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峰”到“高地”:南京市名师的集群式培养

2019-01-14 10:03张晓东
江苏教育 2019年78期
关键词:高地高峰工作站

张晓东

南京把“名师集群式发展”当作重要抓手,以“南京市名师工作站”为依托,全面推动南京市名教师的发展,努力把过去个别名师的“高峰”,变成名师群体的“高地”,从而建构起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

一、全面育人:名师高地存在的根本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这也是教师存在价值的充分体现,没有学生的成长就无法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衡量与评价。当然,这一过程绝不排斥教师自身的成长与自我实现,而且学生的成长本身就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重要指标和映射之一。“南京市名师工作站”对此作出了准确的价值判断,带领各个工作室把育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育人当作根本任务,正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集群式培养名师不仅要担负起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任,还应努力提升师生感受幸福水平的可能”。“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战略主题,是关于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终极价值尺度,是教育永远都不能遗忘的初心,也是对儿童完满生命的充分尊重,更应该成为名师和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的与基本宗旨。“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所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才会说:“如果您想培养真正的人,那您就应竭力使您的学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

全面育人是根本任务,更是重要的时代命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哲学家康德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但是,要真正地达成育人的目标,教育者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真正育人呢?教育者本身必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人,立德树人特别需要教师作为完整鲜活的“人”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可以说,全面育人恰恰对教师如何做人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不太容易。令人欣喜的是,在各领衔人的积极带领下,南京市名师工作室深入研究、执着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事业中来,充分体现出这些名师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情怀,表征出了他们的为师之道,这种为师之道就是做人之道,这样的教师才能唤醒那些等待唤醒的灵魂,也才能把人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二、深度研究:名师高地架构的核心

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完整的人,必须具有强大的本领和重要的载体,所以,进行深入的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实践元素,成为名师工作室最吸引大家、最有魅力之所在,也才能形成连成一片的名师高地。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特别强调“以专家团队为引领、以学科团队为支柱、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教改实验为载体,开展学科课程改革、教育改革项目研究,在三年内形成较为突出的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改革的成果,包括课程研发成果、教育创新成果、教学成果、竞赛成果、科研成果等”。我觉得抓住了研究这个核心,就是真正抓住了名师工作室的“名”,抓住了名师高地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名”看起来往往是外在的、外显的,是事物鲜亮的一面,给人的感觉是吸引人眼球的表象,越是有“名”越是需要内在的研究与能力来支撑,否则“名”就变成了徒有其名、徒有虚名,反面让名师工作室失去了存在的本体性价值。

名师工作室名在思想、名在研究,名在真正具有文化内涵,这已经成为南京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共识,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在市名师工作站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各个工作室都把研究当作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把名师工作室展开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名师工作室就体现在进行深入研究,以研究真正支撑起富有内涵的“名”,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名师工作室尤其强调把各级各类项目和课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真正做到把研究当作工作室的生命线,让研究成为工作室的DNA,让研究点燃工作室的专业活力,成为工作室最持续的内在动力。比如,栖霞区李宝玉的主题式研修,玄武区杨维风的活动型课程研究,他们都是把项目研究作为工作室的主题线索,通过研究把工作室成员凝聚在一起,通过内涵式发展把研究过程与工作室活动紧紧融合在一起,他们已经成了名师高地的重要支柱,从而在更深层面推动名师工作站的整体发展。

三、共同成长:名师高地建设的路径

“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看起来是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南京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或一个块面,但是,通过对其功能的合理发挥,完全可以实现对整个南京教师发展的有效推动。名师成长是目的,名师成长本身也是重要的途径,两者实现了目的和途径的相互依存,是名师高地建设的重要撬动支点。集群式培养本质上来说就是共同发展,是教师群体水平的不断跃迁,因此,“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把共同成长既作为重要的目的,也当作重要的成长路径,以此推动南京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提升。在这样的设计下,他们把“工作室”作为运行载体,尝试引领“市—区—校”三级工作室建设,形成了整体联动和优势互补的有效机制和实践路径,把几十个分散的小群组成一个发展的大群,成为一个巨大的名师成长共同体,最终实现“1+1>2”的“集群效应”,实现了力量的有效统整,为优化南京教师发展生态助力,让工作站成为南京名师和教师成长的高地。

共同成长不仅仅是专业共享、专业提升,这个共同体还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因此,共同成长还是生命的相互唤醒,从而让共同体具有了生命的意涵,因此,我觉得南京市名师成长高地不是一般的高地,而是名师的生命高地,这让共同成长变成一种深刻的生命相遇,不仅仅是他们专业生命的精彩绽放,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人与人的对话、分享、融合,相互走进对方生命世界的过程,正如赫舍尔所言:“我们观察人的方式与观察物的方式不同。对于物来说,我们识别它;对于人,我们是与他相遇。相遇仅仅是偶然碰到,不仅仅是识别他,而且是出现在一个人面前,和他建立联系。”这样一来,名师共同体就成为人与人相遇的重要空间和场域,名师集群式发展铸就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文关怀的共同体,形成了一个对话交流的高地,大家在共同体中沐浴着生命的光辉,充分品尝在一起的专业努力与生命欢乐,一起实现共同向往的专业自觉和生命自觉。

四、交流拓展:名师高地产生的辐射

赵汀阳说:“创造世界不是人的工作,人只能创造历史,人不能创造时间,却创造了时间的历史性。”从这句话得到启发,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本身不能创造名师,但是,却可以创造名师成长的环境,可以创造和丰富名师的意义,让名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价值,或者说是创造和丰富了教师的价值,让名师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之上。这个意义与境界需要传播,所以,名师的集群式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名师这个群体之中,停留在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之中,还远远地溢出了这个范围,站在名师成长的高地之上向更多的群体发出响亮的声音,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的60 个“工作室”进行了大量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几年的时间内开展了千余次义务支教帮扶活动,录制了数百节“名师优质课”,开展“送教下乡”“名师讲堂”等贴近教师的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一线教师受益,也让名师们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同时,也让“高地”拥有了孕育并成为更大面积“高原”的可能。

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没有停留,他们还在努力地打开,在向更为宽阔的世界打开,向所有的教师打开。打开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将其自身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中,从而获得名师成长的宏大背景,或者说是在一个更大的坐标中确定自身的定位,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这说明南京市名师工作站有更高的追求,有更远大的理想,因为,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的生命。拓展会为生命打下丰富的底色,当南京市名师工作站发出了更嘹亮的声音之后,这片高地不仅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也让这片高地具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地高峰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燕晗高地
高地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石庆云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德钧关爱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