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戏剧游戏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9-01-08 03:19董金亮张媛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智学期戏剧

董金亮 张媛媛

培智高中戏剧类课程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目标的治疗课程。学生在课程中需要进行社交模仿和交互式训练,从而学会与人沟通和协作,因此,教师应当重点关注训练的过程和干预目标的达成,而不是最终形成的戏剧作品。

1.戏剧游戏课程的目标确定

首先要保证游戏目标、课程目标和学期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培智高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达到某一个方面能力的提升,需要多次课的逐步引导与强化。例如,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就将这两个内容作为学期目标,甚至是学年目标。在这样的大方向下,再确定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把学期、学年目标细化。在这个过程中,挖掘一个个小的学习点,如语言表达、记忆力、注意力等,每次游戏活动致力于完成一个学习点,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其次,目标要有层次性。在设立课堂目标时,要将目标进行分层和细化,根据学生的程度制定课堂目标,在游戏设计与操作上也要有层次的区分。目标分层的同时也要重视目标的纵向连续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连贯的发展线路。

2.戲剧游戏课程的课堂流程

每节课包括起始讨论、热身运动、主活动、缓和运动和结尾讨论五个部分。

开场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为接下来的活动学习做好心理准备,逐渐进入活动状态,讨论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保持一致;热身运动包括使脉搏加快和伸展身体。这些活动要富有想象力,具有活动的特征,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乐趣;主活动是整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有特定目标、意义和规则的活动使学生们身心得到发展和锻炼,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缓和运动包括降低心率的轻柔运动和伸展身体的运动;结尾讨论从课堂回顾、联系实际、未来应用三方面来设置问题,总结强化课堂目标。

一个完整的戏剧游戏辅导中,分享与讨论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培智学生尚不具备分享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穿插在了各个游戏活动环节当中。

3.戏剧游戏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符合目标的游戏,再按照学习点对游戏进行解构。一个游戏通常包含多个学习点,教师重点关注主要的学习点。例如,传纸游戏的学习点是手眼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竞争意识,教师主要关注对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按照游戏规则,完成一次捡纸动作、多次前后传纸动作、一次放纸和准确踩踏动作。这个游戏通常是训练团队合作的,之所以把手眼协调作为主要学习点,是因为多数学生尚不具备这一基础能力,需要将其作为第一层次的目标。随着目标纵向连续性发展,目标逐步提高,最终实现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本文系“戏剧治疗对培智高中学生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有效干预的研究”课题(课题立项编号HDGH20160336)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培智学期戏剧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有趣的戏剧课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