化类功能的建筑,到20世纪末,开始出现北京798、上海新天地等历史建筑商业化更新的案例。再利用的建筑范围也扩大到普通单体建筑的更新。

在风景区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设计中,重点问题是平衡保留历史建筑的特色价值和满足商业性活动之间的关系,历史建筑的文化艺术性符合人们日益对商业建筑艺术气息的追求,商业建筑的营利活动不仅能够更加有利的保护历史建筑,而且可以发挥其当代价值和焕发其活力。

一、鼋头渚风景区陈家花园雪影山房

鼋头渚风景区位于太湖西北岸无锡市滨湖区的一个半岛,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为国家5A级风景区。景区东起渤公岛、十里芳堤、鼋渚路、山水东路沿线,西到湖中三山岛西缘,北自管社山北麓及环湖路,南至宝界山南麓一带,中有犊山、充山和鹿顶山。景区内包括有横云山庄、太湖别墅、广福寺、陈家花园等10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内有数十座历史建筑单体,因此鼋头渚风景区是无锡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太湖鼋头渚景区和城市管理部门的良好保护和积极管理,大部分近代建筑的历史原貌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和延续。

雪影山房坐落在景区内的陈家花园片区内,陈家花园又名若圃,位于鹿顶山东南山麓,由充山隐秀、聂耳遗踪和雪影山房等区域组成,其中聂耳亭和雪影山房均为原陈家花园别墅建筑。陈家花园承载了无锡近代园林和建筑的设计文化,选址巧妙,筑山理水顺应自然,建筑疏朗,植物精选,整体景观建筑布局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雪影山房的现状及问题

雪影山房原名雪影书屋,为陈仲言建成于1928年的山房别墅,现已闲置。其记载了无锡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历史信息,记录无锡私家园林在20世纪初向当代园林过渡转型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建筑基于江南地域园林文化特色和风格,体现了无锡建筑在近代集本地传承和西方影响的交流过程,具有独特的艺术和美学价值。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雪影山房目前的状况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笔者对雪影山房周边环境、内部环境和建筑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1)基地内外环境现状及问题

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北侧为梅园、十八湾湿地公园等景区,东侧为城市中心商圈,南侧为高校教育区,西面临太湖。景区为国家5A级风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太湖风景资源和江南山水园林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景区客流量巨大,游览人群以家庭、当地退休人员为主,年轻游客相对较少。通往景区的交通十分便利,有多路公交车通达,距无锡火车站15公里,无锡东站28公里,硕放国际机场25公里。

雪影山房位于陈家花园鹿顶山的半山腰,通过几十级阶梯到达,山下有同为别墅建筑的聂耳亭,因通往雪影山房的道路位于聂耳亭建筑后方且植被茂密,具有隐蔽性,不易于被游客注意,降低了吸引力。周边只有一家不对公众开放的私人茶馆,商业氛围淡薄。景区内设有2条观光车游览路线,8处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出行;通往雪影山房的阶梯为自然山石铺建,较为不平整,需耗费一定的体力且注意登山安全。

综上,鼋头渚风景区交通便利,但雪影山房周边交通较为不便,作为历史建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太湖风景资源和江南山水园林是其主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虽然雪影山依托鼋头渚风景区,但是坐落在山间,周边休闲娱乐设施和商业氛围非常薄弱,雪影山房自身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建筑周边路线不清晰,没有指示标识,而且山下种植有五六百岁高龄苦槠、百年白茶梅、鸡爪槭等中西花木的若圃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建筑现状分析及问题

雪影山房庭院内有百年茶梅名木,建筑为典型的江南风格,白瓦灰墙配以精细雕刻的花窗、匾额,深色漆饰的小木作,精致的镂空纹样。雪影山房是院落式住宅,由主屋和两间辅助功能的侧屋组成,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主屋外围建有廊道,类似骑楼,与侧屋之间高低错落。总建筑面积约150m2,主屋建筑面积约110m2,另外两间侧屋面积分别约为30m2和8m2。三座建筑将其分割成两个院落,整个建筑组团结构完整,高低错落。

三座建筑的建筑平面均基本呈矩形,主屋面宽14.7米,进深6.1米,外部走廊空间宽度约1.4米,建筑高度约5米。临近的侧屋面宽7.6米,进深约4米,高度约3.8米。稍远的侧屋面宽3.2米,进深2.6米,高度约3.5米。在园区的保护中,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图1)

图1 雪影山房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雪影山房主屋前仍保留了原有的观景平台,建筑立面中开门开窗位置均保持原建筑位置,门窗样式及材料得到统一保留,符合原有历史文化背景和氛围。(图2)

图2 雪影山房建筑测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雪影山房作为商业性质建筑去再利用时,建筑内部空间较小,木构架的柱结构对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限制,室内光线较差。其中一个庭院空间利用率低,另一个进行蔬果种植,但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建筑和庭院的原有功能没有得到延续,当代功能也未得到赋予。

另外,雪影山房作为商业性场所时,已有设备系统较不完善,不能满足商业功能的使用,园区的保护中对其进行了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雪影山房的商业化再利用策略

1.针对雪影山房商业化再利用的设计原则

雪影山房的再利用除了真实性、合理性、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等基本原则外,商业化再利用也具有一些针对性的原则。

(1)尊重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满足商业功能

商业空间和历史建筑空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性,在再利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保护雪影山房的价值,尊重雪影山房的空间特色,然后再进行合理化的商业规划。雪影山房是失去活力和本身使用功能的老旧建筑,具有特殊的使用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例如地处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合理的商业化利用既能够保护利用好原本具有的互动属性,又能在此基础上为商业空间创造和激发更多的互动性和活力,促进人们消费、交流及娱乐等活动。

