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2019-01-11 20:36谭宏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实训

谭宏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商务活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等日愈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沟通桥梁。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要具备胜任相应工作的能力与水平。然而,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极高,对当地经济情形及典型商务案例有所忽视,使得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岗位上往往无所适从。

1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方式略显单一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处于跨文化环境时,能够利用英语解决商务问题,实现经贸上的友好往来。然而,当前我国不少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够明确,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致使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仍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规划中,实践训练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小,且不少院校并未重视实践训练环节,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受限。

1.2 师资力量较为匮乏

就担任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而言,大部分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英语专业科班出身,但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从事商务工作的经验,多在毕业之后即走上教学岗位,接受专门商务专业方面的培训较少。受师资力量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讲解处理商务活动中具体做法及应对方式上存在不足。此外,由于部分教师未接受过专门的商务知识教育,本身便对商务礼仪、知识等知之甚少,故而在教学活动中难以灵活运用商务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1.3 评价方式过于片面

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反映教学质量,是指导教学规划变更的关键依据,有助于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及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当前不少院校未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设置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主要利用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实训报告以及考试这些方式检验并评价教学质量,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学情况及学习情况,但对于学生在实训活动中的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未能采取量化指标,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上存在不足。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4 实践教学基地未有效利用

纵观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是教学基地数量有限,且有关功能不够完善,与当下教学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另外,部分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商务英语理论教学上,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有所忽视,故而在实训基地上投入的资金力度较小,能够模拟真实商务情境的实训基地较少,大多数为人机对话实训模式,在这种实训模式下,虽然学生能够多次操作商业流程,知晓并熟练操作商务业务的各个步骤,但难以营造出商务活动中的紧张感及灵活性。

2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师传授并不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习者在相应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教师与同学的引导及帮助下,运用所需学习资源并基于意义构建而掌握相应知识。由此可见,情境、协作、会话及资源是学习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故而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必须科学利用上述要素。在教师与学生协作共享机制的辅助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应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职能,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课题探究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于情境、协作、会话、资源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提升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商务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构建语言技能板块

商务英语作为英语应用类别的一种,指的是商务领域的英语运用,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要想实现其在商务活动中的价值,需以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英语技能为前提。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在规划语言技能板块时,需明确英语学习与商务英语课程之间的差异,主要针对第一、二年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注重英语知识及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学及学习,并设计科学适宜的实训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能力,为开展下一阶段商务英语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2.2 构建商务技能板块

在商务活动中,具备相应商务技能是从事相应工作的必要前提。但是,纵观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在商务技能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整体略显薄弱。为此,在开展商务技能板块设计工作时,要结合市场发展情况,明确行业对学生商务能力的要求,逐步增设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专门的商务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典型商务案例,模拟真实具体的商务情境,在具体情境下培养学生的商务技能,如签订外贸合同的具体流程及要点、怎样制作外贸函电等等。

2.3 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板块

语言作为实现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及工具,也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为此,语言应用能力不仅单纯指语言知识及应用知识,还涵盖了语言文化知识。即使同一个词语,利用不同的方言讲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意思不尽相同。在商务环境中,要想实现良好的交流沟通,准确掌握相应语义,则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设置跨文化交际能力板块,开设国际商务沟通理论、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4 构建综合技能板块

培养学生商务技能的实践活动以及学生设计毕业商务方案均属于综合技能板块的内容。学生在接受专门的英语技能及商务技能教学活动之后,应科学设计综合技能板块,利用真实或虚拟的商务情境,增进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力度,让各面方知识实现科学整合及利用。增进校企合作,通过拓展学生实习、见习及参观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3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可行性对策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需以科学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技能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灵活应对具体商务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商务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5]。一般而言,在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科学整合商务操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事业拓展及创新能力等诸多要素上。

3.2 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涵盖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方面内容。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教学策略,营造国际商务语言氛围,并在具体商务英语岗位要求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教学板块设计工作,增进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衔接力度。另外,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拓展及引申,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各方资源,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课外阅读、开设英语口语角等。

3.3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为确保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开展,需以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基础。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及工作性质等要素给学生提供在真实岗位上操作实训的机会。在开展这些实训科目时,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校内设置完善的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增进对相应技能及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4 运用多样化教学考核方式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考核方式中,不少院校仍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期末考试成为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但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客观显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6]。为此,学校要推进教学考核方式逐步优化,采用多样化评价措施,采用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考评体系,并将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细分为语言知识类及商务英语技能类,并科学运用英语口语测试、角色扮演、英语辩论赛、学期论文等多样化考核方式,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情况。

4 结 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教学需构建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中,要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市场变化情况等要素,推进实践教学体系逐步优化,以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及英语应用能力,并基于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特点及优势,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力度,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实训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