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的自我关注和提升

2019-01-08 03:19陈雁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美育学科时代

- 编者按 -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分论坛6围绕“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师成长(艺术、体育)”主题展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陈雁飞教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音乐研修员刘稳分享了新时期艺术体育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可以说这是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价值的一个全新的定位,预示着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对体育艺术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进入新时代的体育艺术教师,该如何关注学科育人,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强化体育艺术学科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如何强化自身的真本事,如何培育新时代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如何致力于育人、育美、育心,这是体育艺术教师关注自我、提升自我的出发点,也是回应新时代人才培育的行动响应。

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应自画的主体形象

所谓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也就是画像自己的角色。体育艺术教师站在自身的角度,弄清楚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1.体育艺术教师的群体价值

我们知道,体育艺术学科不仅仅是走跑跳投、吹拉弹唱,不仅仅是技术技艺的展示,还有真善美的传承,以及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的功能。因此,体育艺术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基本体育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亿万青少年体育素养、艺术素养、体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2.体育艺术教育的学科价值

体育艺术学科本身是开拓、发掘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学科,音乐使人灵动,美术使人快乐,体育使人健壮。体育艺术学科能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3.体育艺术课堂的育人价值

体育艺术教育要特别尊重学生天然的智慧和火花,尊重学生蓬勃的生命能量和创造活力,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的发展,才能构建和体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无限丰富的意蕴。当体育艺术课堂呈现开放、多元、生态的特点,就提供了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就有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可能,就有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体育艺术才能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价值。

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应关注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要用心关注新时代的关键事件,用心感知新时代的快速发展,用心去承担新时代的使命职责,并以实际行动做好一名体育艺术教师。

1.要在体现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做课堂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要在六个方面下工夫,这也应该是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和落实的。我们要承担起体育艺术学科在理想信念上下工夫、在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工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工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工夫、在增加综合素质方面下工夫的责任,我们要进行教学思考和课堂链接,改变过去以术为教、以技为主的思想,转化为以术为育、以体育人的思想,真正在体育艺术教育教学中围绕着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下功夫。

2.要落实全国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责任目标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会中谈到,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新定位。这种新定位在当今的体育艺术教育中有着不同层面的缺失,如我们缺学校层面的高度重视,缺体育艺术师资的使命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如何关注新的体育艺术教育变革,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如何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新价值和新目标,这些都需要体育艺术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承担起学科育人的责任。

3.要应对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新的时代,新的价值,新的目标,就有了新的挑战。体育艺术教师需要在差距和不足中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凸显体育艺术学科本身的特性,需要链接起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五大主体,需要做好人员、经费、设施、课时、场地五大条件配备,需要提高体育艺术教学的创造性、实效性和融合性,需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内外体育艺术活动,需要让学生真正能够转化、运用、迁移比赛的体验和运动的感染力。

新时代体育艺术教师的自我挑战

新时代的新目标和新挑战,需要体育艺术教师一一超越和克服,即需要体育艺术教师深度反思、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1.应对缺失,反思教学

新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思考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思考应当怎样改变和应对,怎样弥补基本功和真本事的缺失、教学技能和专业修炼的缺失、专业精神和学科育人的缺失。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在体育艺术课上落实实效,如何进行教学内容选编与整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教学活动和竞赛展示等课堂教学改进,把我们的体育艺术课上得科学、有趣、有效。

2.超越技术,落实素养

体育艺术教师需要从单纯的体育艺术基本技术和技能走出来,确保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技能,还要具备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综合实力,具备审美素质培养、运动能力培养的专业实力,具备开发教具和器材、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让体育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和获得,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与过程中,反映在体育艺术课程、教学、课堂、活动和文化的链式设计中。

3.超越自己,教研融合

体育艺术教师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唱、画、跳、跑等专业能力,但是在沉下心来研究、边读边思、多写多记等方面则较为薄弱,即科研底子不厚。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人文素养和身体素养的直接学科,体育艺术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科研的实力,博采众长且登高望远,与时俱进且脚踏实地,将体育艺术教学与研究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体育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做一名充满教学热情、教学智慧、教学魅力的体育艺术教师,从而实现体育艺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供给,使我们的体育艺术课堂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美育学科时代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超学科”来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e时代
e时代
美育教师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