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差异教育应用分析

2019-01-11 02:34马心才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2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困生差异

马心才 (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受到先天因素及后天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不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下,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因此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差异教育应用的重要性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差异教育更具针对性,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现有知识结构及学习兴趣、个性发展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尊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差异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其应用在数学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现状

由于教师在教育目标上的追求不同,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而采取的教学设计仅仅能满足中等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教学设计方法导致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整体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部分教师为提高升学率,在教学设计中更加倾向于优秀生,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下,拉大了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对学困生造成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与心理负担。因此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认识差异教育在其中应用的必要性,发挥差异教育理念的教学价值。

三、差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尊重差异性,实施阶梯化教学设计

教师需要对初中生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析,采用隐性分层教育理念,依据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接受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在差异教学设计中的阶梯化进步。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学情的分析,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由低到高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针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为目标,做到准确描点、理解符号特征,初步建立数形结合思想。而中等生的教育设计目标,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让这部分学生可以从生活化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在知识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优秀生则需要具备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将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升思维活跃性,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有成就感,收获知识与乐趣。

2.优化教学方式,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首先,初中生处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此时的思维能力或思维习惯以直观性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概念性知识抽象难懂,此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会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探究的方式,发挥优秀生的辅导作用,带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优秀生在辅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习能力,为优秀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其次,需要教师注重课后作业布置上的差异化,作业布置的难易度应贴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一次函数”的课后作业布置中,根据优秀生的学习情况,增加作业难度系数,作业设计应从优秀生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表达式,并学会灵活运用一次函数表达式,而中等生的作业设计可根据已知条件解决一次函数问题,学困生则根据具体情况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与意义,掌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异同点,并能正确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以差异教育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困生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基于数据和统计证据的初中体育优秀生成才路径研究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