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防并举 疏堵结合着力探索河湖采砂长效管理新机制

2019-01-17 07:27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
中国水利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河砂采砂河湖

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

2018年以来,河南省结合推动河长制从“有名”走向“有实”,全面打响整治河湖采砂攻坚战,严打非法采砂、规范合法采砂、修复河湖生态,正在逐步探索“打防并举、疏堵结合”的河湖采砂管理长效新机制。

一、扛牢政治责任,形成全局合力

河南省委、省政府将采砂管理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肃查处信阳罗山县、平顶山鲁山县滥采河砂问题,举一反三开展2轮共6个月的河湖采砂专项行动。省委书记、省长赴采砂问题突出的河段巡河,传导压力、解决问题;分管省长3次召开全省河道采砂管理会,定期召开联席会,强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的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压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县长是第一责任人,落实河长治河责任,要求河长“管河先管砂”;省水利厅、公安厅、纪委监察委、检察院等部门联合行动、密切协作,为河砂治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全局环境。

二、持续高压严打,遏制非法采砂

省水利厅与公安、纪委监察等单位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通过暗查暗访、有奖举报、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线索,立即打击查处。

一是持续加强暗访巡查。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受理群众举报;组织厅属4个水利综合执法协作区、全省水文系统,实行常态化昼夜暗访。市县水利部门加密网格,落实夜间值班和巡查制度,严密防范非法采砂活动。

二是认真查办问题线索。省河长办将收集汇总的问题线索,经核查认定后,立即向省辖市河长办或省有关部门书面交办。通过集中整治,群众举报数量由开始时平均每天6条左右到一直稳定在平均每天1条左右,全省非法采砂现象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是严打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取缔了一批非法采砂场,销毁了一批采砂机具设备,刑事拘留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打掉了一批涉砂黑恶团伙,挖出了背后 “保护伞”,斩断了利益链,滥采河砂问题得到基本遏制。

三、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合法采砂

河砂是市场刚性需求,只有坚持疏堵结合,扩大合法供应量,挤压非法开采的利润空间,才是治本之策。采取“以砂治砂”办法,将编制规划、行政许可、有序开发作为重点,对河砂开采进行规范。

一是规范规划许可。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划定可采区和禁采区,防范越界开采;提高行政许可透明度,对河砂开采实行公开竞标,对许可地点、期限、范围、方式等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正、阳光透明,用阳光消毒防腐。

二是规范市场主体。提高采砂准入门槛,鼓励信誉好、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进入采砂市场,每个砂石资源丰富的县至少培育一家规模企业。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明确强制退出条件,对信誉差、唯利是图的企业坚决逐出市场。

三是规范采砂现场。省水利厅印发《河南省河道采砂现场管理暂行规定》,紧盯“人、车、船、采、储、运”六大要素,实行标准化管理。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抓紧建设河道采砂视频监控系统,推进采砂信息化建设。信阳市初步探索出在采砂区安装电子围栏、采砂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采砂船运砂车安装GPS定位系统的“人防+技防”信息化监管模式。加强日常监管,部分市县探索建立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官”“河长+专管员、巡查员、保洁员”等管护模式。

四是修复河湖生态。对破坏的河道由政府组织进行生态修复,对采砂业主按照“谁开采、谁清理、谁修复”和“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及时恢复河势,修复生态。2018年以来全省共修复河道566 km,平复砂堆588处,植树404万株,植草0.63万亩(420 hm2),淮河干流及重点区域的生态初步修复。

下一步,河南省将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的态势下,按照“先建长效机制、后组织开采”原则,加快河砂开采环节的规划审批、许可证发放、采砂场规范化设置等工作,平稳有序放开河砂市场。总结推广南阳、信阳等地砂石资源国有化确权、规模化开采、信息化监管模式,积极探索推行河道砂石采运单制度,力争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河砂管理新路子。

猜你喜欢
河砂采砂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新版河道采砂许可证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用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含石粉的C3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建立河砂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途径
河砂耦合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含氟废水的研究
浅谈混凝土河砂配合比与机制砂配合比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