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微博与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建构
——基于叙事理论的视角

2019-01-10 03:15刘嘉韵叶志彬蔡梓玲朱思远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情公益活动教育者

刘嘉韵,叶志彬,蔡梓玲,朱思远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公益活动往往以行政指派的方式展开,相关的道德理念更多地表现为宣传的形式,显得单薄而教条主义。学生的参与是任务导向的,比如为了完成特定的款物募捐的数量。而学生内在的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或品格的培养,则被笼统地以寥寥数语体现在官方的报告通稿中或者学生的活动日志里。然而,教育者如果将目光投注到青少年的生活场域,尤其是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空间,则可能看到另一幅景象:参与公益活动相关的想法、感受和反思往往被充分地表达和广泛的分享。尽管这些资讯常常伴随着或湮没于那些生活琐事相关的主题,但仍然展示了其道德上“我是谁”或“我是怎么样的人”的线索。对此,本研究以叙事理论作为视角,通过追踪某中学的公益活动相关的学生微博发布,探索公益活动、微博叙事与青少年道德认同建构的关系,并且基于此,阐述有效应用微博实现公益活动德育功能的一些具体策略。

二、叙事理论下的微博与道德认同

近年来,道德教育的指向业已从认知逐渐转向认同(identity)。道德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有道德的人”的理解和感受。道德认同普遍被视为是持续而流变的形成过程。这对于青少年而言尤其是这样。他们能动地穿行于诸多影响之间,比如各种组织、团体、社会运动、历史潮流等,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回应,有意或无意地寻求道德维度上的自我理解和定向。

社会学家Hall曾指出,认同本质上是叙事,而非事物/事件[1]。人们对生活事物/事件的表征如同砖石,随着年龄和个人经验的发展而逐渐塑造出其道德认同。然而,人们的叙事持续在变化着,新瓶陈酿的形式变迁尤其显着。如今伴随着以Web2.0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叙事展现和生成方式逐渐转变为超链接的、跨媒体/平台的、参与性的以及探索性的。新浪微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保持了叙事的基本原则,亦即作为某人对另一些人讲述某事。在新浪微博,用户通常以短小精悍的信息“块”(chunk)的形式进行叙事,每个“块”传达了基本的想法或概念。这些发布的内容使用户的主页成为Web2.0时代的生活叙事[2]。青少年的线上认同在那些藉由时间线串联的事件中,拼凑(bricolage)而成[3]。这在道德维度上亦然。他们需要信念、情绪或省思过程,对生活中发生的道德相关事件或行动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通常并非抽象或飘渺的理论,而是蕴含在他们的生活叙事中。微博是当前青少年生活的第二空间。其间,藉由线上的叙事,青少年对自己或别人作为道德行动主体的理解得以持续发生和发展着。

就学校发起的公益活动而言,最终的德育价值在于其如何推动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建构。在叙事理论的视角下,则在于如何促进青少年将公益事件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而触动相关的叙事以表征这些生活经历,其道德认同亦藉此得以表达和建构。只是当前青少年更热衷于在社交网络——这个相对独立于成人世界的自由空间里,展开其生活叙事。

三、公益活动、线上道德叙事与青少年道德认同发展

本研究通过追踪某中学的“有情伞——借伞计划”(以下简称“有情伞”,该活动被设置为一个长期的公益项目,主办者在学校便利的地方放置雨伞为师生免费自由取用)在学生新浪微博里的持续反响,发现公益活动触动了丰富的学生线上道德叙事,并且实现了相应的道德认同建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益相关的线上叙事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反思

当青少年将生活故事(经验)叙说出来时,也在反思和体验个人生命进程和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使体验得以进入意识层面而清晰化,从而建构或重构过去的事件与行为,以获得自我认同。青少年通常在一天时间里多次更新自己的个人微博,这些更新看上去是只言片语或微不足道,但作为电子化的叙事,它们同样提供了个人经验结构化(structuring)的方式。“有情伞”公益活动实施之后,学生在微博里发布:

这个星期应该是莞中充满压力的一周,高三二模,高二高一期中考、补课。不过其实还好,凤凰花又开,红艳艳的一两点,却可以一夜红遍枝头。而最令人感到安心与慰藉的是,在滂沱大雨倾倒而下之时,有一把撑开便是暖暖的莞中情怀的有情伞。果然,毕业之时将近,便会越发不舍。

这个简单却富有感情的叙事中,学生将“有情伞”跟自己面临毕业的生活联系起来,蕴含了其对学校的热爱和依恋——“伞”及其所代表的公益活动成为其个人经历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用叙事理论的观点来说明,这意味着公益活动与“自我”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因应地,叙事将相关的道德内容从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逐渐转化为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这是青少年道德认同建构的关键,这个转化中蕴含着逐渐丰满的生命感和人性,逐渐构筑的关爱、依恋和归属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涌现的对自己的理解[4]。因而,青少年在公益活动中触发类似的自我叙事,藉此进行深切的反思,以发展其道德认同与相应的道德生活。

