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黄金一两茶

2019-01-12 17:52□黄
时代邮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保靖县柳叶绿茶

□黄 菲

在地球上,北纬30°是一条神秘而精彩的纬线。这是人类历史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带,是奇观美景层出不穷的地带,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带。在中国境内,这条神奇的纬度带是生产优质名茶的黄金地带。

被誉为“中国最好绿茶”的黄金茶,其产地保靖县正好位于黄金北纬30度。保靖县宛如酉水河畔的璀璨明珠——上承张家界,下接凤凰古城,东邻猛洞河、五强溪水库上游,西连出土3.6万枚秦简的里耶,拥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正是这样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培育出黄金茶这样的优质绿茶。

黄金茶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叫做柳叶蜡梅。柳叶蜡梅是蜡梅科植物,半常绿灌木,无污染,纯天然,承天地之精华,汇万物之灵气。黄金茶是柳叶蜡梅的嫩叶经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功能性绿茶。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湖广都御史陆杰巡视兵防,途经保靖辖区的鲁旗深山沟壑密林中,有多人染瘴气,便向当地苗民求助。一苗族向姓老阿婆,摘采自家门前的百年老茶树叶沏汤赠与染瘴的文武官员服用,饮茶汤后半个时辰,瘴气立愈。陆杰便馈赠向姓老阿婆黄金一两,并将此茶献于嘉靖帝,被钦点为贡茶。从此时开始,该茶在市场上就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尊贵身价。当地苗族子民,便将此生长在苗家深山之中的无名野茶称之为“黄金茶”,该苗寨也因茶而名为“黄金寨”。

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耸立着一段500年前的青石残墙。这便是明代黄金茶唯一的交易遗址。当时,深居在隘口的苗族同胞,以当地一种味道醇厚、汤色如金的奇特野生茶作为主要“货币”和周边地区的人交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深受欢迎。到了明中期之后,隘口的茶叶交易市场日益繁荣,苗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时开辟的一条通往云南、四川的茶马古道至今仍然完好地沿着清澈见底的冷寨河谷向远方延伸着……

“黄金茶”的采摘时间非常短,在清明到谷雨前采摘,“叶芽”才是“金黄色”,谷雨后,不仅叶片颜色变绿,而且口感发涩。只有叶芽才能成为加工成茶的原料,每年产量十分稀少,以至市场上一茶难求,价格动辄上万元一斤。

黄金茶贵,但贵得有理由。轻饮一口,只觉得芳香袭人,醇和绵厚,回味悠长,清醇之中,别有一番芬馥之气。观其形,茶干柔条翠润,白毫初露,入水后嫩绿柔软。察其色,茶汤澄澈莹润如玉,纯粹清雅。嗅其香,甜润清冽,如空谷幽兰,骨子里有温润之气。品其味,韵长而饱满,浓而不苦,爽醇回甘。在品茗人心里,黄金茶有四绝:香、绿、爽、醇。其氨基酸含量高达7.8%,是同类茶的两倍多。黄金茶还能清火解毒,防暑解暑抗感冒,并有养胃、降脂、健脑、减肥、醒酒的功效。

黄金茶是造物主对湘西的恩赐。如今,吉首种植黄金茶面积近6万亩,仅在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的黄金寨古茶园,就有2057棵古茶树,其中树龄最老、树型最大的一棵“茶树王”,已经有412年历史了。它不仅是保靖县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 ”,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之一。去年春天,这棵400多岁的茶树王像往年每个春天那样,欣欣然地吐露出嫩绿的新叶,保靖县的“茶王”,一对姓马的姐妹,将从它身上采得的865克鲜叶精心制作了100克极品黄金茶,这则消息登上了各媒体平台,引发了爱茶人对黄金茶的新一轮关注。

走过漫长历史隧道的黄金茶,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猜你喜欢
保靖县柳叶绿茶
挥洒汗水释放活力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武陵山区宝卷结构类型研究——以保靖县宝卷田野调查为基础
柳叶青青
眼睛上面的柳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一叶之轻”舞动亿元产业——保靖县黄金茶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