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让小学语文写作“丰满”起来

2019-01-11 02:34王广云江苏如东县宾山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2期
关键词:漓江随文写作能力

王广云 (江苏如东县宾山小学)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现阶段有许多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着厌烦心理,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而随文练笔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写作练习方式,它是指当学生对某一文章阅读或学习结束后,依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开展的多样化写作训练。

一、在文本“精彩”处试仿写

仿写,就是让学生将自己阅读对象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并融入自己的想法与体验。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是围绕文本主题,也可以是选择文本中较为经典的句型,让学生将文本中运用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让自己的仿写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文中有一个经典的句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漓江的水描写得惟妙惟肖,也让整段话更加具有节奏感,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受。在学生学完这个句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上述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以花园中的“花”为主题,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学生写下了以下精彩的句子: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美得让你仿佛置身仙境;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仿佛从十里开外就能感受它的美妙……通过仿写可让学生充分捕捉到文本中的语言特色,并找到其中的语言应用规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文学气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就会掌握用词用句的窍门,并在写作中运用自如,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在文本“空白”处巧扩写

绘画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作“留白”,也叫作“空白”,而文本中的空白即代表了文学作品一种含蓄而耐人寻味的写法,给人以无限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些空白,指导学生进行“补白”,用自己的想象对文本进行扩写,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还能促进学生写作经验的积累与领悟。

例如,在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着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学习与解读,学生们在学完后都对桑娜与渔夫的善良表示敬佩与感动,但是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在文中给穷人们创造一个既定的结局,而是留下了一个空白点,让读者自行想象,在那样的一个时代桑娜一家人最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他们收养的两个孩子将来又会拥有什么样的故事?正是这样的空白点吸引着学生尽情地想象,这时候,引导学生对这个空白点进行扩写,反而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启发,创作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只要教师适时地抓住文中的空白,给学生设计一个小练笔,就能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锻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故事“结尾”处趣续写

有些课文的故事并不完整,学生在学完之后往往会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这些感人的艺术魅力总能让读者产生不自觉的想象。这时候,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对文本结尾进行续写,没有任何内容上的限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结尾续写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这样的随文练笔不仅不会单调还会丰富又有趣。

例如,在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故事的结尾写的是“杰奎琳最终拿着蜡烛走上楼,随后蜡烛熄灭了”的内容。故事到这里就突然结束,难免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一个随文练笔,给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内容可自由创作,学生甲写道:德国军官进门后,露出一副吃人的面孔,他察看了四周,最后走上楼发现了情报,将屋里的人都杀害了。学生乙写道:危急时刻,英雄米勒出现,与德国军官大战三百回合,最终将其打死,救了情报和屋里的人……学生们的续写趣味十足、巧妙非凡。当学生们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时,也逐渐将自己的本真释放出来,让文字拥有了别样的生命力,也使他们在不自觉间有了语言表达的感悟。

总之,随文练笔是小学阶段进行写作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并进一步发展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面的细节,依据文本内容及学生的写作情况设计合适的随文练笔方案,逐步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意识与写作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与创作中,绽放出耀眼的智慧之花,让语文课堂因此而美丽。

猜你喜欢
漓江随文写作能力
漓江情画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