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分析

2019-01-17 06:00刁梦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小学语文

刁梦

摘 要: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以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为研究对象,对朗读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训练目标

朗读,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朗读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为了解决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明确朗读训练目标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制定朗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语文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何明确朗读训练目标,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面对的问题。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思考以下问题:如何让学生知道朗读的目的?如何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体会文章情感[1]。基于此,设计教学目标,然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朗读训练教学目标设计时,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引导学生思考朗读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使学生读思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思考为什么,感悟作者情感。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提升朗读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例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当学生对文章中的汉字与段落梳理清楚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朗读的质量。学生朗读之后,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做人的看法。通过对种花生过程的朗读,使学生学会什么是做人,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感态度目标作为学生朗读训练的目标,使学生掌握朗读方法,提升朗读能力。

二、指导训练

小学生学习经验与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朗读训练中,并在练习中掌握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义深刻的文章,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对于此类意义深刻的文章,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朗读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好的朗读习惯。意义深刻的文章不仅是教学重点,还是进行朗读训练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朗读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夏天里的成长》为例,进行该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感受作者写作情感。学生在朗读到“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碴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2]。”会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水会长大,铁路也会长大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铁路都会长大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情感的理解,同时能够提升阅读效果。学生在朗讀过程,教师应仔细聆听,发现问题,并明确指出,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问题。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以此推动语文课堂活动的进行。

三、感悟文章情感

朗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日常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在朗读学习中形成情感分析习惯,升华学习思想。进行课文朗读时,应仔细阅读,分析文章中重点词汇,通过文字感受作者情感,体会写作意图。通过全面的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效果,可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朗读训练,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利用此手段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以《丁香结》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丁香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丁香代表的意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大声朗读,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多种朗读形式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多种类型朗读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朗读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以此提高阅读能力[3]。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当学生朗读结束后,则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情景表演,展示出当时的情感。在情景表演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憎恨,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形成开口表达的习惯。课堂活动中,教会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高效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组织不同类型朗读训练,使学生体会到朗读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金神.书声琅琅精彩课堂: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96.

[2]段雯晴.初读、细读、品读,各美其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研究[J].学周刊,2019(13):93-94.

[3]陈晓兰.读出汉语言的滋味: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3):53-55.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