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的回顾与展望

2019-01-11 17:46曲宗湖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发展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走过的70年发展历程,我国学校体育从政策法规到教育教学,从教材建设到师资培养,从学生比赛到阳光体育运动,等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全面梳理回顾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等,将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基础、提供参考。本刊本期特别邀请学校体育行政管理者、高校教授、国家教材编写者、资深记者、中学校长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相关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其中,既有对70年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宏观整体回顾,包括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转型、当今中国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新形势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展望等,也有对具体政策的梳理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文件乃至条例提出了修订建议;既有分不同时期对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一一呈现,也有对体育师资队伍培养政策与落地举措的一一盘点;既有通过7次改革探寻70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发展轨迹而形成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全面梳理,也有对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的逐届呈现,及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再次审视和思考;既有立足区域探讨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也有立足个人视角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解读”。后续,本刊还将陆续推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文章,进一步对我国学校体育从不同视角进行回顾与梳理。

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发展概述

(一)历史阶段的划分可分5个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学校体育启蒙时期(1949年以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的初创和普及时期(1949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滞时期(1966年—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1976年—2000年);2000年至今中国地位确定以后的充满自信自主发展时期。

(二)以发展的视角审视学校体育70年的变化

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为了使中国学校体育更好地选择发展道路,使学校体育发展得更好、更快。所以,如何推进学校体育不忘历史,立足学校体育发展观,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重心在于发现影响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探索化解矛盾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措施,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规律。

(三)70年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因素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體育产业、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快速推进,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到现在应该进入自信自主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时期,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成为推动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谈历史背景就是需要知道中国学校体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勿忘初心,使中国学校体育更好地为民族复兴、祖国强大服务,使中国学校体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二、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综述

(一)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840年鸦片战争,震惊了清朝统治阶层,迫使清政府开始主动了解西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科技、教育逐步引入中国,各地开始建立现代化学校,西方学校体育模式随之而来。

1949年前中国学校体育处于萌芽启蒙阶段。学校体育一直沿袭欧美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在京师大学堂的带动下,中国教育中逐步出现部分较为完整的现代学校体育,建立现代小学、中学的学校体育。也形成了一些较为完备的学校体育模式。在国内战乱和抗日战争的环境下,学校生存艰难,学校体育发展更为艰难。

(二)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1949年—1966年是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初创和普及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国际环境相对紧张,国内环境趋向稳定;社会逐步开始实施完整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社会形式逐步稳定。中国学校体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这种学校体育发展的推进方式,确保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得到大规模的实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清发展历史任务,制订发展目标,厘清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抓住核心矛盾,采取果断措施,解决核心矛盾。引进苏联“劳卫制”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2.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局势较新中国初期较为缓和,而国内局势疯狂斗争,纷繁复杂。学校体育发展处于停滞与倒退状态。

这个历史时期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条例等,当时劳动体育思想背离了体育的教育功能,不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破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基础。“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极端的破坏时期。

没有人关注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任务、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实施、核心矛盾,学校体育全面停滞倒退是必然结果。其中,政策等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政策等因素如果不符合学校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非但不具备积极的建设意义,其破坏性也是巨大的。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1976年—2000年,学校体育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内国际形势良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定团结,社会发展形势更具活力,韬光养晦成为中国发展战略。韬光养晦又使得国际发展环境更为宽松,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开放,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全面恢复。

这个时期的任务最为繁重,既要“破旧”又要“立新”;既要学习西方经验,又要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传统;既要弥补学校体育投资的历史欠账,又要创新学校体育文化特色;既要保持学校体育发展框架,又要不断改革构建新的发展框架。中国学校体育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群众体育意识相对落后、物质条件也不足的环境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学校体育制度,为中国学校体育的自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00年至今,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比30年前有了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经济完全市场化。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这个时期的中国学校体育应该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但学校体育“学生体质持续提高”的基本任务尚未达成,学校体育体制机制创新未达到目标。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理论指导能力欠缺,是造成中国学校体育实践滞后的基础原因。

总结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政治依赖、制度依赖及经济依赖。体育本身对于民族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安全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学校体育又在整个体育的基础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转型

(一)我国学校体育转型的缘由

1.受世界经济发展、贸易发展、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启示。近几年来,欧美经济危机相继爆发,世界各国已面临大转型的局面。近几年召开的达沃斯经济会议,各国领袖人物共同探讨世界经济的“转型”问题。西方国家的危机输出、贸易战、经济战、政治偷袭等遏制中国事件层出不穷。我国不仅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且受到西方多种遏制手段以及军事恐吓等多重压力。在战略防范层面的我国学校体育并未得到发展。