(二)公益相关的线上叙事实现了道德对话

叙事不仅是个人经验的结构化过程,也是个体参与沟通的形式。叙事常常存在于共享之间。在共享过程中,那些听者或观者同时也联合参与了故事的建构。这可以让青少年获得对事件的新视角。基于叙事理论,道德也不仅归结于个体的认知或者情感,而是嵌于人际关系中。确切地说,个体道德认同建构和转化的关键在于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对话。

过往的媒介研究认为,人们的故事在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洪流中始终不过是一个碎片,很容易被湮没。因此,互联网不是进行教育叙事的传达或建构的有效载体。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青少年在社交网络的行动和互动能力以及如此而带来的道德生长机会并非传统教育者视域中那样悲观[5]。比如,“有情伞”展开后,有学生在微博发布自己过往的相关生活经历:

又是这样细雨中没打伞走在路上的时候,不禁想起在莞中时,也是这样没打伞,走在路上,忽然一把有情伞遮过来:‘同学,遮你一程吧!’在这里,学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份性情。

类似这样的微博,对于多数教师而言,都似乎是平白、琐碎甚至是毫无意义的信息。但实际上,这些叙事不仅是纯粹的个人经验,更是一个对话发起的过程。藉由公益活动,青少年在微博中进行或多或少的反思,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由于微博的互动特性,这些声音对他人是可见的,并且是可被“@”、评价、赞等,因而当青少年发布信息表达相应的道德关切时,他们实则进入了对话的场域。在上面的节录中,对话主要是通过微博的“评论”功能实现的,在原帖的下面,发布者的粉友(friends)有着好多的评论,比如有人回应上述的微博:“嗯我觉得三年来最享受的就是学校里面的那种充满人性化,充满关爱,充满友好,充满创造和想象的氛围”。这里,评论的功能让用户发布的信息获得类似于在生活场域中与有意义的他者相遇或互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并且基于此而述说自己所看所闻所感。因此,微博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发布和获取信息,同时也是青少年理解他者的视角。在上面的微博中,叙事者与评论者相遇,通过对话,三言两语之间,让彼此记忆中蕴含美德的声音被激发、提取以及彼此影响、交融或转化。

(三)公益相关的线上叙事建构了道德共享现实

如前所述,微博叙事表现为三言两语的“块”。这些信息“块”如同碎片,在资讯洪流中常常是转瞬而逝的。基于此,用户在微博里述说的往往是关于“当下”的内容,与其日常生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相呼应。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微博的互动功能越来越丰富和精致化,用户对网络时空的参与也在无形之中共构了一个虚拟社区,其间用户常常通过实时通讯或参与评论等彼此卷入。因此,这些碎片化的资讯,如同“聚沙成塔”所隐喻的,实则可以汇聚为宏大的道德叙事和共享的道德环境[3]。在“有情伞”公益活动的情景,学生发布或转发相关资讯时,往往通过丰富的工具实现线上道德共享环境的营造。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通过“@昵称”让好友一起参与或卷入进来。比如:

记得每次下雨在屋檐下避雨,总有陌生人捡走我,//@律旋_:不过在学校里,没带伞也不会淋湿,总有人会载我一程,还有“有情伞”

在新浪微博的叙事传播中,一方面,“@昵称”常常意指“向某某人说”,对方能看到并且通常需要进行回复,由此而实现一对一的沟通——“@昵称”传递了某种参与对话的邀请;另一方面,“@昵称”在功能上则或多或少具有Althusser意义上的“召唤”(interpellation)的意涵。“召唤”在上述的发布中,意指“公益”的现代意识形态,在新浪微博中以“非强迫的运作方式……呼喊着个人,”[6]让其被接纳或转化为特定道德认同的主体。这些被“召唤”的好友往往需要作出回应,同时将该公益相关微博继续向自己的好友群扩散。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被“@”的好友相应的道德主体也可能因此而得以“召唤而成”(interpellation into subject)[6]。这样,参与的学生不仅完成了系列的互动过程,而且在有意无意间营造了一个道德认同表达和建构的共享的线上环境。

因此,简而言之,微博叙事借由其触发的道德反思、道德对话与道德共享现实,在公益活动与青少年道德认同建构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如图1所示的模型:

图1 在线道德叙事在公益活动与道德认同建构的中介作用

四、教育应用与启示

基于上述模型,在学校公益活动设置中,关键在于如何促进青少年将活动事件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而触动相关的叙事加以表征以实现道德认同的表达和建构。对此,笔者根据“有情伞”公益活动的经验,认为教育者在线下和线上两个世界里都需要进行精细的设置。

