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力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01-11 21:09
教师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张力剪纸文本

王 飞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江苏南京 210048)

当下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大板块,其中一个核心板块是思维发展与品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师开始注重语文教育中思维的发展和品质的提升,在无形中彰显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凸显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从课堂教学的本质去思考,笔者发现课堂教学总是沿着问题设置、问题的推进与解决以及学生实践这条主线来展开的,基于这样的思考,以问、思、行作为课堂的核心要素,精心设置有思考价值和思维效度的问题,凸显课堂中问题的张力,促进学生语言训练中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思维能力在问题张力中磨练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辩证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放大了学生学的过程,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作用。那么如何理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是首要考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将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动力。言语训练的过程也是思维建构的过程,借助于有张力的问题,将有力地促进思维的训练提升。

例如在《姥姥的剪纸》课例中,文本解读伊始,教师以一个连续问题为张力点,“你觉得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紧接着是“文章到底写剪纸还是写姥姥?”在两个问题的追问中,学生自然地深入文本探究问题的真相,老师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张力、探究的动力。综观整节课,教师将课堂问题凝练为四个核心的主问题,这四个问题支架起了整个课堂的教学结构,剪枝的学问,减少是为了增多,教学问题的精简,是为了让出学生思维的空间,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有些时候,有张力的问题不仅源自教师,还来自学生的自主设问,这是因为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的过程。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曾经在学校和班级里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板块,首先是教师板块,问题是:请问你们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自主疑问?调查结果是绝大部分教师仅是让学生读文、抄词、解词,极少有老师提出让学生自主疑问的环节。其次是学生环节,问题是:请问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是否对课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结果是70%的学生没有在预习的过程中针对课文提出疑问,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这样的结果表明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意识,忽略了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的水平。因此思辨课堂追求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精简,更多时候还强调学生的问,把握好课前预习作为“教”的起点。叶圣陶先生认为“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课前预习过程中,要预先精心编排好课前“预习单”,不能让预习落入读文、抄词等低效状态,在预习单中须要增添“问自己”“自己问”两个“问”的板块,促进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自主依“文”而问,同时预习单中要给出学习目标,让学生依“标”而问。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关注学生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赋予课堂教学问题的张力。

二、阅读能力在问题张力中潜行

欧美国家在语言学习的“阅读力”研究中发现一个“四年级滑坡现象”,顾名思义,学生在中年段的语言学习中阅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从而引发阅读兴趣一蹶不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就是在“学习阅读”到“从阅读中学习”的转变过程中,课堂教学如果出现过多琐碎的问题,就分散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注意力,在碎片化的问题中让学生难以聚焦。

学生学习力的生长取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富有张力的问题,一个有张力的问题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用。特级教师薛法根谈及课堂教学,曾说过:“好的语文课,教着教着,老师不见了;差的语文课,教着教着,学生不见了。”好的语文课堂教师虽不见了,却留下了一个个富有张力的问题,让学生在价值问题中“潜心会文”,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彰显“学”的魅力,优化了课堂结构中学生“学”的过程。

著名特教师孙双金在《白杨》一文的阅读教学中,紧扣两个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课文,整体探究,第一个问题: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第二个问题:爸爸的心愿是什么?从中剖析我们发现孙老师首先借助于白杨的高大形象,由“外秀”到“内秀”,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一个物的高大形象,油然而生出敬佩之情。进而顺势而为提出第二个富有张力的问题,引领学生由物的外形到人的品格的进阶过程。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串联起由物象到人品剖析这一目标线性深入结构,可以说是“简约”却不“简单”。有此特征的课例不胜枚举,这也就提示我们一个富有张力的问题,架构起阅读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文本,挖掘文本。

三、理解能力在问题张力中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文本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生命价值、情感体验,都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去解读,解读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参透奥秘。反观当下的低效课堂,往往表现出教师问题设置不给力,学生理解不得力。从教学的角度分析,以问题为牵引,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从而推进“思”的深入,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逐渐提升。在语言实践中寻找切入点,激活学生的言语技能实践,强化知识的运用。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始于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过程中,提升理解能力是根本任务,最终目标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探究就是一种‘位置’的意识、发现、追问、思索。结构本身已经是一种确定的‘位置’,将不同的要素固定在文本的某个位置上,以形成整体。不同的要素构成产生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高年段的文章篇幅虽然很长,但是我们要是能关注到结构要素意识、字词要素意识,这样就能带领学生由情感体验走向语境领会。依然以《姥姥的剪纸》课堂教学为例,老师在第一个板块中,围绕三幅剪纸(第一幅: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第二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第三幅: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展开探究,师问:三幅图中都有的形象是?请你给这三幅剪纸起个名字吧!在学习探究中以一个有张力的问题展现出教师解读文本的高度,当文本解读有了足够的高度,才能赋予学生言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个板块的教学,也是两个精要的问题设置,如:童年的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吗?哪个字与“拴”呼应?(缠)两个问题紧紧围绕外婆用一幅幅精美的剪纸“拴”住我以及作者被外婆的精美剪纸所吸引而每时每刻“缠”住姥姥,在对比中紧紧围绕“拴”和“缠”两个核心要素,理解感受外婆和“我”的浓浓祖孙情,在探究中领略文本用词的精要。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引领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欣赏。

在最后一个板块的实践学习当中,老师给出的语言实践是:如果小外孙会剪纸,他会给姥姥寄去一张怎样的剪纸呢?又有什么含义?请写一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言语表达和情感体验,转换成语言的实践,这也促进了学生言语智能的形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节充满活力的课堂,表现出来的必定是学生思维活跃过程,而这一前提必须是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富有张力。问题有张力,才能激发思维的活力,学习才有定力。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发展到“核心素养”的时代,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照下,我们应坚守“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早被提及的教学真理,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张力剪纸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剪纸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论张力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