2.我国学生体质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体制改革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体育领域中,竞技体育经过北京、伦敦、里约3届奥运会已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平。但从我国全民体育来看,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奥运的辉煌形成极大的反差。中小学生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下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身体素质连续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视力不良继续上升,尤其出现低龄化倾向,近视肥胖率继续增加。

中央多次提醒,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全面实施提升学校体育水平,确保一小时阳光体育,设立专项资金改善硬件条件等,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但至今青少年体质检测结果仍不够理想。

(二)我国学校体育转型的依据

1.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国学校体育运转70多年,却仍还挑不起两大重任的使命:一是,增强近2亿学生的体质、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这个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担忧;二是,提高学生的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竞技体育输送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目前我国还不得不依靠专业体育的力量,才能取得成绩。

3.从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大国的几个标准来分析:一是要看国家的体育人口数量;二是要看金牌的含金量;三是要从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多少、国家人均寿命、健康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

4.我国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发展进程提出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校体育从“全盘苏化”到逐渐本土化;改革开放之后,学校体育由逐步西方化,发展到逐步本土化。中国学校体育博采众长,学校体育在逐步完善,经历了技能体育、体质体育、快乐体育等发展阶段后,也必须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机制。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体制也应该走体育生活化、体育教学科学化、学校体育实效化的道路。

(三)我国学校体育转型的思路

1.学校体育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自身功能可分為5大版块:身体教育、保健教育、休闲教育、竞技教育和生活教育。身体教育是对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体能的教育;保健教育是对学生传授保健康复和养生的教育;休闲教育是对学生传授愉悦身心,会玩善玩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工作之后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竞技体育是对学生传授观赏、评价或参与竞赛夺取奖牌的教育。

2.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上加上:生命至上、健康第一。之所以提出“生命至上”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基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健康”,明确提出是我国整体教育工作都要贯彻的指导思想,甚至作为达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3.尽快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日趋下降的局面,既要颁布一些制约性的政策,又要发挥地方主管部门和学校自主创新的正能量。一是,要严格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虽然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总体来说仍不乐观。二是,必须严格落实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三是,大课间活动要讲究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质量。要加强管理,培训3支队伍,即体育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小干部队伍。必须防止2种倾向:既要防止学校体育中出现的“应试教育”,又要防止“走过场,搞表面形式”,一定要注重实效质量。

4.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参与者不能仅是体育科学范畴内的同志,还要有运动生理学、解剖学、体育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学者和体育教师参与落实新课标的实施方案。在老少边穷山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应当允许他们编写当地教材和校本教材,不断提高开课率和活动率。

5.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回顾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得到较快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培养实践型、实践理论型及学习研究型的体育教师,但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还处于前2个阶段。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数量已达到60万左右,今后还需要培养大批的体育教师,并且是要培养人体科学理论与体育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型和研究型的体育教师队伍。

6.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应坚持体教结合、优势互补、以学为主、学训结合。学校体育主要在选材、输送、文化素养和培养专业体育人才4个方面有所作为。当然,在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同时,还要配备优秀的教练员。逐渐减少运动员学生的比例,而应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比重。单纯依靠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较难的,而应把省市优秀运动员集中到“体育院校”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转型的必由之路。

四、中国学校体育“转型”所需要的条件

我国学校体育“转型”所需要的条件:一是,提高舆论环境氛围;二是,统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三是,具有良好的政策导向;四是,充分的经济支撑;五是,引入市场机制。

在“转型”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校体育内部发展规律,而且更要重视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问题。解决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矛盾,将学校体育放置于整个体育发展的大环境中。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表明,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同等重要,须从全局的、整体的角度规划与看待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我国学校体育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体育传统模式的阻力;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解放思想问题;三是,微观政策调整的滞后性问题;四是,运行体制、机制转变衔接过程问题;五是,市场机制与体育产业的介入带来的冲击。

学校体育从本质上隶属于教育事业,不属于产业,但从学校体育肩负的历史与社会使命来分析,它又具有某些体育产业特征,有潜在的市场价值。我国学校体育转变发展方式的终极目标是使之成为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基础,它既肩负着强国的教育使命,也肩负着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发挥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遏制市場机制对学校体育的负面效应。在学校体育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坚决利用市场机制;科学合理界定,严格实施管理。

