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1-17 06:00郭细仪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郭细仪

摘 要:阅读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小学语文课堂是阅读的启蒙课堂,好的阅读是耳朵、鼻子、眼睛、心都要到位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教师通过读出声音,读出感情训练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鼓励他们多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也有利于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阅读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途径,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很重要。小学正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期,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进入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纸质阅读的需求下降了,每天大量阅读碎片化的文章,再加上教师的教授方式太过枯燥,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课本的合理利用与优化

(一)有效的课堂引入

一般的文章一定有它的写作背景,教师在进行课程引入的时候,不如多多了解一下这个文章的写作背景,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科技性的说明文可以介绍一下文章中的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很多阅读课只是机械性地做题,然后讲评。对于阅读感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模式能够起到作用,因为他们一般能很准确地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但是对于那些阅读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他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下手,感觉很痛苦。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文章讲出来,不要一大段一大段地讲,每个学生阅读完一段语句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讲解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能提升思维能力[1]。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课文后面都有续写的要求,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口述,不用特意布置成课后作业,增加学生的负担。或者推荐一些这个作家的其他著作,鼓励学生多看看其他作品,更好地理解作者及其作品本身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看图说“话”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课文一般是简练精短的小说,这时候教师可以自己作画或者寻求网络的帮助,将故事做成绘本,在课堂上以PPT的方式放出来。更多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讲述《普罗米修斯》这一课文时,小说的背景中最初的人类是没有火种的,人们靠吃生冷食物为生,这时天神普罗米修斯非常痛苦,看着自己创造的人类深受病痛之苦,决定为人类争取火种,于是他找宙斯谈判,这时候,他会怎样打动宙斯呢?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借由他们的想象,可以顺利导出以下的情节,宙斯受到了欺骗,勃然大怒,收回了火种,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上偷下了火种带给了人类,然而自己却要承受盗窃火种的责任,被铁链绑住身体,在悬崖边被恶鹰啄食肝脏,这种酷刑要持续三万年,这时候我们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普罗米修斯,你如何自救?这是原神话中没有的,可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2]。

(二)读出“声音”

有实验研究表明,大声地读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读书有很多形式,不只是干巴巴的,没有感情地读,这样并不能提升兴趣。读书可以是朗诵式的,即学生上台朗诵,要求带有感情,并有一定的肢体语言。如《观潮》这篇文章,描写了钱塘江涨潮时盛大恢宏的景象,适合大声朗读。还有一种方式是情景剧,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其改编成情景剧,但是将其中原有的语言大面积保留,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转述能力。这样的形式就比较适合《巨人的花园》这种故事性强的文章,找几个学生分别饰演其中的巨人和孩子们,通过对话来再现故事场景。

(三)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种方式称为任务型阅读,教师给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不要提太难的问题,最好是跟文章脉络相关的。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行文,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更深。

(四)重点语句的理解

一般的文章总会有主旨句或者非常隐晦的句子,学生对这些的句子理解普遍有困难,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讲解重难句上,以讲解为主,讨论为辅,不能直接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往正常的方向思考。

三、课外阅读拓展

(一)从课本出发

从课本出发的意思是围绕课本继续读一些著作,有可能课文只是截取了原文中的一段文字而已,并没有完整地呈现,这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利的。如果我们能够读完整个文章,对文章的内容会有更深的体会。

(二)根据兴趣选择

很多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男生偏爱科技类文章,女生偏爱散文和诗歌。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深挖其中的精华读本。阅读的成果最好能定期检验,其中一个好的检验方式就是举办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爱读的书,以及自己在书中悟到的某些道理,大家一起交流想法,交换书籍,这样能够有效营造班级的阅读氛围[3]。

综上所述,培养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除了家庭以外,大多数时间我们都能影响到孩子的日常行为,所以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阅读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必备的技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陈静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吕书平.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及个性化阅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121.

[3]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