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认定探究*

2019-01-15 16:11熊丽娜张秀杰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评议贫困生

熊丽娜 张秀杰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一、前言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扶贫,坚持扶贫,精准扶贫的原则,确保到2020年全面扶贫;同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而高校的精准扶贫,主要体现在国家学生资助发放的精准,而贫困生认定则是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认定,才能有效进行资助。因此高校贫困学生的精准认定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校贫困学生精准认定的实施策略

(一)运用大数据做实做细贫困学生档案信息

而今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大数据,发展大数据视角下精准资助的新模式,是兑现高校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从很多的、不相关性的数据中全面地挖掘贫困学生信息,形成一个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模拟数据,勾勒出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为建立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提供了实际根基。实现数据共享、时时更新,就提高贫困学生认定的精准性提供了全面而真实的数据。

通过收集贫困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并加以分析,统计出家庭贫困学生的认定指标,然后依据指标出现频率,分析各项指标权重,根据最终实地走访情况明确评价标准,从而构建客观并且可操作性非常强的贫困学生的认定指标体系,得以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二)充分发挥好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

班级是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作为班级主要管理者的辅导员老师,面对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有着控制、统领的作用。在早先建立评议小组之时,尤其要衡量评议小组组员在班级中的代表性,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考量该生是否适合参与评议。辅导员老师作为评议小组的总负责,特别要注重自身道德认知的提升、履行岗位职责的使命,对小组成员尤其要加强思政教育,强调评议工作的重要性,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推动认定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此外辅导员老师还要创新认定的程序,改变传统的认定模式,传统模式尤为加大了学生隐私的泄漏的风险。

(三)深入开展好贫困学生家访活动

贫困生家访的核心环节是入户走访。家访过程中务必用心用情、落实落细。要将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受资助的情况等反馈给家长,并要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认真听取并记录家长对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次,为保护学生尊严。针对学生的不足要以适当的方式委婉表达。发现经济困难但未受到资助,不困难却受到资助的学生,要注意纠正的方法。家访过程的拍摄需要征求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宣传报道务必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再次,坚守廉洁自律。贫困生家访过程遇到部分家长请客送礼,要委婉含蓄拒绝,守住底线。坚守廉洁自律是对家访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的有效方式。最后,拓展家访内容。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拜访学生村委会和当地的民政部门,结合地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四)推进谈心谈话,切实走进贫困学生

明确与贫困学生交心目的。一是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二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三是强化思政教育。精准资助的目的最终还是是精准育人,实现育人还要从贫困学生自身的认识以及心理意识着手,与贫困学生谈话谈心,了解贫困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政教育。

此外95后的大学生是伴随并见证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一代人,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方式多与学生沟通。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贫困学生面对老师的紧张感,而且更容易让贫困学生打开心扉,听到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拉近贫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是国家资助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高校精准资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非常有用的路径。学生的发展是大学应该坚持的核心,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计划,落实精准的资助政策,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做细贫困学生档案、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开展好贫困学生的家访活动、提升贫困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把精准扶贫的工作落到实处,确实做到全盘优化实现高校贫困学生的认定与资助工作,确保获得真正实效。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评议贫困生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两官”评议:人大司法监督新途径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