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纺院

2019-01-17 12:05
纺织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原液着色纺织

中纺院“一种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方法及纤维”荣获“中国好专利”

2018年12月16日,由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的2018年交通银行杯“中国好专利”颁奖盛典在人民网一号演播厅隆重举行。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凭借“一种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方法及纤维”专利获奖,该专利技术是中纺院历经近20年技术研发,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各领域,特别是在最近通车运行的港珠澳大桥上,吊装使用的缆绳就是由该专利技术所生产的14万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组成的。中纺院原副总工程师孙玉山作为专利主要发明人,接受了由原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副主任赵元果颁发的奖杯和奖牌。

此次能够获得“中国好专利”的荣誉,是对中纺院开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肯定。下一步,中纺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中国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为科技强国、纺织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部中期验收

2018年12月8日,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中期检查工作会在江苏仪征召开。此次会议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项目责任专家、同行专家和管理专家7人组成专家组,来自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等18家参与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技术骨干40余人参加。会议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副处长蒋志君主持。

会议期间,项目负责人金剑教授级高工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中期执行情况。专家审阅了项目组提交的中期执行情况报告、样品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围绕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完成了中期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标志成果。

“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实施两年半以来,在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管理协调和项目牵头单位的统一组织实施下,经过小试、中试研究,项目突破了直纺超细旦原液着色聚酯短纤维制备技术,突破了熔体直纺特黑缝纫线用高强原液着色聚酯短纤维制备技术,建成了产业化示范线;同时构建了基础色原液着色纤维标准体系,有效推进了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的市场化进程。

浙江分院与兰溪纺织企业进行科技对接

2018年12月11-12日,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发展与改革部主任、中纺院浙江分院董事长程学忠带队,组织中纺院及中纺绿纤相关专家一行7人参加了兰溪科技月活动并与当地纺织企业进行科技对接。

到访当天,兰溪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涛,兰溪市科技局局长章宏等接待了程学忠等一行。孙涛对中纺院的技术成果、浙江分院兰溪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希望中纺院、浙江分院与兰溪市纺织企业能够继续保持密切的合作,将更多的优秀成果推广到当地企业,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领域。

此次对接交流活动,共计走访了当地规上纺织企业12家。中纺院专家倾听企业技术需求,就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个别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下一步,浙江分院将组织技术人员对本次合作意向企业进行重点对接,为解决当地企业技术需求、提升创新能力及促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浙江分院两项目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

2018年12月27日,中纺院浙江分院承担的“高效防护耐久性医用手术服面料的产业化开发”和“凉感牛仔面料的开发”项目顺利通过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鉴定,其中“手术服”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凉感牛仔面料”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工作技术总结、科技查新报告以及用户意见汇报后,审阅了相关资料,查看了样品,进行了详细质询和认真讨论,并形成如下鉴定意见:“高效防护耐久性医用手术服面料的产业化开发”项目,产品具有优异的阻微生物穿透、防液溅、抗静电等特点,且重复使用保持性好、洁净度高,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创新性强。“凉感牛仔面料的开发”项目,在工艺上克服了聚乙烯长丝引纬难及在烧毛、定型不耐高温等生产技术难题。产品具有凉爽感强、光泽和吸湿透气性好等特点。鉴定委员会专家表示,两个新产品无论是选材还是设计都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今后应进一步推进该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和推广。

中丽制机公司多个科技成果获奖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年度中国纺织勘察设计协会科学技术奖和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的评选中,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丽制机公司”)获得了科学技术奖1项、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项,其中“化纤长丝纺丝、卷绕及全自动落筒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荣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丽制机公司为福建某化纤企业编制的“年产33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中丽制机公司为辽宁某企业编制的“功能型全消光高强锦纶66特种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纺织勘察设计协会于2018年首次设立的奖项,目的是为提升纺织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今后将每两年评选一次;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是业内公认的评定工程咨询项目的权威平台,每两年评选一次,已进行多年。此次中丽制机公司参评的3个项目全部获奖,也是行业对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工程咨询水平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强劲的综合实力。

化纤长丝纺丝、卷绕及全自动落筒成套装备产业化是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研制的集纺丝、卷绕、自动落筒、自动装卸、在线检测、自动包装于一体化纤长丝全流程生产线技术,为国内外首创,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纺丝、卷绕”与“自动落筒”、“自动装卸”、“在线检测”、“自动套袋”、“自动包装”进行任意组合集成,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化纤装备全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提升,对化纤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可以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对促进化纤行业产业化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福建某企业年产33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中丽制机公司根据该企业的总体规划要求,依托其现有的技术经济实力,围绕原液着色纤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程,从构建自着色剂到终端纺织品的完整产业技术创新链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着手,充分调研了聚乳酸纤维市场及技术情况,编制了年产33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了用户的满意与认可。

猜你喜欢
原液着色纺织
澳洋纺织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应用前景广阔的原液着色纤维
2020春夏原液着色纤维色彩流行趋势
衡水老白干67度原浆原液的两款酒比较谈
最大度为6的图G的邻点可区别边色数的一个上界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DMSO和NaSCN水溶液对PAN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