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作用的三重维度

2019-01-11 20:36王文龙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制度

王文龙

高校是一个社会思想意识交汇之地,思政课教师是理论知识与思想观念的研究者、创造者、引领者、教育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是青年学子学习、理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路人和第一责任人,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掌握、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程度。当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制度、道德的三重维度达至一个真、善、美的卓越境界时,学生也会在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中“亲其师,信其道”以同样的姿态来追求卓越、完成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化。

1 用真理说服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的“道”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求“道”之路,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研究、坚持、发展与创新之路。

1.1 立足于真理,在宏观视野和纵横比较中讲明白道理

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构成中,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还应该有中西传统文化的基础,否则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与掌握不会透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就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整体的部分研究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对它的各个原理如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作为整体的方面研究之上的。[1]”为此,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熟读经典,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就像天天必做的基本功。为了讲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相关知识背景,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传统有足够的认知。使得思政课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纵向历史坐标中,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横向坐标中,找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位。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的观察时代问题的思想工具,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教育一般性规律的指导,进行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同时洋溢着人文精神关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过程。

在读经典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对于理论有一个基于个人独立探索的生命体验,进而进行一个具有独特视角的体系建构。那么,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就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经过消化吸收、个性化建构而呈现出来的新鲜知识。基于思政课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带着思政课教师个人探索的体温和感情,オ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

1.2 坚持真理,敢于理论交锋

思政课教师对于真理的捍卫,意味着敢于和各种社会思潮斗争,勇于亮剑,具有理论自信。真理追求的道路伴随着理论交锋和挑战。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发展的,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表现在用批判的精神直面现实教育环境中的各种挑战。思政课教师是学者与战士的完美组合。首先,不回避错误。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一定不要回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失误、挫折甚至曲折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能正面予以解读、反思和总结,客观理性地认识并阐释曾经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那么学生就会到网上接受五花八门的隐藏着各种价值取向的信息的引导,相当于把学生的思想阵地交给网络。其次,正视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很轻易地像思想自助餐一般呈现在学生面前,和马克思主义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出于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很容易被这些思潮所吸引。

1.3 发展真理,自觉回答时代重大问题

真理是在回答时代问题中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自觉地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在研究回答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学术责任和崇高的学术使命。首先要善于发现重大问题。其次要善于分析和研究重大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是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2]”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是旧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的积累,也是新的发展方式较变的契机,更是理论创新的切入点。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要以发现、分析和研究问题为基础。当下的中国正是一个问题丛生、挑战与机遇叠加的时代,经济发展方式上由数量型扩张向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优化、提质增效转变,发展焦点从GDP中心主义到以人为本,精神领域从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转变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要求,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新的实践、新的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活水源头,需要思政课教师认真去钻研。

1.4 传授真理,在继承中创新

思政课教师传授马克思主义真理,但并不终结真理。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探索者,但思政课教师并不垄断真理。只有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境界才是思政课教师最重要的创造。师生之间是知识继承与创新的人际传递。社会学者果敬东认为,教育是一个成熟的人和一个懵懂的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的本质首先是重复。从微观角度讲,重复和继承是教育百分之九十的事实,在教育双方之间,学生只有继承教师的全部理论知识,全面理解、娴熟运用,才是学生学术成长的基本功,也是进一步前进的基础。“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出自《孟子·尽心上》)。事实上,面对一个大师级的思政课教师,能够复制教师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忽略了重复的价值,就像一个人没有学会走路,就要奔跑,会有欲速则不达之困。从宏观和长远看,重复是发展的停滞,创新才是继承的真谛。古人云“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如果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是自然生命的延续,那么,师生之间是学术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延续。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知识传授,构成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想基础,形成其观察社会问题的视域。另一方面,学生要在该专业领域继续前进,会以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疆域为起点,继续拓展,持之以恒,也许会突破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框架,实现创新。

思政课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不同,专科生、本科生更多是一种情感价值影响,研究生更多是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多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影响的大学生越多,思政课教师人格精神和学术精神的传承者越多。如果能影响到几个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骨干成员,思政课教师会得到精神生命与学术生命的双重继承者。

2 用制度规范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真理的化身是“言教”,制度的化身则是“身教”。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思政课教师代表着真理的标准,更代表着社会的规矩,师道尊严代表着制度的权威。教师所代表的规矩,小到课堂制度、中到学校制度、大到国家制度。思政课教师作为制度的化身,就要注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尊重学校规章制度,保持与学校全员育人制度的协同;就要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威。荀子曰: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2.1 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威

