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高质量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19-01-11 20:3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吉林市小镇特色

张 丹

特色小镇是存在于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内,聚焦于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能够带动城镇或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自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1 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以来,吉林省吉林市已经有乌拉街镇等13家小镇入围。

1 吉林市特色小镇概况

1.1 市区圈内重点发展的特色小镇

具体包括:岔路河镇、乌拉街镇、小白山乡、旺起镇、前二道乡、孤店子镇、桦皮厂镇、万昌镇、北大壶镇。这些小镇距离吉林市中心20-60 km,依靠各自的特色对吉林市周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吉林市重点发展的市区圈特色小镇。近年来,这些小镇在政府的带领下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2 依托于交通优势的特色小镇

依托长吉一体化交通优势和通往长白风景区交通要道等地理特点,发展工业、商贸、物流、农副产品集散业,此类小镇有:烟筒山镇、万昌镇、岔路河镇、红石砬子镇。以岔路河镇为例,位于吉长公路南线中段,西距长春市50 km,东距吉林市50 km,距龙嘉机场25 km,距长吉高速公路出(入)口32 km, 距铁路站线20 km。岔路河镇是传统的商贸集散地和商贸流通中心,“十人九商”,市场繁荣,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集聚、辐射功能极强。目前,食品区已形成八大常年性专业市场和旅游两大季节性市场。集市贸易异常活跃,是吉林、长春两市中间的最大的吸纳功能最强的区域性消费中心。

1.3 物产品牌带动型特色小镇

此类小镇都有自己特有的物产,在当地乃至吉林省内非常出名,甚至远销到其他省份和国外,比如庆岭镇由于紧邻松花湖、庆岭森林公园、红叶谷等风景区,建有颇具规模的庆岭活鱼美食街;万昌镇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水田面积4 900ha,生产的大米享誉全国;左家镇特产资源丰富,并建成特色养殖基地。

1.4 旅游带动型特色小镇

当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有的已经开发为旅游景区,例如:北大壶镇的滑雪场、小白山乡青山滑雪场、佛手山生态园、桦皮厂镇辽金古文化遗址、烟筒山镇自然景观区、万昌温泉山庄、左家镇建起特产观光园、乌拉街镇满族文化旅游等,其中乌拉街满族乡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底蕴丰厚,满族文化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

1.5 农业乡村游型特色小镇

这些乡镇以农业为主体,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并且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依靠机械化、有机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例如孤店子镇、平安镇、旺起镇、前二道乡镇。其中平安镇还提出“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业活镇”的口号。

2 吉林市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镇知名度低,历史短,发展缓慢

发达国家的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有百年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快速发展,缓慢发展,复兴发展和功能提升阶段[1]。现在基本上完成了转型升级,进入了功能提升的阶段。而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刚刚起步,尤其是地处东北三省的吉林市,新提名的13家小镇知名度低,有的小镇只在本地出名,建镇历史短,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没有被深度开发,发展缓慢,要想达到发达省份和国家的水平还要很长时间。

2.2 小镇产业特色不足,竞争力不足

吉林市13家小镇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和商业不够发达,产业集群化不足。比如发展生态农业的特色小镇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严重。作为吉林市区域内的不同生态农业小镇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的工业和商业。例如法国的格拉斯小镇就是以香水闻名,并进行了第二次产业转型,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2]。以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小镇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无法在春、夏、秋季与发达省份的旅游景区相抗衡,更缺乏自己的特色,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的旅游收入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以农业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小镇,受季节和产品种类的限制,难以实现四季的繁荣。

2.3 小镇布局缺乏规划,后劲不足

吉林市小镇在城镇布局规划方面更是缺乏特色,缺乏江南小镇赏心悦目的美感,更多的是东北小镇粗狂豪爽的质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提出,优先解决农民的居住条件,发展特色小镇的布局规划尤为重要。吉林市特色小镇缺乏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城镇乡村建筑风格,色彩形式缺乏统一的管控,缺乏保护乡村传统格局和历史空间的意识。乡村的农房,公共空间缺乏科学统一的改造治理。特色小镇是产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平台,势必要考虑将来产业的发展布局,而现在很多小镇不能科学地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

2.4 小镇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不够规范

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四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人文基础设施、流通性基础设施。目前吉林市特色小镇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乡村道路建设质量还不够,前期建成的公路标准低,投入养护不足,道路养化任务重。互联网普及情况远远低于城镇。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走单一化路线,势必结合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小镇需具备观光、休闲、住宿、商业、娱乐、生活六大主体功能。但是这些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服务也不够规范,例如旅游景区的人员道德、纪律、形象缺乏专业的规范化管理。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特色小镇游客数量,消费体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3 吉林市高质量特色小镇建设对策

吉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应该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地缘特点,依托农业,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特色小镇与产业、企业、人才、资本的融合发展模式。

3.1 构筑产业生态链,突出小镇产业特色

国外的特色小镇都以第二产业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地转型升级,向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延伸。吉林市特色小镇也应该明确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全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形成企业集群、企业共生、循环发展的特色小镇。随着国家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吉林市小镇也应该赶上时代的潮流,突破地域限制,发展新的特色,创造新的亮点,例如建成创业小镇、梦想小镇、金融小镇等,同时把小镇的特色融入到吉林市都市圈,激发企业和资本的投入。

3.2 鼓励小镇企业技术创新,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高质量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特色小镇应该在培育和发展基础企业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快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培养出极具创新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吸引知名企业或者高科技企业落户小镇,可以增强小镇的特色和实力。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形势,加快商贸、金融、物流、会展四个中心建设,把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用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形成工贸互动的良好局面[3]。

3.3 提升人才的引进开发机制,提高小镇服务管理水平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提高人才的使用、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机构,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平台。鼓励科研人员进入小镇创业,鼓励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进入小镇实习

参观,鼓励大学生进入小镇就业。

特色小镇的观光、休闲、住宿、商业、娱乐、生活等不仅在功能上代表了小镇的形象,更从服务上看出小镇的高质量。要想打造高质量的特色小镇,必须提升小镇的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引进管理人才,培训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强化制度建设等方式都可以不断深化特色小镇的管理,为游客和企业带来舒心的服务。

3.4 科学布局规划小镇,金融助推小镇崛起

规划企业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统一小镇的建筑风格、色调、科学治理农房、公共空间。顺应山水,契合地貌,加强路网密度。规划商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宣传小镇的特色。让游客和企业从布局规划上看好小镇的未来。

传统的金融服务城镇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资金扶持、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等方式,在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新型的金融服务策略,比如以互联网众筹的方式助力小镇创新型企业;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助力小镇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和大力吸引天使投资人,引导PE/VC、天使投资等各种资本投向成长期的创业企业[4]。另外,为降低风险,吸引创业企业落户小镇,可建立银行、保险、基金、担保公司等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政府还可以联合银行推行差别化信贷准入和风险控制制度。

4 结 语

打造高质量特色小镇,使吉林市特色小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成为吉林省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榜样。通过特色小镇高质量的建设,产生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让特色小镇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

猜你喜欢
吉林市小镇特色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Impact of IEC61850 Based Digital Substation on Busbar Protection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