(一)线下的策略

首先,教育者应该强调公益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俱身体验。传统的公益活动往往看重空泛而抽象的“理念”学习,相应的,教育者的使命是将公益当作素材以协助学生掌握这些道德规则和知识以及提升道德推理/判断能力,像泥水匠般地在学生的道德建设上添砖加瓦。但基于叙事理论的道德认同建构更多地强调现实生活的经验——人们对生活和自我的理解都有赖于其对日常活动或互动的俱身化(embodied)的体察[7]。因此,教育者需要将学校推广的公益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教育者的角色之一不再是“泥水匠”,而是触动者或鼓励者,让学生将公益活动相关的切身体验发布出来,或者参与相关资讯的评论和转发。比如,在“有情伞”中,受益的学生将其体验在微博中发布出来:“今晚用了‘莞中伞’,没有它,早就变落汤鸡了,满满的温暖,感恩”。这些看似简单的只言片语,却表达了学生对公益活动的真实体验,可为其叙事以及道德成长带来积极的触动。这恰恰是公益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道德教育价值所系。

其次,应用物化的工具或符号营造现实世界的道德共享环境,让公益活动的教育价值具有长效机制。微博环境下的公益活动资讯往往瞬间而逝。仅仅通过公益资讯的传递而营造的道德环境本质上是脆弱而单薄的。因此,在教育应用中,公益活动需要转化为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世界的部分。在具体的方案上,物化的工具或符号具有尤其重要的价值(比如活动海报、手绘明信片、礼品设计或者摄影作品等)。这些工具或符号是可以被真切地体认到的。它们构成了道德认同发生和发展的具体而现实的环境。这些物化符号作为道德线索,持续地强化了某些道德行动,提醒着青少年可以如何行动或互动;同时,这些物化符号也为青少年道德认同的表达和建构提供资源,促进其展开相应的道德叙事。依托于现实世界的物化工具和符号,公益活动可以转化为个人体验以及生活叙事的机会,促进青少年道德认同的表达和建构。

(二)线上的策略

首先,教育者需要致力于促成道德反思与对话。青少年对道德事物/事件的心理表征得益于其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体察和反思,教育者可以积极参与到他们的日常经验,协助其回顾、构造以及巩固与道德相关的记忆,基于此,在公益活动的设置中,教育者需要更多地介入到虚拟世界的生活。但介入不仅仅是潜水(lurking)或者简单的闲谈灌水,也不是个人博客时代的那种独白式的书写或省思,而是需要教育者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学生建立链接,并且选择性地关注青少年的生活事件,提出适切的问题或者引导——如同教学法上的脚手架(scaffold),促成学生进行道德反思和对话。比如,在“有情伞”的公益活动中,有学生在新浪微博里提出了针对性的幽默或担忧的想法,某位老师适时地介入并做出反馈:

孤独漫步人(老师):那样多好啊,这些伞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伞尽其用,不正是我们的初衷吗?//@莞中人_宝仪姐(学生b):真正的兄弟会不会在重要关头组队把伞全都借走呢?(微笑图案)//@孤独漫步人(老师):哈,右边的评论超(微笑图案)//@张开心says(学生a):那不是就没有替挡邂逅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取用“有情伞”——笔者注)发生了哦~(大笑图案)

其次,教育者作为意见领袖参与共享道德环境的营造。所谓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新浪微博中,意见领袖作为虚拟关系网络中的凝群因子与核心人物,是构成微博信息通路的重要节点。在应用微博进行公益活动设置中,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成为意见领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的线上叙事或互动更多地指向道德相关的议题,以及增进特定信息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引导和促进道德共享环境的建设。例如某位教师积极传播“有情伞”的相关资讯,使其有效地在学生用户群中进行扩散,并且促动了学生使用“@昵称”或其他途径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而在无形之中建构了一个共享的线上道德环境,从而有助于该公益活动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

五、总结

到目前为止,对于微博或其他社会媒体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国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都对此尚未有充分的回应。人们对这个议题的探索仍然处于经验介绍或现象描述的层面,缺乏基于社会理论以及实证数据的系统探索。本研究试图基于叙事的视角,认为微博本质上是叙事的,是青少年道德认同表达和建构的场域。结合某中学的“有情伞”公益活动案例,本研究论证了公益活动可以促成青少年线上叙事,进而推动了相应的道德反思、道德对话以及道德共享环境的营造,而这些都有助于其道德认同的表达和建构。为了促进这个过程,在公益活动的设置中,教育者应该抛弃过往的刻板而官僚的做法,转而结合微博环境在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进行精心熟虑的安排。

猜你喜欢
有情公益活动教育者
公益活动证书
品读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草木有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落红有情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