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重要河流生态流量(水量)保障性分析

2019-01-11 03:31梁丹丹
治淮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流河湖水量

夏 冬 梁丹丹

一、前言

生态流量,广义上讲是指维系河湖生物多样性健康可持续的流量,保持河道形态稳定的输沙流量,保持河湖水质要求的污染物降解流量,维持河口咸淡平衡的流量等。从维持河流自然生态系统最基本的需要这一狭义概念理解来看,生态流量是指维持河流生态与环境需要的最小流量。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流量这一概念,指出要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河湖生态水量(流量)的确定和保障,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调度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的基本要求,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的全局。

表1 淮河流域重要河流控制断面基本信息表

表2 方案一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水量现状保障程度表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介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属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流域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高,且季节性支流众多,如淮河以北的涡河、新汴河、包浍河、奎濉河以及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因此,根据淮河流域实际情况,对流域内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进行分析,可为科学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提供技术支撑,为加强流域水量调度、生态保护修复和流域综合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控制断面选取

结合流域内重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根据水利部印发的《河湖生态水量(流量)研究工作大纲(试行)》中有关要求,“在确定重要河湖范围基础上,根据流域上下游协调、干支流均衡,结合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保护对象分布等因素,兼顾生态问题断面和生态良好断面,选择其中重要的断面作为重要河湖主要控制断面”。最终确定了10条重要河流17处重要断面,具体如表1。

三、保障程度分析

本次采用1980~2016年共计37年的各断面实测逐日流量资料,分两种方案分析了17处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水量(流量)的现状保障程度,即逐日流量达到生态流量的天数占全部天数的百分比。

1.方案一: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水量保障程度评价(见表2)

表3 方案二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现状保障程度表

图1 奎濉河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趋势图

图2 沙颍河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趋势图

图3 沂河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趋势图

图4 新汴河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趋势图

①生态基流:采用各断面枯水期的生态流量作为全年的生态基流,用水文系列中实测逐日流量超过生态基流的天数与水文系列总时长的比值评价满足程度。

②基本生态水量:水文系列中按照汛期、枯水期、汛前期以及全年期作为评价时段,各时段实际径流量超过相应时段的基本生态水量的年份数与水文系列时长总年份数的比值评价保障程度。

2.方案二: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评价(见表3)

①生态基流:同方案一。

②基本生态流量:水文系列中按照汛期、枯水期、汛前期以及全年期作为评价时段,用实测逐日流量超过各个相应时段基本生态流量的天数与水文系列总时长的比值评价保障程度。

根据各断面生态基流、生态流量(水量)的现状日满足程度计算结果可知:

(1)淮河干流、洪汝河、沙颍河、史灌河、奎濉河的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水量保障程度较高。

可以看出,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淮河干流、洪汝河、沙颍河、史灌河、奎濉河的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可达性均较高,均在70%以上,生态水量保障程度则在90%~100%之间。其中淮干保障程度最好,均超过90%,其次为洪汝河、史灌河,均在80%以上,沙颍河、奎濉河相对低一些,在70%~80%之间。

根据奎濉河实测流量可知,近几年流量自2006年起明显增加,日满足程度基本达到了100%(见图1);沙颍河虽然相对较低,但自2016年起淮委进行了生态水量试点工作,以沙颍河作为试点,对生态流量进行保障,保障程度预计将逐年提高,最终可以达到要求(见图2)。

(2)沂河基本生态水量保障程度较高,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相对较低(见图2)。

从表3中可以看出,沂河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水量保障程度均在80%以上,满足要求。但生态基流保障程度仅为50%~70%,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则降至40%~60%。由于沂河上拦河闸坝众多,且多不具备调度功能,达到生态流量有一定的难度。

(3)涡河、沭河、新汴河、包浍河基本生态水量保障程度相对较好,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非常低。

上述4条河流均属于季节性河流,基本生态水量保障程度基本在50%~90%之间,但生态基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程度均不到30%,可达性很低。以新汴河永城闸为例,保障程度甚至仅为15%左右,2000年以来仅有2年短暂达到过70%以上,后持续走低,近几年保障程度甚至不足2%。2016年,永城闸全年有350天流量为0,全年生态流量满足天数仅为3天,保障程度为0.8%(见图4)。

四、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本次所选10条重要河流17处主要控制断面可分为3类。第1类是淮河干流、洪汝河、沙颍河、史灌河、奎濉河,5条河流总体的保障程度均相对较好,在70%~100%,保障程度较高,可以满足生态流量指标的要求;第2类是沂河,保障程度相对第1类要低一些,在50%左右,生态水量保障程度则要高一些,考虑到其众多闸坝工程,可以适当调整目标要求,提高保障程度;第3类是涡河、沭河、新汴河、包浍河,属于季节性河流,闸坝工程多,保障程度最差,在30%左右,保障性很低,根据长系列变化趋势及规划水资源配置成果,短期内难以达到目标要求,需要进一步降低生态流量指标要求,尤其是非汛期,同时加大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提高保障性

猜你喜欢
基流河湖水量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秦岭山区-黄土高原过渡带的对比应用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永定河官厅下游段生态基流估算研究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基于奎屯河生态基流的研究
皖南郎川河流域基流分割
微重力水电解槽两相热流动与水量分配数值模拟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