思政课教师身处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前线,要自觉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安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3]”高校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性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垂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2.2 尊重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课堂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方式会改革,学校制度、管理方式也会改革,国家层面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制度是稳定与改革的辩证统一,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作为规矩的象征也要与时俱进。从授课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制度立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有新鲜内容补充进来。从课堂管理看,一定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吸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待一个制度执行期结束,在制度的改革调整期,着手修改和完善,但制度一旦建立和获得大家的认可,就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之,课堂内外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宽严相济、刚柔并重的典范。

2.3 加强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

加强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课堂就是一个模拟的社会系统。思政课教师是制度的执法者,思政课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管理课堂是否公正、可信,代表了课堂管理制度的权威。一视同仁、奖罚适当,是课堂秩序和课堂制度的首要原则。课堂制度、教学制度、考勤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是课堂的规矩,更是思政课教师权威的外在载体,严格遵守这些规矩,就会使思政课教师成为规矩的化身,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思政课教师对制度敬畏和严格执行,会培养尊重制度的学生。

2.4 树立思政课教师的权威

思政课教师的言行成为制度和规矩的象征,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权威,而思政课教师的权威,既有赖于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努力,也有赖于社会制度和行政系统的支持。因为大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其对于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态度,固然受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但更受社会环境和生活逻辑的影响。在一个普遍贬低思政课教师及教育的环境下,思政课教师再有理论权威,影响的可能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当思政课教师没有了尊严,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就斯文扫地了。因此,“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 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尊师重教是一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标志,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能够被社会大众认可的基本条件。

3 用高尚的道德品格感染人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资治通鉴》)。经师以传播知识为己任,把教书视为一种谋生手段,人师以育人为追求,不但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还有卓越的人格魅力,能够以自己的德、才、学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受益终生的感化和影响。

3.1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思政课教师对专业理论、教学、对学生的态度,构成了他的人生趣味,影响大学生的人生品位。朱真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高校往往忽略学生的德才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4]”荀子说“人有三不祥:幼面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荀子亦言“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二十七大略》)。有些道德秩序是超越时代局限与阶级属性,属于整个历史进程中人类交往的普遍规则,这些规则就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法则。这些普适性的真理是思政课教师教给大学生的最有价值的人生知识,也是最深刻的人文关怀。

当思政课教师在德才学识等方面为大学生树立一个高标准,培养起大学生的高品位尤其在20岁左右——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相当于直接参与塑造了大学生的生命程序,见贤而思齐,当一个人看到了精神世界一个更美好而崇高的标准,便很难再停留在原地,攀登与“思齐”就成了人生的选择。

3.2 用崇高的敬业精神赢得学生

学生是思政课教师的最终产品和价值的体现者。教育是一场心灵对话,师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遥相呼应,“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5]”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丰富性和个性,只有丰富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培养丰富的学生,只有丰富的个性才能孕育丰富的个性。思政课教师对知识研究的态度,对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是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现,也是大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最好机会和场合。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感情、对自己传授的理论和价值有认同,这是最好的教育。古人说:“一心可以得百人”,带着感情和人文关怀的真理具有抵达心灵的征服力量。

思政课教师对专业研究的倾情投入,会让大学生看到如何对待自己的专业。一个思政课教师理论研究精深的程度,本身就体现着一种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这是敬业精神的最好示范。如果一个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一点点耕耘和开拓的研究阵地,逐渐拓展具有自己学术风格的学术王国,那更是一个会让大学生“高山仰止”的境界,大学生对理论的信服度会更佳。

3.3 用精益求精的教学艺术打动学生

对教学艺术的精益求精,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但落脚点是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方法既取决于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也取决于授课主体。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研究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大学生以“动心”“动手”“动身”的方式全方位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动心”是指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需要通过经典研读、理论讲授、讨论分析,使学生系统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动手”是指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训练,就像解数学题,需要实践演练才能熟练掌握,需要理论联系现实、多观察多分析。“动身”是指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树立,需要学生走入基层,走近人民,进行实践接触、换位思考、亲自调查研究,对人民自然有感情。在教学上,每个思政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比如有的思政课教师喜欢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学,或者彰显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型教学;有的思政课教师喜欢实践感和参与感强烈的戏剧情景剧、新闻播报;有的思政课教师喜欢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穿插进课堂等等。资深思政课教师由于学术积淀深厚,倾向于专题讲座式授课,年轻思政课教师由于学术积累尚没,实践活动较多,以弥社学术积淀的不足。一个思政课教师随着学术成长的阶段性变化、教学风格也会变化。

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会启发学生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去遇见未来更美好的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无知认识得越清楚,他的学问就越大。[6]”有知者有畏,无知者无畏。越是学术境界高的人,越能触摸到知识的边界和人类真理索的极限,对于未知的无限和已知的有限感知越强烈,因而对于未知世界有时刻的敬畏,对已知有清醒的谦虚。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制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思政课“需求侧”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