(二)构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第三极”

“第三极”是将教育部门、竞技体育部门、社会体育部门有机结合,将高水平教练员、退役高水平运动员、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设施、体育赛事等有机组合,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咨询、策划、服务、培训、资源调配机构,是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管理资源的协调机构,是体育产业开发、市场开发、商业开发的综合服务机构。“第三极”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五、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在于政府管理

(一)政府在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道路的选择依赖于中国的基本社会环境。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主要社会力量集中于政府,政府核心力量的发挥,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每个阶段的国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社会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定性,都有一定的指导性、方向性、制约性。政府主导地位的发挥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心骨,学校体育行政能力的发挥程度,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问题

如何衡量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用什么标准测量学校体育发展的水平,对确定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制订正确的学校体育发展战略有较大的影响。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给中国学校体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学校体育发展在每个时段上所遇见的发展问题各有不同,政府和社会调控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策略各有不同,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及时地分析和发现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便于更及时、更科学、更合理地制订调整方案,有利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的确立较为重要,它是政府和社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中国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系问题

中国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系问题可从2个方面探讨:一是宏观管理方面;二是微观管理方面。总体来看宏观管理没有问题,但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学校体育管理矛盾的焦点在于微观管理方面,也就是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

管理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深入研究,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利用行政与市场两大类管理手段,增强管理的时效性,提高管理准确性,让中国学校体育管理更加科学化。

六、当今中国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一,需要解决学校体育发展资金筹措问题。创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思路,利用市场手段建立有开拓性的资金筹措体制机制。第二,加强学校体育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度,对学校体育发展内部实施有效的监管。第三,解决学校体育发展实施过程中的折扣问题,切实落实政府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规定。第四,以市场为手段激发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以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激活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活力。第五,构建全新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指标管理模式,以发展指标管理、推动中国学校体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新形势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展望

基于教育本质的分析重新认识与发展趋势,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教育是个紧密联系的体系

教育具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的趋势,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课题。

(二)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为方向,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发挥教育家与科学家的主导作用,探索教育规律,完善学校教育社会阶层构建的能力,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

(三)以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为方向,推动社会教育的改革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社会教育在社会组织构建中的关键核心作用,探索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条例的教育功能,探索社会教育的科学体系结构,研究社会教育的方式与社会教育效果科学性,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保障。

(四)加强家庭体育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加强家庭体育教育研究,成立家庭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科学规范与引导家庭体育教育,将家庭体育教育纳入政府社会服务的范畴。

(五)加强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加强社会教育方式方法的科学研究,成立社会教育协调委员会,对社会教育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指导。

(六)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社会教育协调委员会

在学校体育方面,更为迫切的需求,应是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社会教育协调委员会的工作。

八、对学校体育发展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中有诸多困惑:市场机制与社会体育公司、体育教育资格认定问题;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依托力量;幼儿体育教育市场发展趋势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九、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难点

(一)中国学校体育70年的基本历史经验总结

中国教育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中国学校体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基本任务和基础目标;国家政治目标对学校体育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学校体育的政策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学校体育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体育发展有着自身规律,这种内在的发展规律性不可违背;学校体育研究领域有无限拓展的趋势;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环节,农村学校体育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咽喉与命脉。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应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构建中国学校体育体系化工程建设;(2)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检测机构系统化建设,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间的体系化、数字化工程建设;(3)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中国学校体育中部分决策内容与机制的自动化工程建设;(4)中国农村学校体育与其科学化规范化平衡作用的建设。

2.难点

(1)评价与检测体系的科学化构建问题;(2)学校体育两重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机制的构建。

(三)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与趋势

1.构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助的三位一体。

2.行政管理数字化、科学化趋势。学校体育行政核心地位具有更加增强的趋势。行政调控核心地位的增强依赖于各种调查机构、检测机构的构建与有效运作。科学化管理水平随着第三方评价与检测机构的系统化、数字化运作而提升。行政管理的手段也日趋丰富,学校体育科学行政管理的发展将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平台将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有机联合最有效的工具。

作者简介:曲宗湖,从事学校体育理论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工作45年。曾任原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副院长,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副司长,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组长等职。编著《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2000年中国学校體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研究》《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等书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担任14所高校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主持“九五”和“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和“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长期从事“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发展
区域发展篇
我们的“体育梦”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