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核电国家核电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浅析

2019-01-09 02:01居悦初
仪器仪表用户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员培训岗位培训核电厂

居悦初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223)

0 引言

自从三哩岛事故后IAEA各成员国更加注重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充分认识到合格的人力资源是核电机组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行的先决条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与重视。一个核电新兴国家从开始决定建造核电厂到首座核电厂建成发电,一般需要长达5~10年的时间,有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能还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国际上核电建设经验来看,有不少国家的核电项目经历了从开始建造到停止建造,再到重新启动,最终建成经历了这样反复的过程。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参与到核电项目工程的人员众多、人才结构复杂、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同时这期间还要考虑人员流动、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等额外因素,因而对这些人员实施系统化的、全面的、成体系的培训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科学完备的人员培训系统体系,如何满足更多新兴核电国家(包括核能开发潜在市场)从业人员通过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以及技能培训,能够尽快进入反应堆方面的研究和核电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是当务之急。中国根据自身多年发展所积累的经验,结合走出去发展战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技术支持。

图1 首座核电站人力资源结构图Fig.1 Human resources map of the first nuclear power station

1 核电厂岗位人员总体结构

以往各国发布的“首座核电厂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所涉及到该国计划建造核电项目组织机构都大体一致,组织结构分为3个层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国家监管部门(第一级);运营公司与质量管理和保健管理部门(第二级);生产部、生产计划部、技术支持部、培训部、商务部等(第三级);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前期筹备人员培训

新建核电厂营运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主要是针对核电厂运行阶段的人员,配置更多采用EPC方式。各类人员培训基于两个主要阶段,即前期筹备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管理阶段。在核电项目启动前期,核电工程建造阶段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到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在核电项目启动前期有一部分人员是属于决策层(其中一部分人员隶属于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和工作组(商业化的核电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等临时筹建性质的部门。对于一个核电新兴国家来说,核电项目启动前期准备和核电工程建造阶段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此时核电厂招聘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初步的技术能力,并能够胜任核电工程前期、核电建造阶段的主要工作,因而针对这一类人员的培训也需要同核监管人员、工作组成员以及核电厂调试、运行阶段的人员区别开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采用进阶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

3 核电项目岗位人员培训

3.1 前期岗位人员培训(筹备期)

对于核电项目各个阶段所涉及到人员培训实施是由不同的组织来实现的,核电厂营运单位只负责实施其中一部分人员的培训。在“核电工程建造阶段”“核电厂运行阶段”之前更重要的是前期筹备阶段人员培训,IAEA推荐的国家层面的决策人员、监管人员、投资方成员等依照不同的人员分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内容的制订,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公众信息发布;核电技术、商业政策制定;电力市场经济影响评价;投资方式与风险评估;当前核电技术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

3.2 核电厂岗位人员培训(建设期)

对核电项目中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参与人员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等方面都需要予以区别。结合核电项目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对人员培训的要求,可以将参与到核电项目的全部人员按照核电工程的不同阶段设置人员岗位培训,例如:核安全监管人员、项目申请人员(核电工程选址阶段);土建施工人员、设备安装人员、设备监造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核安全监管人员(核电工程建造阶段);核岛系统调试人员、常规岛系统调试人员、其他系统调试人员(核电厂调试阶段)。营运单位内部按照各领域划分:运行、维修、技术支持、生产计划、质量保证、工业安全、应急响应、培训等领域,核安全监管人员(核电厂运行阶段)。

3.3 培训课程体系设置

在这些课程中最为首要的是“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培训,因为对一个核电新兴国家来说,国内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内容还没有建立或完全建立,而且从核电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建立是优先级别最高的[2]。

对于核电厂营运单位内部不同类别的人员,其接受培训的课程设置、课时长短、培训方式与教学手段均有不同的要求。从系统化培训的角度考虑,各岗位培训大纲中的内容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其中“知识培训”又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培训、专业理论培训和电厂系统与设备培训。与此同时,培训课程中还有一部分是保证岗位人员进入核电现场、实施具体工作而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按照这一设计原则,将核电项目人员的全部岗位培训大纲统一按7个模块设置: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基础理论培训、专业理论培训、电厂系统与设备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专项培训,其具体核电项目岗位培训大纲设置如下:

《决策者培训》

《工作组成员培训》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

《核电工程选址、工程建造阶段——项目管理人员培训》

《调试阶段——调试人员培训》

《运行领域——持照人员培训》

《运行领域——非持照人员培训》

《运行领域——化学人员培训》

《维修领域——机械维修人员培训》

《维修领域——电气维修人员培训》

《维修领域——仪控维修人员培训》

《技术支持领域——核燃料人员培训》

《技术支持领域——执照管理人员培训》

《技术支持领域——在役检查人员培训》

《保健物理领域——辐射防护人员培训》

《保健物理领域——放射性废物管理人员培训》

《生产计划领域——生产计划人员培训》

《质量保证领域——质量保证管理人员培训》

《工业安全领域——工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应急响应领域——应急人员培训》

《培训领域——培训管理人员培训》

《培训领域——教员培训》

3.4 培训方式与教学手段设置

培训方式是实施培训活动所处的教学环境,其设置应尽量与岗位人员实施的任务相一致。在确定每个模块、每个领域中具体课程的培训方式与教学手段时,必须根据现有的资源并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主要的培训方式包括:

◆ 课堂培训

课堂培训可以向不同规模的人员提供,其形式有教员演讲、研讨会或分组讨论。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而言,课堂培训一般来说效果比较好。由于课堂培训方式无法复制现场条件,因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堂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课堂培训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PPT课件、虚拟现实多媒体演示等。

岗位培训是在核电厂的真实工作环境中为学员提供指导,并使学习效果接受评价的一种培训方式。岗位培训具有直接向学员连续提供岗位任务所需要培训的优点,岗位培训能够根据学员掌握所学知识的需要,调整培训时间。在不影响现有设施运行情况下,便于管理和组织实施的岗位培训都应尽量实施。

◆ 车间(实验室)、模拟体(实物)培训

另一种较好的培训方式是车间、模拟体培训。在这种方式中,教员可以实施大部分手把手的培训。车间培训方式还能为学员提供在可控环境下,学习和实践在电厂中实际无法实现的技能。

◆ 模拟机培训

模拟机培训是一种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相关的物理外观、运行条件和各种指示的装置上进行培训的方式。这种培训方式主要针对核电厂运行人员,尤其是主控室操纵员和必须取得执照的运行人员。具体的培训设备有:教学用全范围模拟机、多功能模拟机、DESKTOP模拟机、严重事故模拟机、DCS仿真系统、换料与设备定位系统,虚拟教学用模拟机等。

◆ 研讨会

这种培训方式一般不需要教员参与,但是学员必须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研讨会的形式大致有:打印材料、视听材料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与交流。

3.5 岗位培训评估

岗位培训评估是核电人员岗位培训中系统化培训方法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岗位人员培训的结果,对培训中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包括对培训大纲、培训教材、授课方式、教员授课能力与课前准备、教学环境与设备使用等。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有效发现并即使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正。因此,培训评估使培训体系在整个工程项目启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和实际效果[3]。

4 结束语

本文对新兴核电国家在核电建设管理层级与人员组织在不同岗位、不同阶段所接受的岗位培训以及培训大纲制定进行概要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现有核电培训体系重点介绍了各类岗位人员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和培训方式,以便让更多新兴核电国家从业人员通过接受系统的培训尽快进入核电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人员培训岗位培训核电厂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销售人员培训实践与思考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培训认证探讨与实践
关于完善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体系的构想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
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现状与岗位培训情况研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