(2)激发雪影山房的活力

活力的激发一方面依赖商业空间对雪影山房外部造型、内部空间组织、特色空间的加入等手段的设计,同时商业性空间的展示性和销售性等性质也可以激发雪影山房的活力,通过合理的商业化措施,不仅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保护,同时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为景区带来经济收益,达到实现其价值、带动城市文化名片发展的目的。

(3)合理协调新旧关系

最后,雪影山房的保护是旧,商业性再利用是新,雪影山房与周边环境的旧和城市环境的新,两方面都需要合理的协调好其中的新旧关系,既保持雪影山房的历史文脉和原生场所的精神,保持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和独特性,又通过新的利用方式使雪影山房的生命和原生场所的精神得到重生,促进城市的发展。

2.功能定位和业态的规划

在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利用中,设计前期要根据建筑区位、优势、建筑空间特征等进行功能定位和业态的规划。

(1)功能定位的统一性

在对雪影山房进行再利用时,它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首先是建筑初期就决定了的使用性质,需要考虑保留原有空间和原有业态的优先使用,这是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统一、历史功能与当代需求的统一。其次是对建筑所在区域即外部大环境的综合考虑。雪影山房商业化再利用中的功能定位及业态的选择需要考虑鼋头渚风景区的发展,例如景区发展的目标、缺乏的业态等,将景区的发展定位和雪影山房本身的特点相结合,这是建筑与大环境的统一。

(2)业态组合与历史建筑的空间适应性

业态与建筑的空间形式也密切相关,通常较大的历史建筑进行商业化再利用时会采取多种业态组合。本文研究对象雪影山房虽然不是大型历史建筑,但也是一个包含三座建筑的建筑组合,所以需要根据建筑性质或者人的流线决定业态的组合。例如主体建筑保留其原本书房功能的基础上增设茶室休闲的功能,侧房可以打造为集手工制作、餐饮、休闲娱乐和展示售卖为一体的艺术综合类空间。

(3)商业氛围与建筑气质的统一

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不同于普通建筑的再利用,需要满足尊重历史建筑及所处场所的前提下,商业氛围符合历史建筑的气质。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在商业化再利用时所选择的业态形式也是有所区分的,与历史建筑气质不符合的商业化更新反而会对历史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雪影山房商业化再利用设计

雪影山房的尝试性设计提案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其区位、交通、依托资源、建筑自身状况等因素对雪影山房进行业态及功能的定位;二是根据功能对建筑内部进行再设计;三是是对其外部环境进行重新整合。

1.业态及功能定位

雪影山房的历史功能为陈仲言的山房别墅,主要为书房、简餐等功能,具有隐世和书香的气质,景区内又无其他类似气质的建筑组合,故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山房目前已闲置,仅作建筑外部观赏游玩使用,缺乏吸引力和活力。因此在本次对雪影山房的再利用提案中主要引入自身吸引力较高,同时可以表现出原建筑特色和气质的创意产业。既可以充分展示其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带动消费者的互动性,突出历史建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商业。

同时由于目前鼋头渚风景区内旅游项目较少、娱乐消费氛围不够浓,雪影山房充满书卷、文艺的自身气质,不宜发展商业气息过重的消费场所。

再利用设计中业态的选择主要根据其自身特色和吸引力,主屋设计为小型的书吧、少量零售和展示空间;主屋旁的侧屋为创意手工坊空间,可具有绘画、木作或餐饮制作等功能;距离稍远的侧屋由于面积较小,可作为公共洗手间;主屋外的庭院可作为侧屋创意类空间的室外补充区域,同时充分利用山间景观资源,设计为观景平台;侧屋后闲置的田园空间可做整理后设置成小型蔬果采摘园,蔬果种植既可以为手工坊提供食材,又可以通过种植过程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图3)。

图3 雪影山房改造的功能分布及意向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建筑内部更新

(1)重构内部空间

建筑空间在现有基础上重新划分,沿用现水平分隔的格局布置空间,同时增加建筑的公共休息和展示空间,提升商业性建筑的活力和吸引力。

(2)保护与再利用结构体系

雪影山房原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承载力较好,可以满足商业功能的需求,并且可以很好地展现出结构体系的特色,新的保护设计中尽量不遮挡柱子,以便能够使结构体系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

(3)更新设备

由于雪影山房年代久远,并且不曾进行再利用。其设备并不能满足现基本功能需求,所以需要对设备进行梳理,完善水、暖、电系统,对于一些陈旧的电线管道、落水管等进行重新规划整理。

3.外部空间环境营造

由于雪影山房面积较小,内部交通简单,无需过于梳理;建筑又位于风景区山间,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风貌,所以对于建筑外部环境的营造主要是对两个不同庭院的重新利用。主屋外部庭院由于自身地理优势,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具有观赏性,但是较为简洁,缺乏功能性。因此在再利用设计中,要以增加功能性空间为目的。这样在扩展了主体建筑内部空间的同时也丰富了环境的景观需求,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更有趣的空间环境;另外,对侧屋后侧的绿地空间进行修正梳理后,设置为小型蔬果采摘园,将休闲与采摘体验相结合,增强游客体验的同时也能为侧屋的手工坊提供部分日常需求。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日益普及,向商业性建筑转变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城市整个历史脉络的协调,找到平衡点,在深入分析和保留建筑自身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使其最大化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完成新旧建筑的对话。本文根据雪影山房的区位、周边业态及交通等,探讨雪影山房的商业化再利用策略,不仅进行物质方面的更新,更多的是应该有一个衡量标准,使环境得到改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新的活力,激发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山房商业化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后素山房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重庆拾山房民宿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